这两天,美国多所大学通过邮件或官网预警提醒国际生返校的消息在某红书上闹得很大,有学校表示,1月20日以后政府更迭可能会影响签证,希望大家在此之前返校。
爸爸真棒在第一时间询问了在美就读大二大三的留学生,他们表示目前不用太过紧张,如果不是硬核stem专业更不必担心。相比于担心签证,他们更担心的是学费暴涨…
川普胜选以来仅仅不到20天,各种动荡消息已经占据各大头条:比如川普曾提出上任将宣布关闭教育部,还比如川普还未正式上任,他的铁杆心腹、司法部长候选人马特盖茨却因涉性交易和吸毒,被迫辞职…
而在“爸爸真棒”的专栏作者、北美理工博士舒己怀看来,川普的胜利是街头智慧打败了书本智慧,而我们留学生家庭往往就是冲着美国高校的“书本智慧”而不惜重金前往,如今又受到
书本智慧被街头智慧打败这样的震撼,
但这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思考吧!
11月6日,朋友给我打电话, 美国低教育程度的大众把川普送进了白宫,美国受教育程度很低的人是很多的。我对她说:
说对美国的推动和影响力,你很难说哪一面作用更大。那个由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不顾形象地为自己考虑的意气就是美国独立的立国原则。
对于象牙塔里的孩子们,这是一个受教育的时刻( teaching moment):
万斯的话在我耳边响起:
(执政者)他们有博士学位,但是他们没有常识。。。我们听专家教授们很久了,没有效果。。。我们要回归到常识去。。。教授们是我们的敌人。。。
再看川普任命的内阁人选,企业家居多,多位人选有参军的经历, 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都是一些有特色的“狠人“。他们从各种特殊的非学术的门道走来,有着特殊的经历,我就把他们叫做“街头智慧”(street smart)的胜利。而很多留学生花巨大的努力,是为了美国的优质教育的那一面“书本智慧”(book smart)来的。
■ 特朗普内阁人选大多数不是来自传统意义牛校(图片来源:福克斯新闻)
下面我放了一张表格比较“街头智慧”和 “书本智慧”。
那这次“街头智慧对
书本智慧对
完胜”,除了对移民、签证、学习领域、实习的影响,我这篇文章就
谈谈这次变化对留学生和家长有什么样的启发,我们对美国的认识需要什么样的更新。
有了这样的启发后,我们也许能看清其逻辑,树立不同的人生态度。
绩优主义的失败及其反坐力
最近朋友分享一篇大西洋月刊上 David Brooks的文章给我《藤校的入学制度如何毁掉美国的》。
文章说从三四百年前到一百多年前美国精英大学的标准还主要是血统和礼节,只有校园里精英的俱乐部才是竞争激烈的。1901年到1921年每届总统都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毕业的。在这批贵族领导人的领导下, 美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1933年到1953年担任哈佛校长的詹姆斯·科南特,他担心美国落入工业的封建国家,充满阶级斗争。
保留了一定传承录取的情况下,决定
推行按照智力和成绩的录取标准,包括标准化考试,推动阶层流动。
以人才最大化为目标,为这样的改变是革命性的。他说,高等教育至少有一半应该是关于学生选拔,分类。通过控制社会流动性的关键点,就塑造了社会的文化,成就了美国的认知精英阶层。
社会学家Daniel Bell说, 新的社会秩序是来自于学术机构的, 社会地位扎根于学术和科学·社区。有关研究表明美国的繁荣至少有40%归功于更好地选择和分配人才。伴随着这些,正面效应是藤校有很大比例地学生都去了投行或管理咨询公司。新的精英服务了自己,并未很好地服务社会。
另一方面,在这些“精致利己”的精英领导下,美国输掉了越战和阿富汗战争,有了08年金融危机和现在的政治问题。
David Brooks 给这种
绩优主义列举了六大原罪,
他认为 :
学业上的成功与生活中的成功不同,情商,人际能力,领导力,创造力,和
各种
软能力被忽略
;
精英政治导致了
社会分裂
,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生活在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许多输掉了精英竞争的人已经对整个制度及其所提升的人民产生了蔑视。这影响美国国家政治。1960 年,肯尼迪输掉了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选票,而在工人阶级的支持下进入了白宫。2020 年,乔·拜登 (Joe Biden)输掉了工人阶级的选票,在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的支持下进入了白宫。这就是美国变化的印记。
随着工人阶级选民向右转,进步主义已成为精英阶层的入场徽章。那这次选举,由于对经济基本面的不满,街道上的人抛弃了书本主义者。
在目前精英阶层的领导下,对机构的信任度已经直线下降,以至于自2016年以来,大批选民三次投票给唐纳德·特朗普,向精英们的脸上竖起了大中指。
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美国出现,很多领导人明白工薪阶层憎恨拥有花哨学位的专业阶层。这些领导人贩卖粗俗的夸大、用粗暴的概括和赤裸裸的谎言控诉受过教育的阶层,号召百姓去替换认知政权。
当年,哈佛校长詹姆斯·科南特和他的同事们梦想着建立一个有很多阶级混合和相对社会礼貌的世界,而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僵化的种姓界限和无处不在的文化和政治战争的世界。科南特梦想着一个由杰出领导人统治的国家,而民众最终选择了特朗普总统。
如果总结为一句话就是,
拥有书本智慧的精英被认为只是用他们的智慧服务自己了,他们脱离现实了,无法与其他人共鸣,无法帮助社会做出有效的改变。
街头智慧的成功,
我们会不会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但美国有这另外一个选项:一批从现实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我们就把他们称为有街头智慧的人。他们野蛮生长,可能劣迹斑斑,不受传统的拘束,
但他们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想听什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渠道获得信息。
在大家广泛对现实沮丧甚至愤怒的情况下,他们获得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你去看政府新内阁里,很多商人,甚至是有参军的经历,他们也大多是离经叛道的非传统路线者。
我记得美国大选结束后,有一位商人发推讲了十条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区别,我就抽一条说:
美国人是一群非常讲究实用的人, 他们关心的是有效的而不是听起来好的东西..欧洲经常出伟大的作家和知识分子,美国出的和吸引的更多的工程师、商人和投资者。正是因为这样,美国人们更在乎(川普)的政策而非他的行为。
这不就是注重街头智慧的人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更像一个企业(甚至可以用American Enterprise),
注重企业家精神
,
讲究蛮力,讲究活力,讲究赢,不被现实捆绑和束缚。
这和学校里的教授,甚至和大企业的打工者,是颇不相同。他们讲究的是理智、冷静和建制。而这些街头智慧的人反对政府对人的干预。他们往往是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即使是贫穷的人也是这样,他们不信任政府,对政府很提防。
很多朋友知道前几年的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原版的《Educated》),里面主人公Tara的爸爸,特别不信任政府,对政府的福利和教育也格外提防。从这个意义上,美国乡村的人不支持成为福利国家。这让追求进步和平等的进步派颇是难堪。这和加拿大和欧洲国家是差别非常大的。
我曾经说过,书本智慧的人更容易向左,因为那是现在学问出发的起点,在街头拼搏的人会讲究效率和结果,这也是他们的约定和追求。所以街头智慧赢得了山头的支持,这就是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
如果要举出这样街头智慧领导会有什么好处? 我可以随便举出几条:
如果你可以创业,创新,创造新的价值政府会支持你;这将是一个
监管和税收比较低
的时代。
特别是主张政府雇员负责。你可以有很多办法从这两方面获利。总得来说就是一个
更加丛林的社会,胜利者会有更多的斩获。
潜在的坏处我可以讲很多天都讲不完, 可以随便举出几条:
这样的政府是
容易拿原则做交易的,战略性是差的
, 也是容易忽略规矩和建制的。
容易侵犯弱者的权益,
也容易让文化的枯萎, 基础研究也容易受影响。
政府的职责不完全是竞争,有更多的其他功能。上周我去听诺奖经济学奖得主 Joseph Stiglitz演讲。他讲了大萧条和08金融危机的起因,也讲了里根经济学的无效。
他说到企业式的街头智慧往往过于简化,
科研是走好头99里地,企业式的运作往往只擅长最后1里地。
历史上美国是富有能量和精神,到今天美国在很多方面领先是巨大的。但毫无疑问今天的选择是国际竞争的威胁和国内困境下的应急反应,出现资本和政治的高度结合的变化。这样的困境也是机器文明对我们逼近的必然,很多国家都会面向今天的混乱。
关于科技和科技社会,我们的抵御也许是徒劳的,如何适应是我们的孩子们需要琢磨出的。民众选择了街头智慧,但这样的统治未必会把他们带到把更好的地方。街头智慧有其缺点。
留学的价值早已不再是知识和技能,
而是认知和思维方式
中国留学生我想他们大体是来追书本智慧来到美国的。而原本还在受学费高涨和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的他们,又受到书本智慧被街头智慧打败这样的震撼。但这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