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响
哲响,律师身边的运营管理实战专家,深度陪伴律师行业的成长与进化,定期分享对管理的洞察,帮助律所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第六代联想 ThinkBook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聊聊笔记本电脑的预装软件 ·  2 天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经学讲坛(十四)(十五)|王锷:黄以周与《礼 ... ·  4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Cable Matters 推出 11 合 ... ·  4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极摩客 K11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响

摆在律师团队老大面前的“局”

哲响  · 公众号  ·  · 2024-03-27 19:10

正文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哲响·分享一下 3月28日晚20:30  
对话江苏泽执律师事务所曾文庭主任
 一起聊聊执行律师团队打造的“招法” 
欢迎预约直播
↓ ↓ ↓
作 者|亚 哲 (微信ID:ask12340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1.  步入2024年,律师行业的变量越来越大。除了日益猛烈的价格战、客户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严监管深入的各类举措之外,行业外的“野蛮人”也在相继入局——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律师朋友们与我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互联网获客”、“法律咨询公司”、“网推所”等。


2.  我很理解,大家既想抱住优质客户的大腿,又担心太依赖既有客户会缺乏增量,盘子会逐步萎缩。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讯息轰炸下,新模式、新打法、新机会、新市场、新渠道层出不穷,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如果“按兵不动,必将被淘汰”的一种紧迫感。


这似乎是大环境下,摆在每一位团队老大面前的“局”。


3.  面对这样的“局”,大多团队老大都会有一种“既要也要”的想法。


比如,想要尝试互联网获客,但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想要找一个业务板块打品牌,但不想标签化太突出;想要强化内部团队建设,但不想负担更大的成本等等……


正因如此,才会一直处于“迟疑”或是“纠结”之中。因此,“局”一直都在,大多人也会永远困在局中。


4.  但上个月,我遇到了一位不太一样的团队“老大”。他们团队去年取得了近300%的增量,而且,近3年来都保持着高速发展,大客户每年都是净流入,团队整体欣欣向荣。

因为好奇,我向他讨教了发展的秘籍,他的回答令我很意外:我们没什么成功之处,如果有,很大程度上是同行的衬托。

他言语中流露的真诚,让我感到这并不是“凡尔赛”,而是他更深入的思考。聊完之后,我总结为:有欲望、找机会、做聚焦,这三件事。


5.  什么是有欲望?


他坦诚地告诉我,之所以选择一体化经营团队,就是因为想要做一个真正有“利润”的事业,这是他内心深处的“欲望”。他讲了句大白话:我很难在专业领域超越某位大律师,但我一定比他挣得多。


在这份欲望的驱使下,他做投入和一系列决策,就会更加果断。

比如,他觉得自己的团队需要一个专门的“市场人员”,能够辅助他一同维护B端的客户。这个想法有了,他就用了不到两周时间,找到了一个曾在某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总监,并给予了不低于其原有单位的薪酬。


再比如,他判断某类业务有“高获利”的机会,就亲自带着团队小伙伴做标书、做汇报、参与谈判,甚至不惜一切可能取得结果。有一次,遇到一个经典案件,为了一个高价值客户的入围,他们的顾问费只报了2万,在招投标会现场,其他团队都是助理或是一个主办律师来,他作为一个区域有名的大咖亲自参与,并从早待到了晚。


他一直信奉,没有欲望的人什么事儿都干不成。因此,要是发现了好的机会,他比任何人都积极,遇到了问题,他也从没想过回避或是躺平。面对行业的万千变化,他看到了无穷的机会。


6.  什么是找机会?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句“凡尔赛”,他认为目前律师行业最大的机会不在于外部有“新市场”,而在于更多的律师同行还没有觉醒。什么意思呢?他举了例子。


从获客来看,大多律师的获客,来自于熟人圈——亲戚朋友、校友同事,或是一些老乡会、商协会、俱乐部等等,常见的方式就是吃饭、喝酒、打牌、娱乐,认识10个人、吃10顿饭可能产生1个业务,效率太低


从业务来看,普遍来说,大多律师依然处于万金油状态下,什么业务都能做。但法律行业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各行各业,客户关心的不是法律,而是自身的需求。所以,律师更需要精准抓住客户需求,这样一来,什么都行,也就什么都不行,效能太弱


从承办来看,如果是松散的两个人合作,一般64开、55开、73开、82开,总之,做业务的人至少拿4成。如果是团队化,大多业务也都是1个主办、1个协办,两个人搞定,团队内部之间没什么多少的同频和协作,甚至,都是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互不影响,更不协同,整体的组织,效益太差


效率、效能、效益,这些问题都是团队老大不思考,或是不擅长的事。反过来讲,大多同行都是如此,如果你能够提升效率、改善效能、优化效益,仅仅是某一项,都能够抓住机会红利。但是,需要聚焦。


7.  什么是做聚焦?

人的精力有限,肯定没法做好每一件事,所以,他一直觉得一个阶段做好一件事足矣

他告诉我,他的客户群决定了短时间内他无法在“获客角度”有太多的变化,所以,他选择的聚焦,放在了单一的增长业务、内部的组织效益。

他每年固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做上一年的业务盘点,分析出整体的案件量、平均客单价、前10案件、人效比、业务来源等维度,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比如,如果平均客单价以上的案件不足30%,那么他就要调整接案标准,证明大多案件并没有产生效益;


前十的案件的分析,可以反馈客户的价值,哪些客户应当重点关注,那些业务类型团队承办能力在提升;


人效比如果同比下降了,证明人员结构出了问题,要考虑如何引进、培养、留住合适的人员;


业务来源的盘点,能反馈给他自身“资源渠道”的情况,该如何在接下来的市场动作上做得更扎实 ......


他的目标感很强,几乎所有的精力都在团队经营发展上,也很少参与一些其他可能占用精力的事,比如:多余的应酬、无关的活动等。

给我的感受是,只要自己“定了”,任凭环境如何变化,都影响不到他。

8.  不论,是向前一步是黄昏,还是,退后一步是人生。更多的“局”,都是在内部,不在外部。真正要破除的,还是自己那颗“不确定”的心。所以,先定自己,再定一切。

怎么定?从有欲望、找机会、做聚焦开始。



今天是3/27,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哲响·请教一下 4月2日晚20:30  
对话律动科技品牌策划总监 杨大康
 一起聊聊“网红律师”带给我的思考 
欢迎预约直播
↓ ↓ ↓
- 品牌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