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校长的投资课
洪大教育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投资大学,一个助力投资者开启崭新投资人生的开放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猝不及防!预警!预警!杭州人下班早点回家 ·  昨天  
FM93交通之声  ·  太突然!知名品牌宣布全球关店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涨停!“迪王”归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洪校长的投资课

【视频】洪榕:量变到质变,A股市场进入加速“出清”阶段

洪校长的投资课  · 公众号  ·  · 2024-06-10 18:51

正文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从数量的野蛮生长到质量的精细打磨,每一个投资者和企业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临着重新定位和选择的挑战。这不仅是一场经济的变革,更是一场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1、 政策极力推动,效果并不显著


我们曾经讨论过几个重要的词,现在我想再次梳理一下。关键的问题在于,尽管历史上我们经常更换村长,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以往的更换是在市场状况不佳或出现问题时进行的。然而,这一次的背景是去年 7 2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国股市的指示,要求活跃资本市场并提振投资者信心。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关注市场发生了哪些本质变化。


由于有最高级别的指示,高层明确希望资本市场活跃,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这背后的目的可能是希望资本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上一届村长非常努力,在处理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我本人也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专家学者座谈会,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氛围和状态。但最终,市场对这两句话的执行并不满意,高层也不满意,尽管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努力不够吗?如果是这样,换一个更努力的人是否就能达到目标?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不满的声音。虽然对投资者信心的提升有所成效,但远远不够。活跃资本市场更是无从谈起,因为融资尚未恢复,交易量也非常清淡。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资本市场的活跃度都没有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仅仅更换一个人或更加努力地工作,市场就能改变吗?我们需要找到核心原因,分析现在的市场与历史上每次更换村长时的情况有何不同。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的深刻体会。





2 股市长“大”后,开始追求存量的高质量发展


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这一次市场的情况与历史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股市都是在野蛮生长,快速发展,追求的是数量,无论是融资额还是上市公司的数量都在加速增长。特别是在上一届村长任期内, 5 年时间里就发行了将近 2000 家上市公司。在这种量的扩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一些方法就能解决,比如暂停新股发行,市场就会出现转折。


但这一次,虽然我们没有明确说要暂停新股发行,实际上市场也几乎处于暂停状态,但股市的表现并不强劲。与历史相比,原因何在?我们一直在强调,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同了。即使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我们也有近 80 万亿的市值,如果再加上港股,规模就更大了。市场资金需要支撑四个交易所,这与过去是无法相比的。


回顾 2006 年和 2007 年的牛市启动时,总市值才 3 万亿起步。到了 2014 年,起步时的市值也只有 20 万亿。而现在,市值已经达到上百万亿,这样的起点与过去有着质的不同。我必须强调这一点。


如果我们仍然简单地追求数量上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了。我们的发展速度已经足够快。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回到抓住主要矛盾上来,这与中国整体的发展态势非常相似。整个国家开始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意味着不再强调数量,而是开始强调质量。


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股市,我们都要从质量出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数量。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现在大家最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如果按照增量部分,即新房供应来看,这些年下降非常快,新开工很少。加上疫情影响,近年来新房子并不多。但房地产市场的存量房产非常庞大,所以不能再用过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理解这一次的调整,这是不同的。


当存量远大于增量时, A 股市场也是如此。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必须重视存量。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存量用户的出清等问题比限制未来的 IPO 更为重要。对于现在的投资市场来说,增量部分肯定是有限的。一年能上市的公司数量并不多,即使按照现在的速度,一年最多也就 100 家,但我们的存量已经达到 5000 多家。


希望监管层能够将主要矛盾放在存量上,解决存量问题,整个出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出清存量,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3 市场面临巨大的“出清”压力


这段时间,无论是在成都的私享会上,还是其他场合,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两个方面的出清问题。首先,是那些烂公司的出清。中国股市已经存在了 30 多年,这期间积累了许多公司,其中一些本应退出市场,但它们仍然在苟延残喘,没有市场竞争力,甚至没有盈利能力。这些公司最终必然要被淘汰。


其次,是那些通过 IPO 快速上市的公司。尤其是近年来,大约有 2000 家公司迅速上市,但他们的目的并不纯粹。他们上市的动机是为了高价套现,而不是为了做好公司,实际上是想从二级市场股东那里割一波韭菜。然而,由于大家无法忍受这种行为,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性政策,以防止他们快速套现。尽管如此,一部分公司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如离婚、限售股转融通,甚至海外对冲等手段,成功减持了股份。但近两年上市的公司,由于政策的严格监管,财务报表越来越难以伪造,审计公司敢于造假的也越来越少,或者代价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市场业务难以开展,这些公司维持业绩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些情况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4 太残忍,低质量公司和投资者都要被淘汰


今天,我们首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并抓住市场的主要矛盾。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程。这与国家提出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即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还是制造业,在中国,过去那种依靠简单价格战和低端产品数量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需要依靠的是质量,是真正的性价比,而不仅仅是低价。


到了这个阶段,整个社会都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努力。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有高质量的产品,这就需要我们有 新质 生产力,因为只有 新质 生产力才能支撑高性价比的产品。这些理念是国家高层从市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后,接下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市场将如何演变。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那些低质量的产品和公司将被淘汰,因为没有生存空间。我们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因为足够的量是保证质量的基础。现在,我们的量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是时候转向质量了。


A 股市场,我们可能不再期待全面 的牛市,而是可能出现结构性的牛市。但这种结构与过去不同,我们称之为高质量的部分上涨,而低质量的部分下降。这包括低质量的上市公司,甚至低质量的投资者,他们可能会在这一轮市场变化中被淘汰。


所谓的低质量投资者,是指那些投资认知不足、没有有效投资方法的人。他们在市场中的存在就像是来送钱的。如果他们来市场只是为了送钱,那么他们就应该离开。同样,那些表现不佳的上市公司也应该被淘汰。未来市场最残酷的地方在于,那些低端的、能力不足的投资者和公司将被市场淘汰。





5 、选股要认准高质量的公司


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过程,我认为这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你站错了队,或者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问题。这不是开玩笑的,这不同于过去的周期性行情,比如今年大盘股上涨,明年小盘股上涨,那样的划分方式已经不适用。如果你还用那种方式思考问题,那就真的出了大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FM93交通之声  ·  太突然!知名品牌宣布全球关店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涨停!“迪王”归位
2 天前
FashionWeek  ·  夏天没有蕾丝?那真是白过了~
7 年前
哎咆科技  ·  迪拜的出租车竟然会飞~
7 年前
程序员之家  ·  我只是个码代码的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