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义乌“瑞士卷事件”:真相,原来是这样 ·  6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原来世界上还有翻译这么好的工作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荷兰出版商将推出使用人工智能翻译的小说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1-07 09:58

正文












据英国《卫报》报道,荷兰一家大型出版商计划使用人工智能将书籍翻译成英语进行出版。出版商称,这将是一次小型的试验型出版尝试。


编译丨张婷


近日,荷兰最大的出版商维恩博世与基宁(Veen Bosch & Keuning)证实,计划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来协助翻译商业小说。

博世与柯宁(VBK)是荷兰最大的出版商,今年早些时候被西蒙与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收购。该公司商务总监凡妮莎··霍夫韦根(Vanessa van Hofwegen)表示,该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协助翻译有限数量的书籍”。

“这个项目只有不到10本书——它们都是商业小说,不使用任何文学标题。这个项目是实验性的,这个项目中我们只翻译那些还没有出售英语版权的书,我们也不认为未来有机会出售这些书的英语版权。”她补充道。

电影《书店》剧照。

该出版公司(VBK)的一位发言人告诉《书商》杂志表示,经人工智能翻译后,这些书还会经历一个编辑的过程,并且已经征求了作者的许可。该发言人还强调:“我们不是用人工智能来写书,这些书的开始和结束都来自人类本身。”

米歇尔·哈奇森(Michele Hutchison)因翻译卢卡斯·里杰内维尔德(Lucas Rijneveld)的《不安之夜》The Discomfort of Evening获得2020年国际布克奖,她说,出版商计划只在商业小说而不是文学作品中使用人工智能翻译,“假设这些书纯粹是公式化的,没有多少创意元素,这对作者和读者来说是相当侮辱的。”

对机器翻译后期编辑,代表着人工翻译人员对人工智能生成的翻译会进行审查与核对,但经过这一过程后,文字可能表面上很流畅,但也会非常平淡。但使用人工智能翻译后,人类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这些——尽量做好核查。

将荷兰语翻译成英语的文学翻译家大卫·麦凯(David McKay)说:“把翻译人员排除在外,会导致错误或误导性的翻译,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并不好。”他补充说,虽然出版商希望使用新技术“提高效率”是可以理解的,但VBK的计划“听起来非常鲁莽”。

“如果我是博斯和基宁的作者之一,我会非常担心这些人工智能翻译会对我的工作产生影响,影响我的声誉。”

伊恩·吉尔斯Ian Giles)是美国作家协会(SoA)翻译协会的联合主席,他称这一消息“令人担忧”,并指出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SoA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翻译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失去了工作。

如果VBK“觉得有必要咨询人工翻译或编辑来调整”人工智能生成的输出,说明“他们认识到了这种方法的缺陷。”

本文参考资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nov/04/dutch-publisher-to-use-ai-to-translate-books-into-english-veen-bosch-keun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
https://www.writersservices.com/storylinks/2024-11-4/bookseller-news-dutch-publisher-owned-simon-schuster-trial-using-ai-english-lan


本文为编译内容。编译:张婷;编辑:走走;校对:柳宝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