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羊爸爸
用生命引领生命 • 羊爸爸育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巴中人社局工作人员电话辱骂办事群众,舆情化解 ... ·  22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羊爸爸

百日咳有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用药不一样

羊爸爸  · 公众号  ·  · 2024-04-20 08:55

正文

作 者 简 介


近期“百日咳”已成为高频词出现在公众视野内。



有新闻报道称:“2023年,全国百日咳总共报告了38205例,而2024年仅仅一、二月份,就已经报告了32380例,接近去年的总和。”

人们惶恐之余,更觉恍惚。

“百日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已经接种疫苗了怎么还会感染呢?
这不是小孩子才会得的病,为啥作为大人的自己也会中招呢?
检查过百日咳鲍特菌阴性,但咳嗽还是持续了很久不好呢?
怎么才能有效预防呢?
万一感染了饮食起居该当如何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能够跨越时间长河,绝处又逢生,还极为难缠甚至凶险的人类健康“劲敌”—百日咳。

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百白破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本病原本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近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又出现上升趋势,且青少年和成人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百日咳传染性大不大?

百日咳患者从潜伏期到发病后6周均具传染性,尤其前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密切接触传播。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感染宿主,任何年龄均可染及,但婴幼儿病情较重,且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高度重视。


怎么识别百日咳呢?

百日咳的潜伏期为2-21天,大多在接触病原后7-14天发病。临床分为3期,可持续2-3个月。

(1)卡他期
流鼻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本期可持续1-2周,具有高传染性。

(2)痉咳期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道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一般持续2-6周,亦可迁延2月之久。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可持续2-3周。

(3)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4)并发症
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百日咳脑病(表现为惊厥、抽搐、高热、昏迷等)。

百日咳确诊最直截了当的方法还是进行血常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卡他期及痉咳期可见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婴幼儿,且鼻咽拭子标本百日咳鲍特菌阳性率高,病程3周以后阳性率较低,鼻咽拭子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阳性,发病3周内阳性率高。

西医治疗百日咳,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若上述抗生素已耐药,或有禁忌症,则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用药期间注意肾损伤、结晶尿、皮疹等不良反应。 (注意:严格在医师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为何百日咳消停经年,又能卷土重来,尘嚣日上呢?

目前认为百日咳重出江湖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百日咳疫苗通常在接种3-5年效力会降低,到10-12年失去保护作用。
二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滥用、误用,导致抗生素耐药问题,也是导致百日咳疫苗及治疗难以有效的重要原因。
三是目前检测水平及人们的重视度的提高,百日咳的检出率也随之升高。

中医眼中的百日咳

百日咳,因咳嗽阵发,在中医称“顿咳”、“顿嗽”,因其传染性,又称“疫咳”、“天哮呛”。因感受百日咳时邪,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宣,卫表失和,则出现咳嗽、流涕或发热,邪郁肺经,化火生痰,黏滞气道,导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久咳。临床治疗仍以辨证为本。


初咳期:邪犯肺卫
临床表现:流涕、咳嗽,或发热、咽痛,数日后咳嗽加重,日轻夜重。
治疗: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偏于 风热者可用桑菊饮 ;偏于 风寒者可用荆防颗粒或三拗汤 之类。

痉咳期:痰火阻肺
临床表现:阵发性痉咳,伴吸气性鸡鸣样吼声,直到咳出痰为止,入夜尤甚,可伴随呕吐、胁痛、舌下生疮、衄血等症状。
治疗:清热泻肺,涤痰降逆。
多用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恢复期:气阴耗伤
临床表现:咳嗽缓解,已无鸡鸣样吼声,但咳声无力,痰白清稀或干咳无痰,精神欠佳,气短懒言,纳差食少。
治疗:益气养阴润肺或益气健脾。
多用 人参麦冬汤或异功散加减

注意:中医用药强调辨证,每个人体质不同,亦会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食积化热伴寒湿外袭,或寒热比例不同,湿热比例不同等复杂情况,因此,以上中医治疗列举仅为参考,具体治疗仍当四诊合参,结合体质,在辨证基础上加减,故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如何预防百日咳

预防依然是贯穿在饮食起居里的,那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儿童及时接种全程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接种时间节点分别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

(2)保持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人群密集场合尽量佩戴口罩;

(3)注意饮食清淡,忌口生冷甜腻,辛辣油腻等易防脾碍胃之品给脾胃增加负担,儿童在积食状态下更容易感受病邪;另外平时应坚持运动,增强抵抗力;

(4)患病后当隔离3-4周,有密切接触史者观察21天为宜。特别注意婴幼儿感染后发病快,病情重,当密切观察,及时就医治疗。

(5)痉咳时轻拍患者背部,辅助排痰,防止痰液吸入引起窒息。

最后,已排除百日咳,但咳嗽迁延数月不愈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呢?

本文目的在于科普与提高警惕,但也无需惶恐。不必一遇到咳嗽晚上加重,或咳甚呕吐,或痰黏难咳致阵咳即忐忑不安。除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外,临床其它病毒如副百日咳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感染,或者普通外感治疗失当,或宝宝食积较重等均可导致咳嗽迁延难愈,或出现咳而呕症状,如《黄帝内经》言:“胃咳之状,咳而呕”。中医辨证论治,精准用药在治疗此类顽固性久咳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服用药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严格忌口,饮食清淡,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在咳嗽期间饮食起居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咳嗽反复,故一定要将息养病。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51(1):13.DOI:10.3760/cma.j.cn331340-20240117-00012.
2.中医儿科学/韩新民,熊磊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作者 | 靳文琴
编辑 | 曾菊
配图 | Midjourney/摄图网(已购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