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洁Juliet
【BBC中文网】专栏作家✏️? & 一个有关【英国史政生活】的【原创】写手联盟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刚刚,千亿A股巨头官宣:筹划H股上市! ·  11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明天,首席经济学家谈民营经济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财经早报】300065,重大资产重组,今日复牌 ·  2 天前  
证券时报  ·  腾讯最新回应!股价爆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洁Juliet

也谈阶层流动 -《欲望都市》与美国上中阶层的女人们

朱洁Juliet  · 公众号  ·  · 2017-12-16 20:17

正文

作者 |  霖公子 - 剑桥艺术社会学博士

公号 | 霖公子on艺术社会学

关注👆 " 朱洁 Juliet"

一个旅居英国、渐赴远方的写手联盟



HBO的《Sex and the city》已经出品近20年了,电视剧从1998年播到2004年。这么多年过去,再重新看,里面的衣服还是美的不行。公子要讲的当然不是时尚,而是这部片子反映的美国中上层阶级社会生活,以这个为基础讲讲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以及社会结构对女人的影响。


社会阶层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是大多的研究都偏向于研究男性,女性的社会分层大多依附于男性。如今女人经济独立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薪资的平等和社会的平等依然道路漫长。所以就算如今,很多研究中,对女性成为中产的收入要求偏低。比如下图:


在这个学者的模型里面,女人只要年收入4万美金就可以中产了,男人则要5.7万。


划分社会阶层的参照体系有共识:教育背景、收入、生活方式、社会地位、自我认同。但是这几个参照系的比重,以及具体划分标准,就很难达成完全共识了,而且国别差异也大。


在谈阶层之前,先来谈谈这四个女人和四种爱情。


四种女人和四种爱情


这部剧受大爱的原因是描绘了四种不同的女人和四种不同的爱情。这四种类型或是这四种类型的加权平均可以对应不同的观众,所以才这么有反响。


Carrie是很多人喜爱的女主角,大胆奔放,购物狂,鞋控,自我感觉上下徘徊。时而非常享受自己这种minor celebrity的状态,时而在真正的名流淑女面前自惭形秽。可能是这份自惭形秽和不安分,身为银行家的Mr Big才能给她想要的最终底气,维系她想要的纸醉金迷;而Aiden只是一个淡泊的暖男,只能跟他过平凡的中产阶级生活。一个一迈出家门就想让全人类注意到她的女人,是不可能安于默默无闻的日子的。


Samantha是无人能及的性感女汉子,生活里面没有“畏惧”这个词,没有她进不去的门槛(一个特别exclusive的俱乐部不让她注册,她最后在卫生间里大言不惭的冒领了清洁工捡到的一张别人丢的会员卡,然后假冒此人进了俱乐部。被识破了还死不承认),没有羁绊她的观念;你可以说她无耻无德,也可以说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她最了解,只有自己最可靠。所以对她而言,底气来自自己,不来自男人。


Miranda是可怜的学霸。事业蒸蒸日上,从律师升到合伙人。虽然身材相貌都不差了,但是在爱情面前还是没有自信,还得假装自己是空姐才会有男人对他感兴趣。碰到稍微好的对象,自己就开始怀疑这怎么可能。自己买了房子,美国那时候却还需要她的监护人签字,就因为她是一个单身女性,似乎女人就不能拥有房产似的。一个所谓“女强人”A的爱情血泪史,最后只能下嫁给D男酒保。


Charlotte是大家闺秀,端庄大方,规规矩矩。但她要是真18k纯淑女这样就无趣了,她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某些狂野,所以出口浪荡也是常有的。对她来说,门当户对、男才女貌的婚姻才是完美爱情。她跟貌美医生兼贵族后裔Trey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完美匹配。可能编剧也觉得这么童话故事,就没有看头了,所以给她制造了点麻烦,然后让她最后嫁给了个秃头律师。连Charlotte自己开始都很难接受,自己居然跟一个秃头开始约会了。对于生活总是要登对、一切细节都要完美的她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烦恼了。



美国中产阶层


之前讲过了,划分社会阶层的参照体系:

  • 教育背景、

  • 收入、

  • 生活方式、

  • 社会地位、

  • 自我认同

但是具体怎么划分还是有些不同标准。比如收入多少才算中产啊?有的算年收入35000以上,有的算40000,但是差距都不算大。美国这边的计算可以有这么几种:


(点击放大图片)

我最赞同中间这一列的分法。


因为我赞同马克思的两分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个标准当然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我的两分法是:靠资本赚钱的才是upper class,再有钱的得自己“劳动”的靠工资的都只能是upper-middle class,比如典型的西方社会的医生和律师(这些人根本不能算upper class),再往下那就是更穷苦的了。


而且这个中间的分类法,最能归纳我们剧中的女主角,典型的upper middle class,比一般middle class富贵,但又跟最顶上那些人有些差距。


你可能注意到了,虽然提了三种阶层模式;但是其实还是收入/教育占主导,因为美国跟中国一样,钱才是硬道理。


欧洲的社会分层没有那么一刀切,因为有个文化资本和福利国家算在里面,工人和大学老师可能收入差不多,但是只有大学老师算middle class,因为他们文化资本高。


四位女主的社会阶层


大家都喜欢剧里的华服美鞋,尤其是Carrie是重点时尚对象。但是公子来算点现实的,如果真按照剧中的花销,Carrie作为一个作家的收入极有可能是无法维持Upper Middle Class的生活的。反而是Miranda、Samatha是有底气的上中层,Charlotte则是没落的上层。


一、Carrie



  • 社会出身:剧中无明确指向,但极有可能不大好(第四季中Carrie跟一个摄影师说,她年轻时候极穷,买Vogue都得要牺牲买晚饭的钱;22岁还曾经跟一个低级餐厅的服务生怀了孕)

  • 教育背景:不明

  • 职业:报纸专栏作家,也出了书

  • 年收入:估计$100,000。根据salaryexpert.com的数据,住在纽约的资深作家的平均收入是$66,805,Carrie作为小有名气的作家,年收入应该比平均收入高;再加上US Demographics 网站的数据,Carrie住在上东区Upper East Side, 住在这个区需要年收入$80,000才能过上舒服日子。这两边参考下来,Carrier的收入 $100,00应该算合理估计。

  • 生活方式:住宅区是纽约上东区,虽然不如西区富贵,但也是纽约的高档区域了。出门打车,衣服鞋子都是奢侈品,餐厅酒店都是高级类型。

  • 资产:开始时候穷的只有鞋,连房子都买不起,后来终于卖了鞋子买了房


二、Miranda



  • 社会出身:费城中低产家庭(参加母亲葬礼那集)

  • 教育背景:哈佛法学院

  • 职业:律师(后期升合伙人)

  • 年收入:估计 $250,000。根据福布斯的数据,哈佛法学院的毕业生,到职业中段时期的平均收入是 $234,000,Miranda作为纽约生活的人,收入比这个平均值高很正常,再说后期升了合伙人,年收入达到 $ 250,000 也是很正常。

  • 生活方式:住在布鲁克林,虽然没有Carrie鞋多,穿着也是不比Carrie差的;出门也打车,出入场所与Carrie类似,除了爱吃亚餐外卖

  • 资产:四个女人中第一个买flat的,后来生孩子后买了一幢独立小别墅


三、Samatha


  • 社会出身:working class (少年时期还在DQ饮料店打工赚零花钱)

  • 教育背景:不详

  • 职业:公关公司老板 (PR Executive)剧情设定这个公司是她自己的

  • 年收入:估计 $200,000。 网上数据说法不一,PR领域的平均工资是80,000-100, 000不等。有行业内杂志PR Week的文章说作为市值$5 million的公司的PR Agency owner的工资可以轻松达到$300,000。想想Samatha也是50多岁的人了,自己有家PR公司,而且还有时候能跟明星搭手,最后买了超贵的Meatpacking District的apartment,应该保守估计$200,000没差。

  • 生活方式:同Carrie

  • 资产:公司加Meatpacking District的apartment


四、Charlotte


  • 社会出身:上层阶层(父亲是议员,剧中Carrie有个政治家男朋友时候,三个女人曾提到以前都投票给Charlotte爸爸),她念书时候还是Kappa的成员。

  • 教育背景:Smith College,私立女校,不是常青藤大学,但也是libral arts类美国排名15的。

  • 职业:纽约画廊经理,结婚后辞职 (她辞职时候,Carrie说纽约整个艺术圈都想要你这份工作,暗示她的画廊应该特别高端)

  • 年收入(辞职前):估计$150,000。根据salaryexpert.com, 当代艺术画廊经理的平均工资是 $108,000, bonus能有 $6000。 画廊内部差异很大,而且跟画廊销售挂钩。保守估计她年收入也能有$150,000。而且人家靠的不是这个,靠的是爹和丈夫。

  • 生活方式:除了有一些家庭主妇的爱好,其他与三个闺蜜相同

  • 资产:离婚所获Park Avenue的apartment(据wikipedia,纽约的Park Avenue上有世界上最贵的房产)


所以这么分析下来,除了Carrie,其他三人都是稳稳当当的Upper Middle Class,Carrie的收入大概会徘徊在Upper Middle和Middle之间。而且我给Carrie算了笔账,在她买房之前她的每月花销和收入是这样的:


收入是每月$8300

支出:

  1. 房租:至少$3500,上东区的房子平均要3000, 像剧里Carrie那样的房子,不是楼房,保守估计也要3500.

  2. 鞋子衣服包:Carrie最爱的Manolo Blahnik, 基本款$700多;她也很爱的Jimmy Choo,已经算很便宜的了,基本款$400。包是最花钱的了,至少都要$1000上。衣服的话,拿Miu Miu的做比,至少$300-$3000不等,要是冬天的衣服那就四个零都有可能了。按照她这种fashion狂的习惯,加入她每月只买一件衣服一双鞋一只包,基本也$3000了。

  3. 首饰:这个貌似Carrie没怎么提,但是肯定有开销,算最低$100好了

  4. 餐厅酒吧趴体等社交活动:假设她每次跟人约会都是男人付钱,但是每周末跟闺蜜聚会,按最少一月四次算,$400下不来吧。

  5. Taxi 费用:三十分钟的车程大概$35,预计一周花费$100, 一个月按400算。

  6. 化妆品、理发、电话费以及其他生活费:(那年代都还没有手机,还得用座机lol)$350

  7. 合计:$7750

(注:剧中时间为1998到2004,价格估计基于现在的水平,所以虽然有通货膨胀,但是因为收入也是按照现在的计算,就忽略这个通货膨胀了。)

收入减去支出为$550


所以Carrie基本就是个月光族,花了这么多钱在衣服鞋子上,才会沦落到没钱买房子,不然上东区月供$4000的房子她也不至于买不起。相比,Miranda月收入$20,800,Samatha月收入$16,666,Charlotte$12,500,都够花的。


再来看一眼这个阶层标准:


按照收入来看,四人都是upper middle class(UMC), 尤其是职业典型的Miranda。内部差异是,Carrie的收入刚刚到upper middle class,其他三人都比较经济上稳固在UMC。


从社会地位来讲,Carrie有一定的名气,这弥补了她在经济上的不足,所以还是能在UMC站住脚。Charlotte有上层社会的父母和前夫,加上之前职业(画廊经理)的地位,虽然做了家庭主妇,还是没落的上层、稳当的UMC。


对于UMC来说,唯一能让他们觉得自惭形秽的就是Upper Class了。所以剧中所有的awkward moments,都发生在与Upper Class的正面相撞上:Carrie在Mr Big前妻面前的不自信,觉得把这种人放到单身市场上来是对所有单身女性的不利;Carrie在LA被某个知名作家的助理拐骗到作家的豪宅,被误认为是妓女;Samatha以为富豪party上那个小姑娘的Fendi包是她自己之前丢的A货,结果人家小姑娘的Fendi上写着Made in Italy, 而不是in China,一群人被富豪轰出去;Charlotte的第一任婆婆Bunny,典型的上层母亲(从来不亲自带孩子,总是上各种“兴趣爱好班”)对Charlotte态度就是一副“你丫就是来骗钱”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