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埔观察
黄埔最具影响力资讯平台,给你一个360度黄埔,而不只是A面,或B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高铁上买到过期4年的方便面”,官方通报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开平今年首场大型招聘会!人才“挤挤”! ·  2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抖音副总裁发声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最新发布,所有中小学严查! ·  3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事关中小学生学籍!最新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埔观察

她17年前200万买广州3套房,如今净赚1500万,她说了三句真话

黄埔观察  · 公众号  · 广东  · 2020-03-03 22:11

正文


今年50岁的文女士,从1998年至今,买卖过8套房,而她的置业经历里,最绕不开的就是那起“黑天鹅”事件:2003年“非典”。

仅2003年前后抄底的3套房,就让她净赚了1500万,且均在今年疫情爆发前成功套现。17年,买入卖出之间,是历史的兴替。

“买房是为了收租,没想到涨那么快”


那年,“非典”奇袭广州,使原本下行的楼市雪上加霜。 文女士记得,当时广州的房价 几乎打了8折,但身边敢买的人寥寥可数。


“社会舆论都说会继续跌,整体不是很看好。”文女士为什么选择逆市出手?看中的其实是政府5年经济总体规划里释放的信号。

2000年,中央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文女士认为,这意味着租房的需求将快速涌入城市。

而事实上,早在“非典“之前,文女士已经是广州楼市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时候,她的手里正握着刚刚卖掉旧房子的现金。

别忘了,2003年还有一件大事,那一年,广州福利分房时代正式终结。

在此之前,是否赶上“末班车”得到福利分房,几乎决定了70后这代人的人生走向。而任职国企的文女士,就是其中的幸运者。

2002年,文女士把位于海珠昌岗的福利分房出售,这套当初补了1万多房款得到的房子,最后卖得20多万。看好租赁市场,加上手握现金,文女士分别在2004-2006年三度出手。

而后来,房价的涨势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200万买了3套房,2套涨幅超10倍”


彼时,广州尚未限购。 文女士先是买入天河北的金碧翡翠华庭,总价40万; 再以总价53万入手滨江东芭堤水岸; 最贵的1套是东风广场四期的学位房,总价90多万。


不到200万,买遍了广州最好的地段。尽管这在当时也不是小数目,但通过借助杠杆,以租养贷,身为普通工薪阶层的文女士,也如愿过上了“包租婆”的生活。

“2003年后房价低,而且自己供得起,当时买房手续也简单,贷款容易。”文女士回忆,当时最高可以贷款8成,首付可以分期,订金门槛低。

高峰时期,加上自住,文女士同时背着4套房的房贷:“1套是1900元,1套是2500元,1套是4100元,1套是2300元,加起来每个月要还10800元。”

然而,当时广州的平均工资还不到3千,月供过万在普通人眼里还是天文数字。幸好,城镇化红利落地,租房市场真的如文女士所料,行情走俏。

在当时,扣掉3套房子的租金收入,文女士只需要负担4-5千的房贷,而到了近2年,仅东风广场1套的租金,已经去到6千/月,早已实现租可抵贷。

此后,广州房价经历了几轮疯涨,文女士的房子,因为地段好,溢价远远跑赢大市。直到2017年,文女士预感经济大环境趋冷,开始陆续转手“套现”。

先是2017年,文女士以450万卖出天河北金碧翡翠华庭,涨幅10倍;随后的2018年,再以560万卖出滨江东的巴黎水岸,涨幅10倍;最后是2019年,以680万卖出东风广场,涨幅近7倍。

至此,历经17年,文女士通过3套房的投资,净赚1500万。


“以自住的标准选房,只买最好的地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2020年开局再次遭遇“黑天鹅”事件,所有人都在问,还能买房吗?


文女士的故事在当下的环境,也许难以复制,但她至少告诉了我们, 3条楼市里通用的硬道理。

1、永远以自住的标准选房。

“最重要的是地段,你愿意自己住的房子,肯定容易出租,将来也不愁转手。”文女士认为,手头上有资金,或者是刚需,今年将会方便出手。

她还建议买家,重点挑选中型小区。“大型小区的管理难度大,人员复杂,从这次疫情也看出,大型小区更容易出现管理的漏洞。”她解释道。

2、贵的房子往往涨得更快。

文女士的故事也证明,好地段的房子,虽然不便宜,但更抗跌,在上涨周期也更容易跑赢大市。

2004年,广州全市房价4千/平左右,到2019年,涨到3.2万/平,涨幅为7倍。而与全市数据相比,文女士有2套房涨了10倍,远高于平均水平。

3、抗风险和赚钱一样重要。

而事实上,文女士也并未真正离场。近2年,她用卖出3套房的现金,全款买了市区2套商铺,对她来说,如今没有还贷压力,租金回报更高,乐得轻松。

因此,除了考虑环境因素,结合自身的资金能力和投资需求,见好就收,及时改变策略,或许能获得比账面赚钱更自在的投资满足。


疫情调整了预期,但刺激了需求


17年前的“非典”,成为中国楼市的拐点。 疫情控制之后,被短期压抑的购房需求得到释放。 开发商促销、降首付比例、炒房团崛起,快速消弭了这起“黑天鹅”事件对楼市的影响。



※图源:广州房产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近20年,广州房价只出现过3次下跌,分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全国性楼市低迷期。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下跌都意味着下一次的触底反弹。

那么,此次疫情后,广州会出现第4次抄底机会吗?

可以肯定的是,今非昔比,面对中外局势变化,当下的经济环境充满变量。加上国内经济换挡、城镇化减速、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 后疫情时代的楼市复苏,是一场绝对的硬仗。

但乐观来看,虽然疫情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却刺激了潜在的购房需求。




根据近期机构的调查数据,高达6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疫情暂缓购房。

更重要的是,即使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人并不缺钱,或者说,不缺有钱人。

数据显示,中国的储蓄率长期位居全球前列。2017年,在经历15-16年的房价暴涨后,中国的储蓄率仍去到47%,远高于26.5%的世界平均储蓄率。而截至2019年,中国储蓄率也仅仅下降2%,仍是全球最高的45%。

因此,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此次疫情在短期内,可能迫使开发商处于资金回笼的需求降价促销,但在需求和购买力的支撑下,
房价平稳仍是符合市场规律和调控目标的预期。


根据一线从业者观察,目前看来,疫情只是延迟了买家的购房时间,并没让买家放弃购房需求,而随着社会秩序恢复,挤压的成交即将得以释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