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5点了啊,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加班么?
这位男士说的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像没有觉得哪里有问题。
我心想: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虽然我也没办法,但至少这件事情可以写个1000字的总结,分析一下原因了。
我们是如此的厌恶突发事件,而有时候,我们却在不经意间,成了突发事件的源头。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做过这样的调查,
你的上级哪些习惯给你在工作中带来困扰,有四类最让下属反感和焦虑的事情:
1.布置任务在下班(周五)的时候
我家表弟自己做了一个小广告公司,他说他们的工作,基本没什么休息日。我们问原因,他就绘声绘色的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周五的时候,客户一个电话打来,说我们要做个展板,周一的时候领导就要,能周一给我们么?表弟说:客户这么说了,你还能说不行吗,那只能周末的时候加班加点的干了。我们可不能和客户说,周末了,我们要休息。言语中透着无奈。
你也有这样的无奈吧,快下班了,领导给你丢过来一个任务,告诉你明天上午开会前整理好。领导没说让你加班,但是你不加班这事情做的完么。
你和领导说:“领导,你以后布置任务的时候能不能不在下班前布置啊,早点说可以么?”这话也不是完全不能说,但是你最好考虑一下风险和说话的时机与方式。
领导有可能在这件事情上也很无辜,有可能这件事情是他的领导布置给他的。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偶尔突发,那可能是遇到了一些突发状况,但是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原因了。
2.微信发消息让马上回
微信本来是一个介于邮件和电话之间的即时通信工具,沟通便利,但是没有办法像电话那样强提醒。电话具有独占性,你接打一个电话的时候,其他的电话是打不进来的,你不会收到提醒,所以电话铃声能够代表明确的信息。但如果微信设置了声音提醒,那么微信群,各类需要及时回复和不及时回复的消息都会不停的响,你基本没有办法专注工作了。
如果在微信上发消息,但是希望你马上回,那么你就必须把微信开启声音提醒功能,或者频繁的看手机,看有没有消息需要回复,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灾难。
3.布置任务马上就要,什么都是最紧急的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吐槽,学员和我说:老师我特别想知道,我们怎么能在同一时间处理好多件事情,尤其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在表现一种无奈罢了。
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请你马上就做,立刻反馈给我。遇到这样的领导,真是要崩溃了,尤其还不止一个。
4.想起一出是一出
领导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思维活跃的时候却不注重思维的整理。想起一件事情,立刻把你叫过去布置,结果你这件事情没做完,他又把你叫过去,因为他又想起来一件事情。这个过程完全随机,他叫你过去的时候,你必须停下你手里的工作去响应他,你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好,他又把你叫过去了。遇到这样的领导,也是一种灾难。
我在火车上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坐在我旁边的乘客,上车后就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做Excel表格,刚做了也就10分钟,他就拿起电话来,给自己的同事打了一个电话:“哎,那个你把××的数据给我找一下,发到我微信上。”然后继续做他的表格,结果没到10分钟,又一个电话打出去。他做个Excel表格,足足打了6个电话,问别人这个那个。而且每次都是让别人尽快给他数据,因为他等着做表格呢。
我职业病又犯了,心里想,这世界上就你的事情最重要啊,你做个表格所有人都要围着你转啊。大哥你做表格前,能不能仔细先想想,哪些数据你没有,需要别人帮忙,梳理好了早点告诉别人啊。能不能一次性说啊,能不能别什么时候都说要马上给我啊。
总要有人来打破恶性循环
我在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更多的是吐槽,有时候言语间,会感觉到对领导的不满。但是单纯的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
1.情绪上表示理解
任何人都有学习和进步的过程,管理是一项技能,不是与生俱来,任何人都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果你的领导是刚刚走向管理岗位,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并不是针对你,不是坏人,只是管理技能缺失而已,
成长的过程总要付出代价,对领导表示理解,情绪上也会趋于平静。
2.总要有人打破恶性循环,让后面的人享受成果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领导让你在微信上随时回复消息,那么你在和别人使用微信沟通的时候,就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如果你不喜欢在下班的时候收到任务,那你也不要在下班的时候给别人提要求。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领导给你布置任务总是重要且紧急,那你在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就要给对方留出余地。
否则你用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他人,大家都会陷入恶性循环,大环境会变的越来越糟。
你可能会说,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足以改变现状。但其实你低估了自己的作用,现在的职场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事情,而是团队协作。大家形成了一个环或网,而我们就是这个环或网上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点发生了改变,整个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也会慢慢的改变周围的环境。
如果所有人都期望别人改变,那就永远不会有变化的那一天了。
所以,我们可以做那个率先做出改变的人,至少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带来便利,凡事替别人着想,慢慢你所做的一切,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行动后反思
解决突发事件最主要的是反思,突发事件意味着自己的系统不够完善,有漏洞。所以当一次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妨多进行反思。问自己几个问题:
-
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
-
为了避免事情的再次发生,
我可以做什么?
这一类的反思非常重要,我们
把每一次的突发事件都变成一次反思和完善系统的机会,突发事件会越来越少。
比如我在刚开始做职业讲师的时候,遇到几次都快上飞机了,忽然合作方说,客户临时需要加考试,请老师出考试题。当我遇到两次这样的突发事件后,我就开始准备考试题库。而且在准备课程资料的时候,会额外备一份考试题,如果对方要,会直接发给对方。
类似的突发事件还有,你会忽然收到要简历,要个人介绍,要授课照片,要课程大纲,要授课列表等等各类东西。被突发事件打断后,就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改善,系统也会逐步变得完善。
就像有一次一位学员说:“他的各类上级,每天会要各种数据、表格、物品,经常要应付各类上级的突发要求。我要求不了他们,我只能分析一下,各个部门经常会需要什么类型的资料,然后平时对自己的资料和档案做好整理,被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找出来,而不是再额外花时间去应付这些突发事件。”
2.别人没有说,但是你可以问
布置任务的时候,需要明确任务的截止时间,目标,可以给到(获得)的支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5W1H原则(Why、Where、Who、What、When、How)
领导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旦没有说完整,后面一定会有各类补充,这类补充发生的时间就是他想起来或者被别人提醒的时候,
如果你能在他布置任务的时候主动提问,就是把这些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中。
所以这里面体现出来总结的重要,
做一件事情的流程需要经常梳理,这样以过往的经验做参考,我们也会预料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刚做企业培训的时候,和合作伙伴们会沟通好几个来回。对方今天给你订票要身份证,明天要银行卡。后天又要物料清单,我也会询问各种问题,时间、地点、培训要求,授课对象,住宿,交通,各类杂事,从电话到微信,几个回合的沟通。
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整体流程不熟悉,但一件事情做多了,就可以梳理具体流程。你会预料到这些事情的发生,就可以提前准备。慢慢的,合作双方都会梳理出标准化清单,沟通成本越来越低,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少。
3.必备收集箱和清单
现在我们每天面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大家真的能保证你的脑子能记住所有事情么?我想真的是不太可能的。我见过太多不停在打电话却两手空空的人,我总是在想,你们真的能记住所有事情么?
其实一个小本子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但是据我的职场观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的到。这一点外企做的很不错,这和整体的工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不得不说,虽然事情简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很好。
随时拿个本子记下想法和要做的事情,别人和你布置工作的时候,不要总说“是”、“好的”,而是写下来。和他人交流前,列个清单,把自己要说的事情梳理一下,事情虽小,但是被太多人忽略。
最简单的方法就摆在眼前,但是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自己能做出一点点改变,也许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便利。
所以
我们千万不要在抱怨每天突发事件太多的同时,又成为别人眼中浪费他人时间的讨厌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