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工厂中,冷库是储存食品原材料和成品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持冷库的清洁和卫生至关重要。定期对冷库进行清洁消毒不仅可以防止细菌、霉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滋生,还可以延长冷库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冷库被霉菌污染后,一是使冷藏的食品遭受霉菌的侵染,使食品发生霉变;二是使冷库空气中霉菌孢子密度较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三是使冷库发出令人不愉快的霉变气味,污染严重可能会导致库位的报废。因此定期对冷库进行消毒除霉是极为重要的。
冷库中的食品,不论是否有包装,都要堆放在垫板上,且垫板不能用木头材质,可用塑料材质并保持清洁。
垫板、手推车以及其他载货设备极易成为微生物污染食品的媒介,应定期在冷库外冲洗、消毒。具体操作:可先用热水冲洗,并用2%的热碱(50℃)除油污,然后用10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消毒。
进入冷库所用的一切设备,如铲子、铁盘、挂钩、工作台等,在使用前后都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必要时还要用热碱水消毒。
建议食品工厂在业务淡季,对冷库进行消毒,每年1-2次。在消毒前应先将库房内食品全部搬出,升高温度,用机械方法,清除地面、墙壁、顶板上的污物和排管上的冰霜,在有霉菌生长的地方应用刮刀或刷子仔细清除。常见的化学法消毒可参考以下方法:
乳酸消毒法是80%~90%的乳酸,按 1— 2mL/m3 加水一倍放在电炉上加热使其蒸发完毕,然后密闭 6— 24 小时左右,使乳酸充分与细菌或霉菌作用,以期达到消毒的目的。该消毒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对除霉杀菌有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大,蒸发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对产品贮架、风筒、蒸发器有很强腐蚀作用,在其表面生锈,降低该设施使用安全性。
一般使用甲醛与高锰酸钾,按 2:1 的比例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密闭 48 小时再通风排气的消毒方法,一般标准用量为每立方用 40% 的甲醛溶液 10ml 与高锰酸钾 5g 混合,这种方法也起到较好的库房消毒效果,但该法产生的气体对人刺激很大,库房熏蒸后需要较长时间排出刺激性气体。
以200立方米为一个气雾点,每个气雾点用过氧乙酸100mL,高锰酸钾330克。先将过氧乙酸倒入预先准备好的不锈钢盒内,再加入高锰酸钾后产生气雾,气雾可达4-5m多,此时将库门关严熏蒸3-4小时,熏蒸完毕后打开库门通风排气,即可使用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