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时评
青年关于国家、社会、生活的思考。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时评

流浪到鹤岗,中国人口未来会逆城市化流动吗?

青年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11-07 19: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一篇《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让鹤岗又因为低房价在全国出名了,文章讲述了船员李海在鹤岗花了五万买了套房,在贴吧发了帖子全程直播买房过程。


文章讲了,东北因为人口大量流出,房价奇低,但是因为是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还不错,物价低,教育、医疗资源因为人少,所以还不像大城市那么紧张,居住条件相对还不错。很多年轻人看了李海的帖子,跑到鹤岗看房生活。


看完这篇文章,我在想, 中国未来的人口流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年轻人慢慢的发现大城市房价高不可攀,认识到奋斗梦是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大骗局,选择主动回到小地方。还是人口继续向大城市流动呢?


大城市的形成是因为地理或者历史的因素,因为有工业产业集聚,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吸引了很多的人。因为人口的聚集又会继续形成更多的第三产业,互相促进,会吸引更多的人,更加的繁荣。


小地方的人,因为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慢慢的向大城市流动,只是大城市的资源有限,外来的人口太多,会造成住房、医疗、教育资源相对紧张。有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可能享受不到大城市的资源,会觉得还不如回小地方。


而在小地方,因为人少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相对多了,但是由于工业产业不行,经济不发达,缺少就业机会,还是吸引不了人口流入。


在这个选择过程中是年轻人从大城市逃离回小地方建设,让小城市重新得到发展,还是人口继续向大城市涌入,忍受大城市的弊病,而小城市逐渐衰亡呢?


我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城市的资源慢慢的会不那么拥挤,而大城市积累的财富和社会条件更好。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让更多的人来到大城市,中国社会还是会继续朝向大城市化发展,除非国家专门去限制这个过程。


一些特例是,对于一些自由职业者,像淘宝店主、直播、自由撰稿人之类的职位,或者那篇文章中的船员等特殊工作,或者有足够的积蓄的人,不受地域限制,在小地方也可以有好的收入。这类人在小地方,资源相对还没那么紧张,所以暂时可能会比在大城市过的更好。


但是随着全国人口的继续流向大城市,小地方年轻人越来越少,小地方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少,最后小地方可能都会不适合人们生活了。就像日本那样,除了大都市外,小城市慢慢的废弃。医院因为没有足够的病人,慢慢的停办,学校没有足够的学生,慢慢的停校,没有足够的人维护市政,小地方慢慢衰败下去。 等待小城市的是慢慢的衰老和死亡。


就像我小时候住的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后,土地荒芜,前些年建的新房慢慢的衰老破旧,房子里十室九空,村庄里只剩下一些守旧的老人,农村学校撤校。现在农村的命运可能就是几十年后的小城市的命运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哎咆科技  ·  iPhone 7P枕边充电半夜自燃
7 年前
电脑爱好者  ·  新闻茶泡Fan
7 年前
贵阳市白云区复圣书院  ·  第29期【幸福人生讲座】只为您而来,欲报从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