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阿城
莫言说他是个“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
陈丹青说他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王朔说他是北京这地方这几十年养成的人精。
止庵说他算是第一个让自己感到中文之美的作家。
唐诺称他为我们这个世代的“稀有财”。
朱天文说他,“惊涛拍案,他达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他从生命现场得来的第一手经验,独特到仿佛禅师棒喝人的观察角度,任何时候对我来说都是启发的,非常之刺激脑啡。”
从1984年发表《棋王》开始,被阿城的作品震住或迷倒的人儿,一路翻来覆去地看着他有限的几本出版物解馋,一面看着流传出来的各种阿城的对谈。他可以跟建筑师聊建筑和城市发展,跟画家聊材料和当代艺术,跟文学家聊文学和一切……落了个“天下第一聊天高手”的名号。
他会修明式家具、修古董、拍照片,而且可以靠这些谋生。
侯孝贤拍《海上花》的时候,觉得雪“不行”,他知道要把纸拽松了它才能飘得比较雪花,侯孝觉得透过窗玻璃拍的光不对,他知道要在玻璃上刷上一层水。
这些个知道,是从哪来的?
下乡的十一年里,渴望返程的青年着急忙慌,而他对村里的一切仍葆有兴趣。村里有各种把式,他留意赶马的怎么拿鞭子打马耳朵指挥,马惊了怎么办,粮食收下来堆到场上,把式如何指挥。所以他的小说里常有震动人的细节。
不仅仅是知道而已。
唐诺说:“阿城不仅仅揭示了这个真实世界,还鉴赏了这个世界,这是阿城美好的价值所在,是阿城在我们这个世代之所以成为‘稀有财’的所在。……我们所欠缺的,正正好就是阿城。”
这位被视为百科全书式的“稀有財”,在《阿城文集》的新书发布会上讲:
你去看以前那里院儿,有人在弹古琴,外院有个小孩,在那哇哇地哭。老头子“哐”把古琴撂下,说给他刮刮痧。他知道这个小孩哭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他。如果外头的阿姨说不会刮,老头就站起来自个儿去刮。古琴和刮痧,搭吗?不搭。如果是一个古琴的专业书,和刮痧的专业书,这俩书不搭。但是人在生活中,是搭的。你说你在生活中就只会干一件事儿吗?不会的。所以“百搭”我从小觉得是个正常的状态。……所以生活一定是百搭的。这种百搭如果搭好了,就会被称作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其实,谁都是这样的。所以我的问题是,这些知道很多事情的人为什么没有了,这些人在我小的时候都有。
这并不是一个会令大家感到陌生的观察。
阿城在小说里保留了一些已近乎消失的生活、场面和景象,一些存在过的精神气,一些小人物、老手艺……在他其他体裁的文字和不管是跟什么人的对话里,也好像存着那么一点遗续。说他是“人精”(王朔语)也好,说他是古典文人趣味(杨葵语)也好,都只说明了这遗续的某个方面。
你看,这其中有很落地的生活经验(“我以前跟木匠学手艺”),有一种现在也稀缺了的师徒的传承,就算大家大都多少知道点隼卯结构,他就是能抛出些你不知道的(文化渊源、家具跟房屋结构的关系、历史变迁……)。这只是在聊椅子,可以想见在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对话、讲谈里,他是如何无所不谈的了。或许他细微的洞察力、杂家的知识体系把他的一切经验都变成了一座宝库吧。
这套《阿城文集》经过了
阿城亲自编选篇目、调整体例、校订
∨
旧书新编,新书内容收集、整理——近两年的编辑过程
∨
杨葵、杜厚勤审校
∨
王朔女儿、女婿为文集做整体设计,创造出这种“不着力气”的专用字体风格
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函套精装典藏版的真身。
贵吗?这可是精装典藏版,再说我们还有别处花钱也买不到的独家赠品噢——
这一次的函套精装典藏版新增了被买空的版本所没有的收藏品!这些也都是这一版本的独家所有,在其余地方均无法购得。即使对阿城的资深粉丝来说,这些收藏品也是难得一见。
收藏品一:阿城珍藏手绘明信片
收藏品二:阿城先生手稿藏书票
收藏品三:两张全幅海报
收藏品四:系列小书签
还犹豫?那再来两个理由——
成长投资——正在读书的,或者家有读书的,读读这些文字总不会错,文章写得好的止庵也说,“我写文章基本是这个路数,(阿城的几本散文集)是我学习的楷模,知道怎么写文章。”写好了,可是一辈子的事啊!
魅力投资——一条裙子、几杯咖啡的价,就上了这么多堂难得的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绘画、建筑的、历史、民俗……课,开阔眼界,丰富见识,性价比不要太高噢!
邂逅32年之后不容错过的阿城
拥有独家精装函套版《阿城文集》七卷本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购买
▼戳阅读原文也可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