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领导力:那些仍然存在的过时思想
近年来,领导力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然而,我们认为,这一进展受到强烈的残余观念的削弱,这些观念源于一组已经被反复驳斥但仍然顽固存在的旧有思想。我们称之为“僵尸领导力”。僵尸领导力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有实证支持,而是因为它迎合并吸引了精英阶层,以及支持他们的领导力产业复合体,也迎合了普通人在一个似乎超出他们控制的世界中的焦虑感。它通过日常的领导力话语传播,媒体、畅销书、顾问、HR实践、政策制定者和一些善于迎合强者口味的学者也在推动这种观念。这篇综述文章列出了僵尸领导力的八个核心主张(公理)。除了分离这些观念背后的问题元理论外,我们还反思了如何最终让这些观念走向终结。
S. Alexander Haslam, Mats Alvesson, Stephen D. Reicher,Zombie leadership: Dead ideas that still walk among u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3,2024,101770,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3.101770.
致命缺陷:积极领导风格研究创造了因果错觉
我们从理论上提出并通过实证表明,积极领导风格(如真实、伦理和服务型领导)的构念和测量并不是对领导行为的真实反映。相反,这些风格将行为与对领导者的主观评价混为一谈。将行为标记为“伦理”实际上是对领导行为进行正面评价,而不是描述这些行为。在四个实验中,我们发现积极的领导风格依赖于非行为性、评估性的因素,例如领导者过去的成功信息或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价值观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导风格的测量制造了因果错觉,即使在领导行为和其他领导特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会虚假预测客观结果。此外,这些测量的预测特性与纯粹的领导评价量表相似。总之,我们的研究对之前声称积极领导风格导致积极结果的研究提出了严重质疑。此外,积极领导风格研究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无效,因为它的构念和测量方法是混合的,无法分离出具体且可学习的行为。我们呼吁对领导风格研究进行彻底的重新定位,并为未来更稳固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Thomas Fischer, Joerg Dietz, John Antonakis,A fatal flaw: Positive leadership style research creates causal illusion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3,2024,101771,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3.101771.
领导者与领导力的孤独感:基于文献的批判与未来研究路径
孤独对领导力有影响吗?近年来,学术文献中越来越多地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评估现有研究是否能支持关于领导者孤独现象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对跨分析层次和研究范式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涵盖了71篇实证文章。我们识别了四个主要的概念和方法论局限性。首先,领导者孤独的概念表达不清晰,常常与一般孤独感混为一谈,因此在理论概念化中缺乏领导特定的法理网络。其次,一些实证研究的质量不足以支持基于不同研究范式和分析层次的政策建议,导致一些结论不一致且未得到协调。具体而言,我们仅发现两篇定量和三篇定性文章涉及政策建议。第三,领导者孤独的测量往往不准确:一些题项与外向-内向的性格特质混淆,另一些则测量了孤独的前因。第四,先前研究中的方法问题阻碍了对现有发现的解释,特别是一些定量研究存在内生性问题,实验室研究缺乏现实性或高成本结果,而一些定性研究在研究设计上存在问题,并且在理论化时缺乏反事实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热点话题,我们提出了关于更好定义、改进测量、避免内生性问题的统计分析以及可靠的定性研究的建议。
Hodar Lam, Steffen R. Giessner, Meir Shemla, Mirjam D. Werner,Leader and leadership loneliness: A review-based critique and path to future research,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3,2024,101780,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80.
女性CHRO的任命:打破玻璃天花板的一道裂缝?
与性别转换相关的高管继任是提升高级管理层性别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尽管关于CEO更替和继任的战略领导力文献已经十分广泛,但针对高管团队(TMT)成员或非CEO高管的个体层面继任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高管职位——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探讨与性别转换相关的高管继任现象。尽管女性在TMT中的代表性不足,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被任命为CHRO。通过运用社会角色和社会分类理论,我们描述了CHRO职位中的性别转换动态。研究发现,带有性别转换的CHRO继任并不常见,男性继任男性或女性继任女性的情况更为普遍。然而,研究结果表明,CEO在拥有女性CHRO的公司中担任董事会职务,以及行业层面女性CHRO的扩散,往往与男性继任男性CHRO的几率呈负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这些因素如何减弱社会角色认知的影响。
Toru Yoshikawa, Daisuke Uchida, Richard R. Smith,Female CHRO appointments: A crack in the glass ceiling?,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799,ISSN 1048-9843,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99.
是否存在领导者的原型外貌?来自中国地方领导者照片的证据
将领导效能与某种外貌特征联系起来的倾向是普遍现象,还是选举民主制度的产物?本文报告了在非民主国家中首次进行的配对照片领导研究。我们首先证明了基于外貌的领导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发现可以推广到中国。中国的被试可以以高于偶然水平的准确率从面孔中识别地方官员。地方政治领导人的面孔被认为比非政治领导人更有能力、更值得信任,也更具选举性。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员外貌对政治影响的理解,研究表明中国的政治人物似乎能够在被试可以选择个人或集体反对不利安排时获得服从。总体而言,我们的证据表明,存在一种“原型领导者的外貌”,这一特征可能在威权政治中发挥作用。
Zhenyu M. Wang, Tao Li, Rodrigo Praino,Is there a prototype leader look? Evidence from the photos of Chinese local leader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785,ISSN 1048-9843,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85.
带着束缚成为领导者:早期职业失业创伤对未来领导角色担任的影响
尽管失业对未来收入、健康和福祉的长期影响已经有大量研究,但它在未来领导力出现和发展的潜在作用却鲜有研究。基于两组《国家青年纵向研究》数据(NLSY79 和 NLSY97),并借鉴人生历程理论,我们考察了青年期就业空白对中年期领导角色担任的影响。基于9,915名受访者的综合样本(NLSY79 N = 5,551;NLSY97 N = 4,567),我们发现,早期职业失业对个人未来在工作场所担任领导角色的机会有显著且稳固的负面影响。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早期生活劣势(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童年期不良行为为操作化变量)和性别的调节作用。基于我们的主要和补充分析,尽管我们发现了一些但较弱的交互作用支持。我们的完整案例分析支持了早期生活劣势的作用,显示来自弱势背景的个体由于青年期的就业空白,领导角色担任受到更强的负面影响。研究还支持了性别的调节作用,表明女性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些发现对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Olga Epitropaki, Panagiotis Avramidis,Becoming a leader with clipped wings: The role of early-career unemployment scarring on future leadership role occupancy,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786,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86.
研究透明度指数
研究透明度对可信且可靠的理论以及后续实践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然而,检查透明度是一项费力且耗时的任务。为简化这一过程,我们推出了研究透明度指数(RTI v. 1.0)。该程序可在 https://www.hermanaguinis.com 获取,帮助用户评估未发表或已发表手稿的透明度。RTI 评估手稿中描述的定量研究在各个关键研究阶段的透明度,包括理论、设计、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RTI 可以:(a)帮助作者在提交期刊或会议前提高手稿的透明度,(b)为学生提供提高研究透明度理解的指导意见,以及(c)为审稿人和期刊编辑提供评估手稿并向作者提供建设性反馈的工具。RTI 通过自动化评估透明性标准,为作者、学生、审稿人和编辑节省时间,并且由于我们提供了 Python 代码,未来可以更新。此外,它促进了透明文化,增强了学术界及我们所生产知识的用户(如组织和政策决策者)之间的信任和可信度。
Herman Aguinis, Zhuyi Angelina Li, Maw Der Foo,The research transparency index,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809,ISSN 1048-9843,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809.
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有效领导力
我们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了领导者在不同经济激励环境下如何影响工人的生产力。在四人小组中,三名成员进行生产任务,第四名成员可能担任领导者。我们通过改变工人报酬与其产出的关系来调整经济环境,比较了收入分享、弱链接和锦标赛激励方式,同时保持工人所执行的活动和领导者的激励不变。第二个处理变量是小组是否有通过信息影响工人的积极领导者或无影响力的被动监督者。研究发现,只有在弱链接激励下,积极领导者对小组产出的平均影响较大。在所有激励环境中,积极领导者提高产出与基于领导力研究的独立领导质量评分呈正相关。领导者的沟通方式随激励环境而变化,在锦标赛激励下,工人之间的比较最为常见,而在弱链接激励中,关于小组收益的社会性信息最为普遍。
David J. Cooper, Giovanna d'Adda, Roberto A. Weber,Effective leadership across economic context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788,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88.
通过计算过程理论推动组织科学发展
组织学者通常将组织视为随工作过程展开的复杂系统。因此,直接研究工作过程需要我们的关注。然而,组织学者往往不直接研究工作过程,而是倾向于发展关于心理构念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论,这些理论间接引用了人们的情感、行为、认知和/或社会过程作为解释依据。具体来说,构念导向的理论总结了跨越行为主体、时间和情境的过程运作,因此仅对焦点现象如何直接作为过程运作的结果提供有限见解。构念理论与描述行动序列相距一步,与描述生成机制相距两步。通过“错失行动”,构念理论提供了不完整的解释性描述和不精确的干预措施。我们认为,组织科学的研究者可以通过更多地关注发展计算过程理论来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提出了一个框架,用于区分基于理论关注点(构念与过程)和模式(叙述与计算)的理论。我们用该框架对比了叙述性构念理论和计算性过程理论。接着,我们描述了发展计算过程理论的关键设计原则,并通过领导力案例说明这些原则。我们利用模拟数据,明确展示了构念思维与过程思维的区别。最后,我们讨论了计算过程理论对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总结了它对组织科学的长期益处。
Goran Kuljanin, Michael T. Braun, James A. Grand, Jeffrey D. Olenick, Georgia T. Chao, Steve W.J. Kozlowski,Advancing Organizational Science With Computational Process Theorie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Volume 35, Issue 4,2024,101797,ISSN 1048-9843,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24.1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