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esearch
多个视角,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一同探索世界的多个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柏蓝  ·  2025年,集采趋势 ·  16 小时前  
学术经纬  ·  春节期间,你可能错过的10项重磅研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esearch

心灵鸡汤:我们这个时代的病

Research  · 公众号  ·  · 2017-10-14 06:02

正文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谈论这个问题的,但是当身边的人一直告慰本人也要多读心灵鸡汤时,我不得不重新正视这个我早已经旗帜鲜明反感的事物。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因为道德败坏显而易见,而无知往往遁于无形,无知是一切丑恶的源头,所以必须再次向“心灵鸡汤”发起反击,为别人,也为自己。

现在的人都喜欢用正负能量在给人贴标签,像是回到1956年给人划分“左右”,什么是正能量?网络上有一则笑话比较贴切:“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什么是正能量?什么又是负能量呢?我对他说:比如,现在天天都在报道又抓了多少贪官!查处了多少大案要案!这就是传播正能量!假如你傻乎乎的去问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贪官污吏?这就是负能量!”

总之,“追问为什么”就是负能量。为西部儿童捐躯是正能量,追问政府教育不公平是负能量,为见义勇为者点蜡烛是正能量,追问人群漠视就是负能量,为鸡汤文感动得稀里糊涂是正能量,追问鸡汤文没有逻辑和思辨是负能量。你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自然就被划入负能量阵营里去了,然后人们就没必要在正视一个阴暗人士的道理了。这就是正负能量之别,也是这个时代板结,苍白、可悲、浅薄的代名词,是一种精神寂寞寻找便捷通道的毒药,他残害这个时代真正美好的东西,让丑陋、粗鄙、浮躁沦为时尚的前沿。

在某种意义上,心灵鸡汤的胜利不如说是已经兴起的庸众的胜利。

自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开始,这些书居然在中国大陆得以风靡,他们击中了中国人的神经,为无知和懒惰找到了另外一种开脱,心灵鸡汤所面对的人群,都在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人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比任何阶段都需要关怀和爱,这是一种症候群,源自寂寞。

寂寞,是一种病,源自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他就需要治疗,方法有二:其一,让寂寞升华为孤独,其二,找到人群,进行一种“温暖的合群”,相互取暖、慰藉,寂寞者进行廉价的社交,放弃智力,或者选择不运用智力,更有甚者为懒惰寻找出口。

苏格拉底曾经有言:德行即知识。

我是赞赏孤独者的。因为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高傲、优美,是精神上的自由,做到“如我所是”,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为了成就虚荣心而招揽目光,孤独者是一种精神上丰盈的自我流浪,真正的孤独者往往内心平静,拥有一个诗意的生活,沉浸在知识中,学会了自己和自己相处,孤独者也和人群永远在一起,如意大利的卡尔维诺所说:“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

其次就是寂寞,医治寂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心灵鸡汤。如今这个时代,个人的质量与才能、思想、知识已无关系,更多的是和影响力在一起,简单地讲就是金钱和权利。人的头衔是教导人的直接说明书,充斥在各个媒体和书刊的心灵鸡汤,代替了真正的知识和心灵,他如此浅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更不涉及你陌生的知识,你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没有任何精神的彷徨,他迎合你此刻的情绪,为你做一次又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她是这个时代最美妙的消费品。

但这是一种病,称之为鸡汤依赖症。是的,你不会发现他的存在,因为他总是那么有道理,总是直接迎合大众情绪,你瞬间就可以从负面情绪转化为阳光少女,这个世界有谁会拒绝阳光呢?

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成就,就如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正负一样。我们不对真正的成就发生兴趣,怎么去赞赏那些杰出的智慧和勇气,不肯面对自己的无知,没有任何时间和精力去接纳真正的思想,继续愿意停留在泥潭中,相互抱怨,相互麻痹。

我并不是反对鸡汤文,而是鸡汤文的风靡是消解自我批评意识,让人充当继续维护“无知理性”的卫道士,不是因为鸡汤文本身具有毒瘤,而是他回避问题,移花接木只抚摸情绪不叩问理性,鸡汤文不会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和方向,而是无知的利益。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知道,而是无知是利益和安全,是各路苍蝇、蛆虫、豺狼蜂拥而至的一块肥肉。

抵抗无知,是一个需要勇气的过程,他需要你告别之前被灌输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从刻板和偏见里出走,与自我诀别,甚至一时你会产生自我厌弃感,今天的中国与梦寐时代不可同日而已,但精明的无知和自我保护却依旧盛行,因为他们遭遇了心灵鸡汤,心灵,多么崇高的字眼,鸡汤多么有益身心健康,将这二者相加,她便是一道狭隘的柏林墙,可以挡住一切试图挑战无知的坚固堡垒,至于智力和理性,和真正诗意的生活,早已经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享受着心灵鸡汤带来的心灵按摩,沐浴着初春的阳光,人们慵懒的躺在沙滩椅上面,谁会去接受真正思维和理性的冷雨呢?

无论是成功学还是鸡汤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企图有一两个故事告诉你试图得无穷无尽的人生感悟和启发。我们因为一句话戳中了自己脆弱的神经而称赞不已,却从不去读一本架构稍微宏大一点的书籍,我们因为一两句诗句感动,却从不去追问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真实的美感,我们对名人名言感到哲理非凡,却不去拿起名人的完全的读下来。心灵鸡汤用最偷懒的方式,让我们似乎最直接的掌握了真理。就像栋房子,一个人告诉你杀人不犯法,你杀了他房子就是你的了,和另外一个人告诉你,你需要劳动几十年才能真正拥有他,你会跟谁走?鸡汤文则是屏蔽了道德和真正含义,他告诉速度讲出一个即刻满足内心愿望的东西,让你沉浸在其中。

很多身边的朋友在抚慰了朋友一场情绪之后,都得意洋洋的跑到我面前说,我适合做心理医生。我大学系统学过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核心要义是让来访者自己找到理性的解决之道,从来都不是什么情绪抚慰和心理按摩,心理咨询虽然讲谈话策略,但是最根本的要素仍然是价值中立和客观原则,心理学不是搞巫术和情感麻痹,这个方面最出名的不过精神分析了,就是让你分析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来没有单纯抚慰情绪一说。这是稍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