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病例分享|宾武刚:替格瑞洛用于“DK-Crush”技术处理前降支分叉病变治疗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12-01 23: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很好的“DK-Crush”术式教学病例。LAD-D真性分叉病变(1.1.1),D直径≥2.5 mm,病变长度>10 mm,LAD-D角度呈锐角,术者采用DK-Crush术式行双支架置入。从边支植入支架、主支球囊挤压、两次Rewire、两次Kissing,术后的效果令人满意,且术者将示意图和造影图像结合讲解,令人印象深刻,简明易懂。陈绍良教授“DK-Crush”系列临床试验在国际大会上大放异彩,这也侧面反映了该术式的优势和可操作性。对于复杂病变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是更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病史资料(男,81岁,65 kg)

就诊时间: 2016年9月。

主诉: 反复胸闷1月余,再发加重6小时。

现病史: 入院前1月余,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憋气,休息1~2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次步行100米左右即可诱发,昨日再发加重6小时,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病史30年,高血脂5年。

个人史: 吸烟史30年。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39/93 mm 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大汗,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率78次/分, 律齐, 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 【cTnT】<0.05 ng/ml,cTnⅠ <0.3 ng/ml;【CK-MB】7 U/L;【血生化】NT-proBNP<5.0 pg/ml,TC 5.18 mmol/L,LDL-C 3.34 mmol/L,Cr 68 μmol/L;【血常规】WBC 9.12×10 9 /L,N 61.2%,HGB 151.1 g/L。

入院心电图: 窦性心律,Ⅰ°AVB、Ⅱ、Ⅲ、aVF导联呈QR型,Ⅰ、aVL、V 4 ~V 6 ST段压低0.05 ~ 0.2 mV,V 1 ~V 3 导联R波递增不良。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 心脏结构、血流未见异常,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未见异常,左室舒张功能未见异常。

初步诊疗

初步诊断: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Ⅱ级;2.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 高脂血症。

危险评估: 既往有高血脂,伴高血压病,且ST-T段改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2.5 μg/min;阿司匹林100 mg qd;替格瑞洛90 mg qd;依诺肝素0.6 ml q12 h;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 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q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qn。

选用替格瑞洛理由: ACS患者,且伴高血脂、高血压病病史,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需要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冠脉造影


手术过程

手术方式: 1. 双支架;2. DK Crush。

手术路径: 右侧桡动脉。

器械选择: 【指引导管】6F EBU;【导丝】Runthrough 2根;【球囊】预扩,后扩;【支架】对角支,主支。

手术过程(一): 导丝分别至对角支、前降支;分别送入球囊;依次预扩张对角支及前降支。

手术过程(二): 对角支支架定位及释放;前降支导丝,对角支架球囊。

手术过程(三): 主支球囊扩张,使对角支球囊贴壁。

手术过程(四): 穿对角支支架网眼,扩张支架网眼。

手术过程(五): 送入主支球囊,进行第一次球囊对吻。

手术过程(六): 置入主支支架进行定位,并释放主支支架。

手术过程(七): 主支支架进行定位,并释放主支支架扩张完毕造影。

手术过程(八): 穿主支及对角支支架网眼,第二次将导丝及球囊送至对角支,进行球囊对位。

手术过程(九): 主支球囊,第二次球囊对吻。

手术结果: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 阿司匹林100 mg qd;替格瑞洛90 mg bi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 qd; 雷米普利片5 mg 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qn;曲美他嗪片20 mg tid。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 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 57%,LVDd 52 mm。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

病变及应对策略: 分叉病变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1. 对于分叉病变应根据造影结果对其主支分支受累情况、分叉角度、血管直径等特点进行分析、评估。2. 对于主支血管病变在近端超过分叉部位,分支血管与主支血管的夹角<70°的病变,可以考虑Crush术式。3. 经桡动脉双支架策略处理真性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及优势。4. DK术式的优点:保证分支血管通畅、降低分支急性闭塞、完全覆盖分支开口病变,并且最终球囊对吻成功率高,临床效果好。

需要更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 1. NSTEMI 患者,病情急,需尽快手术,血栓风险高;2. 冠脉病变复杂或手术操作复杂,血栓风险高,死亡风险高;3. 合并其他临床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血脂史,心电图高危,GRACE或TIMI评分高,肌钙蛋白阳性。

论证与分析: 2016年中国PCI指南优先推荐替格瑞洛作为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首选药物。

个人用药经验及心得回顾: 1. 替格瑞洛作为新型血小板抑制剂,有非常强效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可以在ACS患者行PCI术时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形成,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2. 在大出血方面,替格瑞洛跟氯吡格雷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还是非常安全的。3. 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产生的小出血,多为皮下出血,患者都是可以耐受的。4. 患者坚持至少一年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双抗治疗,患者心血管获益更大。

医师介绍

宾武刚,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2011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2011年~201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规陪,2014年~至今工作于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6年至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生在读,现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青年委员。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