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学术资讯 | 合作共建、形成品牌: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8-04-10 14: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2018年3月29日,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澳门科技大学A301举行。作为共建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我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我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和陆晔教授,以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章戈浩教授、谭志强教授、柳旭东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葛洪波副处长特邀列席会议。


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议题有三:沟通和总结澳门传媒研究中心2017年的工作,讨论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进一步推进,规划2019年澳门科技大学传播周的主要议题。



陆晔教授首先通报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017年的工作,我中心在教育部和学校指导下,依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支持,依照“十三五”规划,抓住重点,有序推进,以科学研究重点领域继续引领全国,整体影响力不断扩大;继续创新,构建跨校、跨学科、跨界的多元机制;国际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已搭建起四大长期稳固平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以学术和思想为咨政服务。在2017年,我中心成果显著,其中教育部重大项目结项2项,新立项目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10项。校内专职研究员共发表中文C刊论文23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外文期刊论文4篇,出版著作和论文集10部、译著2部、教材1部。主办高规格国际会议2个,单独或共同主办国内会议10个,获第六届中国软科学奖1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1门,校内外研究员有4人被评为青年长江学者。国际学术交流频繁,到访我中心的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学者33人次,我中心出访38人次。我中心各种活动见诸于主流媒体的报道超过120篇。


张志庆教授认为,澳门传媒研究中心既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澳门科大的对外宣传窗口,2017年除了在SSCI期刊论文和高质量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发表之外,还开展了澳门市民新媒介使用调查,一年一度的传播周业成为海内外传播学者和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黄旦教授认为,教育部对这一共建形式寄予很大希望,4月16日几家共建的伙伴基地要一起举行揭牌仪式,伙伴基地建设今后的目标和亮点,一是要推动复旦基地更上层楼,二是要促进澳门科大在传播学领域从人才培养到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都有较大发展,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创立澳门传媒研究中心的学术品牌。


葛洪波副处长认为,教育部对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的要求是要转向国家智库的方向,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作为伙伴基地要更突出伙伴的含义,积极参与到复旦基地的框架建设当中,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展开:独立申请完成有澳门传播特色的研究项目,互相合作实施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共同拟定议题展开具有跨校、跨境特点的项目研究,服务国家“一国两制”之下的大湾区建设战略,进行理论创新,也指导实践。


孙玮教授认为澳门在城市空间上与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思南公馆作为上海向全世界推广的城市更新典范和文化地标,是城市传播勾连城市空间实践的重要经验性场所,澳门也有多个既有历史传承也有杂糅文化基因的城市地标,可以寻找共同关注的议题一起展开研究。


学术委员会还就如何共同开展城市传播课程建设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如何将传播周和博士论坛打造为优质学术品牌、如何以专项研究提升学术影响力等议题,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和部署。



关于我们 本订阅号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官方微信帐号。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原名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重组于2000年2月,2000年12月通过严格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首批106个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本订阅号关注学界动态,推送学术信息,欢迎订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方菜单选择“查看公众号”并进入“ 查看历史消息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