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晚谈古玩
古玩艺术品征集,拍卖,鉴定,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晚谈古玩

清朝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的真实价格 如何才能卖个高价呢

晚谈古玩  · 公众号  ·  · 2019-04-13 21:49

正文

从清朝光绪中期起,我国各省地方政府开始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银币。到了光绪末年,湖北省和户部又制造了“大清银币”。当时,各省的银元局几乎是独立的,银元在重量和成色上不一致,其流通也有地方性。为此,清政府于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颁布币制条例:首先,定银元为国币,并规定以“元”为单位,每枚银元重为七钱二分,成色为90%,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其次,积极改革银两制度,停止各省自由制造,将制币权统一收归中央政府。随后,当年就试制统一的“大清银币”,面值有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共四种,其中,只有五角币流通于市。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由户部天津造币总厂正式制造“大清银币”。“大清银币”的币面为:大清银币;上为满文:宣统第三年;下为汉文:宣统三年;左右为束花一对。币的背面为蟠龙和英文ONEDOLLAR。

清光绪末期,清政府为摆治各地散布铸币而引动的币制没秩序,便着力于币制的整顿与改革。除明定铸币权一统归中央外,还周密制定了铸币的式样、单位、斤两和成色。“长须龙”银制货币即为那里面人员之一。此系列币,体制完善,制造精致美好,实属中国金钱史上之空前。辛亥革命爆发,故而瞬息间便跟着陪着其制定者被推倒而告废除。

自大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起首铸广东七钱二分至宣统三年(1911年)所铸大清银币壹圆,短短20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因为利益纠葛、两圆之争而带来的币制之乱,堪称之最。也就是在这期间,诞生了各具特色、币值不一的各类钱币,事实上这在全国范围的金融流通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直至宣统二年颁布《币值则例》,宣统三年才开铸了全国统一的大清银币,这在中国近代金融货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具有深远意义,对后世民国期间的币制产生重要影响。而设计精美的“大清宣三”也成了钱币收藏的热门品种。


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古钱币存世数目越发稀少,投资收藏价值日益升高。而方孔钱作为从秦以后便开始盛行的古钱币,直到民国时期的"民国通宝"铜币才结束,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很大程度上方孔钱便代表着中国的古钱币,那一枚枚外圆内方、铭文独特的方孔钱,透露而出的是历史厚重而古朴的气息。


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征集信息


  • 征集地点:深圳市中天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 门类: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家具、国石篆刻、古董珍玩、古籍善本、名人书札、邮票钱币、签名收藏、金银器物

  • 微信:18129903307

  • 联系人:黄总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