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创新体系、加快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为主要抓手,着力推动全省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开展“精深加工转化推进行动”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行动”,支持粮油加工和粮机制造企业申报专项扶持资金,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推动建设粮食产业强省、提高粮油科技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十四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加大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倾斜。持续推进《关于大力实施“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抓好实施意见落细落实,合肥等地陆续出台“科技兴粮”贯彻执行政策。
聚集要素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优粮优储等“科技兴粮兴储”项目建设。省级2000万元粮食产业化补助资金向粮油科技创新项目倾斜,鼓励粮油企业积极申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和省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技工大省、农业产业化资金等项目,支持粮油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各地在制定政策时均加大了对粮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及集团在年度计划中按照销售收入一定比例,列入科技研发经费。合肥市出台《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对粮食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池州市设立了1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
持续推进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省粮油类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5个、省级研发机构40个、企业研发机构160个,拥有高新技术粮油企业52家,全国首家粮食烘干院士工作站落户该省辰宇机械。
依托光明槐祥和青松食品共建的省粮油米制品、面制品研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光明槐祥申报13项发明专利,荣获安徽省制造业100强称号;青松食品申报受理的产品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20项,参与“无接触配送”服务国家标准制定。中粮科技、皖神面制品、洽洽食品等企业3项粮油科研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捷迅光电被认定为2020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于云物联和人工智能的第三代分选 技术》科技项目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美亚光电组建省级光电分选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加工光电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
大力引导扶持企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科技创新型粮油加工企业,激发粮食行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支持“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技术改造,推进粮食装备制造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专利新产品,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针对优质粮食、生产规范等方面制定国家、行业、团体等标准17项。
光明槐祥研制出能够直接采用冷水调制法生产汤圆的免烫免芡型水磨糯米粉,每吨糯米粉可增加净利润200元左右;美亚光电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制定多项国 家、行业标准,智能制造工厂新近投产;王仁和米线自主研发的米线自动化生产线获得省科技厅米线自动化生产科技成果转化认证。
助力兴粮兴储加快成果转化
推进粮油适度加工和深加工技术产品创新,组织制定食用大豆、中晚籼米、糯米、油茶籽油4项“安徽好粮油”团体标准。组织参加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展示对接安徽粮食科技成果,多个粮食科研成果纳入国家粮食科技成果项目汇编。
大力推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和谷物冷却“四合一”科学储粮新技术。广泛运用氮气、二氧化碳、低氧臭氧、惰性粉等气体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加快原粮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推广工作,积极推进“仓顶阳光工程”,实现绿色低碳储粮。持续加强“智慧皖粮”建设,将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入粮食仓储业务管理各个环节,促进仓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
原文刊登于2021年4月10日粮油市场报A02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