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竹庆本乐
竹庆本乐在中国地区唯一授权的官方公众号。他是当代最重要的学者与教育家之一,亦是实修的成就者、书法家、视觉艺术家和诗人。 他的教学幽默清新,饱含传承自其根本上师KTGR的丰沛力量和不拘形式的原创力,深受弟子的爱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竹庆本乐

找不到心

竹庆本乐  · 公众号  ·  · 2020-06-03 21: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我们以直观之道来观照自心时,便会开始见到心的真正本质,见到心的形状、颜色和样貌的究竟状况。 我们起初所抱持的想法可能是“心是实体与真实的”,但是当我们真的洞彻自己的体验时,就会发现自己错了——无论何处、无论如何,根本就没有所谓“实质的存在”。 发现这点之后,我们便置身于心和现象的空性境界,亦即实相或真如之中了。 当我们进入这个宽广敞开的虚空之境时,就体验到被称为“法性之心”的自心本性。

我们之所以找不到任何实质的存在,并非因为我们的探索不彻底或不善巧;我们找不到任何具体或可感知的事物,是因为我们所观照的“心”的本质其实就是空性的。再强调一遍,所谓“空性”,并不表示完全的不存在。究竟上,心是以“超越二元心识之执取”的方式而存在着,二元心识只是见到其相对性的投射罢了,也就是自/他、感知者/被感知物等二元分别。
虽然我们见不到心、听不到心等等,但却可以直接体验到心,这就是修行的目的所在。因此,当我们看着心却找不到心时,这个“找不到”本身,便是对心之真实本性的发现。这个找不到并非因为我们的找寻出错了,也不是心的另一个造作或投射而已,这是对胜义谛、心性实相的发现。当我们到达这一点时,就像是在黑暗中亮起一盏灯,或是一个灵光乍现的时刻一般。
实际的修行练习并不困难,因为我们时时刻刻要安住其中的,就是那概念之心,是时时与我们同在的念头和情绪;我们并不是要安住在眼前看不到的某个净土中。假如真要安住在净土中,我们怎会知道应该把心安住在哪儿呢?不过我们观照的对象既然就近在咫尺,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被称为“直观之道”的禅修法门尽管很简单,却可能是我们所能修学的法门中,最重要且最具威力的方法。这个直观之道让我们做好准备,得以了悟在法性中阴第一阶段现起的母明光。假如那时我们能认出本初清净法身的明光,我们就能获得解脱,而这趟经历死亡中阴的旅程也就结束了。


——摘自DPR《离死之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微信号:dpr_china


分享智慧让大家看见,请点个"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