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立夏了,今天我們講講夏天作息規律的調整。
我們經常說春天要養生,春天是生發的時候,要慢慢培養起這種生發之氣;到了夏天,這種生發之氣就變成熱烈的生長的狀態。所以,夏天要養長。
《黃帝內經》告訴大家,夏三月的時候,作息時間應該由冬天的晚睡晚起、春天的早睡早起,變成晚睡早起。道理很簡單,因為日出的時間早了,日落的時間晚了,晝長夜短。人的氣血也從潛伏在體內,完成了生發,宣洩到了體表,人也不會覺得太困太倦,有些興奮,健康人是與太陽同步的。所謂早起,是在天亮五六點鐘的時候起來,所謂晚睡,就是在晚上十點到十一點之間,但是睡再晚也不能超過十一點。
夏天的作息,除了晚睡早起以外,另外還要強調一個要睡午覺。大家都知道中醫強調睡子午覺。所謂睡子覺,就是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入睡,子時就是半夜11點至1點;而午覺,就是指中午11點到1點,要睡個覺。在秋冬,或者在春天,這個午覺可以不睡,因為人們還是睡得早,起得比較晚。而到夏天呢,必須要強調睡午覺,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起得早。比如說,早上六點就起來,折騰到中午的時候,再突破這個極限,人就受不了了。所以,夏天很容易出現人在午飯以後,就覺得困,想睡,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強打精神,強撐著,克服這個困勁兒。結果中午倒是沒睡,可是整個下午卻處在渾渾噩噩之中。另外,就是順其自然,小憩一會兒。究竟哪個更有益於身心健康呢?午飯後午睡,睡一小覺,對養護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