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16城入选,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来了 ·  20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杨涛已出任交通银行党委委员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合并谈判,终止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尾盘突发,万科涨停! ·  2 天前  
郁言债市  ·  TLAC债,成交活跃的新品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手机有了AR/VR,谁还玩“王者荣耀”?聊聊苹果新品的黑科技,颠覆你对手机的认知!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9-14 06:00

正文

权威资讯,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苹果发布新品了,按照“见光死”的惯例,苹果A股产业链的老兄弟们有不少“先跌为敬”了。

诚然,苹果产业链概念股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有了较大涨幅,大家普遍预期今年为苹果“大年”。而就在最近,经梳理,消费电子产业链也仍是机构扎堆调研的板块之一。

这一次,苹果iPhone 8、iPhone X等产品的确体现出某些不一样的东西,它或将长远影响消费电子以外更广的领域,经由一线企业的调研,让我们来望一望产业趋势与技术未来。

玻璃、陶瓷

与无线充电、5G密不可分

一位苹果产业链资深人士曾笑谈,看了这几年的苹果换机潮与大小年变化,技术革新、价格或许很重要,“但外貌不一样更增加刚需。”

这次苹果手机的“外貌”至少有两大变化——双面玻璃、全面屏。

正如上证报微信公众号8月18日《iPhone 8要玩“双玻”?这些玻璃公司业绩横添倍增潜力》所言,苹果9月12日发布会显示,本次iPhone 8、iPhone X等一律采用双面玻璃,且用得义无反顾。

这是自iPhone 4后,苹果再回双面玻璃。此举更多是为服务无线充电等技术,苹果表示,借助玻璃背板可轻松实现无线充电。

众所周知,金属后盖较易加工但制约传输。蓝思科技相关人士表示,随着5G对信号传输提出更高要求及无线充电技术逐步提高,玻璃、陶瓷将不可逆转地取代金属机身。

蓝思科技方面告诉记者,目前有三大品牌15款手机使用了双面玻璃,后续大部分客户的旗舰机都会采用双面玻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前对一部手机,只需供货一块玻璃,今后一部手机将供货两块玻璃。”

iPhone X外在更不一样,在双面玻璃外还首次采用了全面屏,屏幕顶端长出一个“小刘海”。实际上,近期不少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广泛采用全面屏。

小米MIX 2不久前发布,即为全面屏全陶瓷。据了解,三环集团的手机陶瓷外观件已广泛应用于小米相关手机机型。

关于无线充电,从现场演示来看,无线充电设备可同时为多台苹果终端充电,这一小巧实用又酷炫的黑科技很可能会加速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未来可能会在新能源车充电桩、物联网上得到更大空间的运用。

信维通信近日在互动易表示,无线充电相关业务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公司认为,今年开始,包括大客户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移动终端厂商的新品将会支持无线充电;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统一和应用场景的完善,公司预计会有更多的移动终端品牌逐步使用无线充电方案。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背后藏未来

人脸识别已逐步成为一项成熟技术。在监控、视频领域,人脸识别已经可以用来辨识人物身份甚至帮助破案了。

在消费电子领域,人脸识别则刚刚开始,苹果、小米加入普及人脸识别,以及人工智能进驻,或许将引发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据介绍,iPhone X的人脸ID通过手机上端的景深感知摄像机完成,其红外线发射器可以发射3万个侦测点,以3D形式记录和识别用户面部,不仅可以解锁手机,甚至可以用于Apple Pay支付和第三方应用中。

有研究说,iPhone X将采用定制的芯片来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这是一个双核的“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芯片,该芯片使人脸ID身份认证功能模块可快速识别人脸,从而解锁iPhone X或进行购物。自此,华为、苹果等巨头纷纷推出携带AI功能的移动计算平台。此前,国内的寒武纪等神经网络芯片已开始走向AI领域的前台。


人脸识别不止这一点黑科技。某著名消费电子3D玻璃供应商表示,玻璃除了更坚固耐用不容易被划伤外,还有更多黑科技,“为了配合生物识别,3D玻璃盖板上采用了窄带pass filter制作工艺,通过玻璃盖板下面的pass filter过滤掉其他多余的光线,实现准确人脸识别。”

苹果发布会后,人脸识别解锁成为调侃的众矢之的。但是,苹果说了,人脸识别比指纹识别更精准、安全。


闻泰科技总裁助理邓安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脸识别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覆盖到中高端机型;无线充电、OLED屏的应用放量或许要到明年下半年。

有业内人士重点提示,国产手机品牌正在深耕人脸识别,华为等安卓巨头的动作值得期待。

9月12日,天风研究电子团队称,千万不要只停留在“刷脸”的层面看人脸识别。背后的视频分析、视频人工智能、视频三维识别技术,将重新定义办公、社交、娱乐、教育、医疗、支付六大需求,视频互联网和视频物联网时代有望到来。

AR、VR步入临界点

苹果此次发布的AR(增强现实)功能让人眼前一亮。iPhone 8 Plus多项设计专为AR而设,苹果相关人员也在体验店演示了AR相关游戏。

邓安明表示,闻泰科技的AR眼镜方案跟手机是通用的,可迅速在手机上实现低成本的产品化和规模化。“我们正在进行一些项目的评估,这还要求具备一些3D感测、激光模块和距离传感器,等高通骁龙845芯片明年大规模出来后,硬件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天风证券相关研究报告称,AR、VR(虚拟现实)等需要同时在硬件和内容上有所突破。苹果引入AR后,将先在手机上储备足够的应用和想象空间,尽管手机上的体验无法实现AR硬件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但AR硬件推出后,由手机孵化的大量应用可以随时放量,AR大时代会加速到来。同时,该研究报告也提示,事实上,最新的VR产品比过去两年,无论硬件上还是内容上,都已经有了非线性的改进。

想象一下,假若VR技术更成熟了,当人们可以化身并进入某个虚拟现实场景,去与人见面、直接游戏对战,现在的手机版王者荣耀还会有谁玩呢?


延伸阅读


基金看好智能手机

中长期表现



记者 陈玥 编辑 长弓

每次苹果新品发布会后,相关个股大概率当日下跌,这次亦不例外。9月13日苹果十周年新品发布会进行中股价便转头下跌,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苹果产业链个股随后也上演“胜利大逃亡”。机构普遍表示,短期下跌或因产品新意缺失以及供货不及预期所致,后市震荡平稳后整个板块仍有相当确定的投资价值。

两大原因引发短期震荡

9月13日凌晨,万众瞩目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在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办,多款新品发布,全球买家欢欣鼓舞。然而两款新品刚刚推出,苹果股价即快速滑落,收盘下跌0.4%。

“寒流”继续蔓延。A股方面,13日沪深两市温和上涨,多数板块飘红,苹果产业链却放量下跌。水晶光电盘中最大跌幅达9%,歌尔股份、欧菲光最大跌幅均超过5%。截至收盘,水晶光电下跌6.68%,歌尔股份跌3.63%,欧菲光跌3.35%。

港股市场苹果相关个股波动更显著。高伟电子深跌8.3%,丘钛科技收跌近5%,通达集团和富智康集团下跌1.27%和1.18%,瑞声科技小幅上涨,涨幅为1.29%,舜宇光学大涨4.38%。

虽然苹果“逢会必跌”魔咒再一次应验,华商基金李双全仍看好板块后市,认为下跌只是短期现象。“按照历史过往情况,发布会之前,市场对苹果新品手机创新、硬件配置等预期较为充分,而软件配置不确定,价格也相对偏高,这可能是发布会后相关概念股走低的原因。而后期随着新品销售业绩的兑现,中长期板块个股将逐步平稳并好转。”

华创策略团队认为两大原因造成苹果概念股下跌。首先是前期供应链及媒体的大量“爆料”使得本次发布会主要功能创新已被市场充分“认知”,另一方面LTE版Apple Watch以及IPhone X都要到11月之后才能在国内发售,四季度新品销售或低于市场预期。在“利多出尽”及发售日期延后的双重影响下短期震荡明显。

机构看好中长期表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