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Java知音  ·  池化技术:让真实业务效率飙升的利器 ·  3 天前  
Java知音  ·  池化技术:让真实业务效率飙升的利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15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0-09 11:00

正文






圣净二门教判分科表,这张分科表分为四大科:圣净二门、圣净比较、舍圣归净、圣净与难易。


什么叫圣净二门,就是道绰大师《安乐集》判一代佛教为两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这就是圣净二门判。首先总说明圣净二门判是指什么,“圣”是圣道门,“净”是净土门。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分判”原文出自《安乐集》第三大门。《安乐集》共十二大门,上卷第三大门中说:

 

(一)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用了“一生造恶”,这叫作“举恶摄善”,就是说,既然这样的人都可以往生,那么不这样作恶的人通通都可以往生;对这样的人,门通了,那么对大家都通了。这种解释是别出手眼,特别慈悲,而且很简略,这就是祖师的智慧。


(二)《安乐集》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造恶怎么办?“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精”是精纯不杂。没有办法脱离造恶之身,在这种情况下,以造恶的身份,“系意专精”,思想专一,系念阿弥陀佛,常念阿弥陀佛。只有这样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所谓“自然消除”,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消除了。


圣道法门根本修持不来,但是他不自量,以为自己能修。净土法门这么好,他不思量,不求往生,“都无去心也”,没有想往生的意思。


净土门是救度之教


(一)圣道门是修行教、净土门是救度教


关于救度之教,有人不认可,“佛教怎么讲是救度之教呢?和基督教差不多啊。佛教就是讲修行的”。佛教是讲修行,讲修行是指圣道门、自力修行;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


至于基督教也是因信称义,也是讲拯救。我想也不要忌讳这一点。如果说基督教有救度,而佛教没有,岂不是不如人家了?佛教是救度得更彻底,更广泛,更全面。


佛法的信仰也有救度的法门,不过所依据的原理、来救度的救主,以及建立救度机制的根本原理,完全是依据佛教的佛性、缘起性空,这是不一样的。


佛教的救度,在形式上和其他的救度有类似的地方,我们既不避讳,同时也要了解佛陀的慈悲。比如《无量寿经》里讲“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拯”就是拯救。又说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这是在《无量寿经》同本异译中说的,“救世之法王”很明显是救世主。


这明显说明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


净土法门立教的本旨,净土法门存在的意义,是为不能修行圣道法门的人,按照圣道法门修行没办法达到解脱生死、成佛的人,是为这样的人开立的法门,从立教的本旨来讲就是救度的法门。


(二)《观经》下品下生


《观经》里举了一个例子,下品下生这样的人怎么修行?他不是完全靠救度吗?他是造作五逆重罪的众生,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要死了,地狱之火烧到脚板了,阎罗王都来抓他了,他有什么修行?对他讲念佛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念佛。


这时善知识就对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时如果教他怎么思维佛的形相、佛的功德,怎么忆念佛的大慈大悲,他脑子是一片糊涂,没有这个心力。


这样的人怎么教他修行?让他修五戒十善、打坐,教他“你要息虑凝心,发菩提心”,这对他通通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跟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这一个“念”是心中的忆念,一定要澄凝心智,这是他做不到的,“应称无量寿佛”,口中喊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人马上一心仰靠,就跟着善知识,“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一声接着念,这样当下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得救。这完全是救度的法门。


(三)无条件救度


第一,救度的法门,首先要觉悟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首肯弥陀能够救度我们。

第三,称名,信受弥陀的救度。


(四)认识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两点:


第一,罪恶感要深,就像《华严经》所讲的,“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我们罪恶感要深,要反观觉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念念之间不离我执,都是“我”,都是颠倒的。


每天八万四千念,每一念都在造业,每一念的业都把我们捆绑在三界六道里面出不去。这都是祖师自我反省。


第二,要有无常感。我们就没有无常观,对世间的事看得特别认真,苦恼丛生。要念死、念无常,心就寂静、清凉,就什么事都放下了。


就净土门来讲,罪恶观要深,无常感要强,想到“我这么深的罪业,今天晚上一口气不来,眼睛一闭,当下就堕落了,这怎么得了!”在这个时候他哪里会寻求什么道理,不用道理,什么能救他的命就好!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听道理,情形也不允许。他就问“什么能救我?”跟他说“南无阿弥陀佛能救度你”,他就当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