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茅台时空  ·  贵州茅台中华专职消防队获“先进集体”荣誉 ·  1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盘县保基乡:念好山字经,打好旅游牌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21 13:21

正文


  3月16日至17日,记者到我省的20个极贫乡镇之一——盘县保基乡蹲点采访,走农户、看产业、与乡镇干部话发展,深入了解这个极贫乡镇的脱贫之路。





贫困,原因在哪里?


  记者第一次到保基乡,是2014年。

  当时,虽惊艳于千年古榕树群的气势恢宏,却也被崎岖难行的盘山公路绕昏了头。

  比盘山路更“绕”的是保基的经济,多年来一直在原地“转圈圈”,眼看周围的乡镇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自己却一直停滞不前。

  “贫困的‘根子’在哪里?”面对乡党委书记李金平,记者单刀直入。

  “这个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条件的因素,更有思想意识的原因。”稍稍停顿了一下,李金平坦诚道,“后者应该是主因。”

  保基,位于盘县东北部,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

  这里群山绵延,地形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深山区、石山区,所辖的7个村均为一类贫困村。截至目前,仍有贫困户1761户,贫困人口4527人,贫困发生率29.46%。

  大山隔住了与外界的“通畅”,更封闭了人们的思想。

  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过去的保基大部分只种点玉米、洋芋,没有商品经济意识,就连外出打工的都很少。

  这个说法得到了乡干部的证实。据说,之前想在保基的街上寻摸一家“馆子”都很难,更别谈其他。

  因为贫困,有想法的人多选择“走出去”。

  保基也陷入了“恶性循环”,人才留不住,发展搞不好。





脱贫,底气有哪些?


  在保基,与贫困伴生的其实是“富饶”。

  就在记者蹲点采访的这两天,就有来自浙江的老板“守”在茶叶基地,准备购买今年的新茶。

  “我们的绿茶因为土壤、气候等因素,是茶叶圈里小有名气的生态茶叶。”当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德贵告诉记者,每年春茶时节,浙江老板“守着”是常态。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却造就了保基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5%,没有任何工业,是理想的绿色有机生产地。

  与保基一些干部的交谈中,关于“脱贫的底气靠什么?”这个问题一抛出,就引来众多说法。

  归纳起来,几乎都谈到了“生态”和“旅游”两大优势。

  在保基,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目的地,这里产出的,是完完全全的绿色有机产品,没有任何污染。

  在保基,更少为外界熟悉的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格所河峡谷、千年古榕树群、枫叶林、总兵府、刀砍山、脚踩洞……可以说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农业脱贫、旅游致富,农旅融合前景无限。”面对新机遇,保基的干部群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保基,更强有力的“底气”是来自省、市、县三级的关怀。

  省里把保基列为20个极贫乡镇之一,从政策到资金,重点倾斜,强力推动着保基脱贫攻坚的步伐。

  市里把保基作为“216”开发式扶贫试验区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政策向其倾斜、资源向其整合、要素向其聚集、力量向其集中,啃下“硬骨头”、攻克“决战点”。

  县里更是把保基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打造,县委“一把手”亲自挂帅,按照“211和两上两下”的社会帮扶模式,全面推动整乡连片开发。





产业,路径如何选?


  生态和旅游,是保基独一无二的优势资源。

  如何寻找资源的最佳“打开方式”?保基给出的答案是——在农业上,因循守“旧”;在旅游上,标新立“异”。

  保基乡不大,可使用的耕地面积更少,满打满算不过3.6万亩,要在这3.6万亩可利用土地中做好农业“文章”,就是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技巧。

  “道场”怎么做?在保基乡的干部群众里流行一句话:“走量不如走质。”

  在这区区3.6万亩可利用土地上,保基乡没有“盲目”推行所谓的规模化种植,而是瞄准了当地最具特色的“三乌一红”进行农业产业布局。

  所谓的“三乌一红”,即乌米核桃、乌洋芋、乌骨鸡和小黑稻(一种红米在当地的俗称)。四大特色农产品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市场价格可不便宜,平均都是普通产品的一倍以上价格。

  “我们做出特色,就找到了致富路子。”一位饲养乌骨鸡的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的鸡在市场价格大约是每斤12元左右,还不好卖,乌骨鸡随便都是25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农业脱贫,旅游才能真正致富。

  在保基乡的《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上,记者看到这样几行字:

  目标任务——以格所河峡谷流域的自然、文化资源为核心,以“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打造“一区两馆三园四基地”,构建以风景观光、民俗体验、户外活动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格所山地旅游度假区。

  陆家寨梯田观光及民俗体验区、山地观光探险及艺术山村休闲区、枫林观光区……六大旅游片区的规划,让保基乡的旅游资源从“深藏闺中”慢慢走近了人们的视线。

  如果说依托自然风光的旅游是标“新”的话,那么依托民族文化的旅游就是立“异”。

  当下,保基乡正在深入挖掘民族风情与总兵历史等人文历史资源,以文创手法与体验型项目带动,营造提升本地本地文化代入感与附加值,着力构建“民族风情活力乡、森林养生休闲基地、山地运动休闲大本营、异域探幽记、总兵茶马古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帮扶,“对子”怎么结?


  同奔小康,这是保基乡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

  在这场小康之约中,不得不提及一个既传统又时髦的词汇——合作社。在保基,7个村都成立了合作社,并采取“平台公司+合作社+民营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运行。

  通过合作社,保基乡的干部和群众结成了同奔小康的“对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实际运行中,合作社按照前期“保底务工经营”、中期“保底效益分红”、后期“全面让利扶贫”的“三变”方式,由盘县旅文投、云南帝贝集团和合作社共同成立农业产业公司和旅游开发公司。

  村民以现金、劳务费、土地经营权等入股村级合作社,逐步持股扶贫产业开发投资公司,待产业成熟见效益后,扶贫开发公司让利合作社,由合作社具体经营。

  同时,村支两委成立监事会,对公司及合作社监督运营,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目前,全乡共有4516户14003人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的入社率达到了100%。

  “合作社最大的好处是什么?”记者问道。

  “结对子。”李金平回答道,“一方面让群众和党委政府结成了齐发展的对子,另一方面,也让群众和群众之间结成了相互合作的对子。”

  两天的蹲点采访,记者的感受很深,脱贫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立说立行。在保基乡,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工作方式——那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因地制宜,围绕自身优势,发挥最大潜力。

  这,也许就是保基乡脱贫攻坚之路上最值得铭记的财富!





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诗宗 黄瑶

编辑:晏海艳 胡莹

设计:刘添元


您还可以关注

【多彩贵州·砥砺奋进】六盘水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

【关注】贵阳轨道交通一号线下穿南明河隧道全面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