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与北方》项目的开启,是因为离开家乡求学多年后重返故园,除了乡愁之外,同时也想记录时代巨变下的小城生活片影,展现故乡在我心中的坚硬、苦涩与诗意,把握住某种即将远去的精神与审美。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方故土,它不仅是一个地理的坐标,也是我们情感的依归和文化的根脉。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第二年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家乡也好,还是别人的家乡也好,这种弥漫着的惊人变化与其带来的审美感受,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曾几何时,我们脚下的泥土路被坚硬的沥青取代;那曾经穿梭在田野间的绿皮火车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记忆中的水井与农村客运班车,都成为了过去式;赶集与早市更是被现代化的室内超市替代;原本生活里随手的小吃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拍摄的进行,一些事物消失,一些行为不会再有;过去的一切似乎逐渐成为了梦境。每到夏天,我很多次踏入一个同样的梦里:波光粼粼的溪水中,小孩子们像过江之鲫一样泅凫,欢声笑语飘出很远…… 我想为生活保留这些曾经的可能。我知道这些影像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
自2015年起,我背起相机,至今我已走过南方与北方15个省份。终于逐渐明白,即便是神仙世界,也因为先有了人间。这些看来普遍平常的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竭心尽力经营所得。从西周的女子们"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摘时所唱的歌谣,到明朝冯梦龙“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箴言,歌咏的正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劳动人民生活的底色。人们穿衣吃饭,寻求各自的快乐,消化各自的苦难。由此我坚信,即便世界变化再大,生活的基本道理不会变。每每看到炊烟袅袅起,饭菜的香味飘过来,食物暖人心,再多的疲惫与困苦也会融化的吧。
《南方与北方》更是我的一段心灵成长史。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日常,我们只能遭遇日常;我们纪念它、记录它和呈现它,并且如我们想要的那样,去守护住它,或者遗忘掉它。这些年所拍摄下来的原野大地、远山长河,茫茫人海与生活图景,它们滋养着我,庇护着我,赋予了我勇气,去穿过眼前的迷茫虚无,去呼唤未来。对我而言,《南方与北方》既是个人珍藏的影像档案、时光宝鉴、心灵旅史;也是对当下时代巨变发展中,精神与人性的某种追寻、坚守与反思。
关于创作者
淘喜
(图虫同名),自
由摄影师,工作生活于苏州。多次在国内外丽水、宁波、成都、上海、北京、连州、西双版纳、韩国东江、日本东京等摄影节举办群展与个展。作品刊登发表The Eye of Photography、iGnant、Artpil、大众摄影、摄影之友等国内外杂志媒体。长期项目曾入选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荣获首届日本半山摄影奖;两次入选中文联中外青年摄影联展,全球青年影像top100等培养计划。亦被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浙江泥美术馆、美国光圈基金会、连州摄影博物馆等国内外机构与私人收藏。
OpenSeeGallery长期接受摄影创作者的投稿,期待看到更多动人作品和新鲜面孔。
邮箱投稿
格式如下:
-
-
邮件标题
:OpenSeeGallery+作者名+作品名
-
-
邮件附件
:
作品文件(标明图片顺序且单图大小
≤
10m)、作品介绍、创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