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一场打斗刷了屏,也引起朋友圈很多人分裂:到底太极拳乃至中国功夫是不是骗局?
我的观点很直接:中国功夫已经赢了啊!占领好莱坞,风靡全世界。不信你看这几年的影片,凡带打斗,必有中国功夫身影。例如近期大热《速度与激情8》,巨石强森仍然美式传统打法(没办法,他职业摔角冠军出身,不能背叛血统~);但杰森斯坦森的身法,必须是袁八爷的徒子徒孙给设计的呀。
那如果问我中国传统功夫在真实搏击领域呢?我的看法也很直接:实战就算了,会被MMA为代表的现代格斗,虐成渣的——我不是针对太极拳,我是说在座的、所有中国传统功夫,都会被虐成渣。
当然,我肯定不懂格斗,我经典腰间盘突出患者,哪懂那个呢?可我略懂一点逻辑,所以咱们论论。
毫无疑问,所有中国传统功夫在刚发明的时候,“话说当年”,都是具备实战能力的,而且能存活到今天的,估计还都消灭了不少同时期、同地域的更弱功夫。问题是,看你和谁比——毕竟,中国传统功夫最近几十年没有过任何演进(至少是没经过对战检验的进化),而MMA则是世界范围内,一直在真实地靠“打天梯”比赛,这么多年没停止过迭代与改进。
为什么我会赌即使是二流的MMA选手,也能轻易虐杀一流的少林、武当、太极掌门人?请容我复制一段之前文章中的案例:
--------我是分割线-------
北洋政府段祺瑞时期,日本28岁的四段围棋手“高部道平”来中国旅游,顺手横扫了半个中国北方的围棋界。段祺瑞一生不喜吃喝嫖赌,就好下个围棋,这叫一个不服,好容易找出全中国最顶尖棋手,在南京展开车轮大战。结果,通通被高部道平打到让两子——拜托,这是专业选手灭业余选手的虐法。
而高部道平告诉段祺瑞,那啥,我仅仅是个四段哈,在俺们老家日本,只有五段以上才算高手。至于九段高手,是我这辈子不敢奢望的境界。
整个中国围棋界当时像被抽掉了脊梁的老狗,全都颓得快疯了。知耻近乎勇,有啥借口呢?围棋规则在那里摆着,绝对客观,绝对公平,你下不过就是下不过。也正因为输得太特么惨了,所以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开始探究并学习日本人的搞法,比如废除“座子”这种古老牵绊,比如段位升级评定,比如各种正式赛制……然后,还送小朋友去日本留学,学习职业化。
最终,送出一个奇迹—— 一个叫吴清源的孩子。这孩子,在全套日本职业围棋体系下成长,成长为一代围棋之神。在他最辉煌的岁月里,17年里下了10次十番棋,把所有日本顶尖高手打降了级!被称为“昭和棋圣”。如果把围棋写成武侠小说,唯一的一个“独孤求败”,没有悬念,只能是他。
--------我也是分割线-------
你看,当年的高部道平就是标准的日本二流,却轻易横扫中国全部顶尖。为毛?因为“开放打败封闭”呗。
找钢网的CEO有个绝妙比喻,大家当年打过魔兽吧?或者英雄联盟、DOTA什么的?是不是每一个网吧,都有一个“王者”,横扫该局域网内一切对手?而且“流派”也多的很!什么速推流、猥琐流、硬刚流、自闭症流……都自成一派,理论充分,战绩卓著。
但是呢,这位“王者”只要一上“战网”,那种全世界连在一起的PK大网,立即被虐成渣渣,信心崩溃;战网内“打天梯”打到头部的高手,就会被邀请进入VIP室,需要密码才能进小屋,和极品对手PK……往往又变成渣;但所有这些,再顶尖的业余玩家,在那些职业选手面前,统统全是餐前甜点,提鞋都不配。
少林、武当、太极等等门派,当然有实战能力,但都是“局域网实力”。少林局域网、太极局域网内成“王者”又怎样呢?没有任何记载,这二百年来,中国各个传统门派,曾连成一个大型“战网”,实行过打天梯竞争……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天下掌门人大会”,你不会当成史实吧?
“局域网冠军”和“互联网冠军”之间,实力不是相差半点一点,而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南京市大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和NBA总冠军之间,你觉得有可比性吗?
说到这里,和我们做商业就相通了,三个要素叠加,决定实力真假:“充分竞争+全球化+协作体系”,上面说的“打天梯”制度,本质上就是充分竞争,小池子里养不出大鱼,局域网内也养不出大国手。网最大能多大呢?今天来说就是全球化喽~还一个,协作体系导致全方位进步。
举例来说,今天一个MMA格斗高手,是多个领域顶级科学家辅助下的产物。首先是饮食,您一个每天吃草的少林和尚,肌肉素质怎么和每天牛肉、鸡胸、蛋白粉的比啊?然后配合竞技体育研究了几十年的教练体系,“刻意练习、微小改进、及时反馈”,高速摄像机+计算机分析,把每一个动作切片后调整,一切用数字说话,只有这个系统下的一万小时,才真正有效,将体能逼近极限。更关键的是,“海纳百川”,任何有效的技巧,会被迅速吸收、消化、融进自己的格斗系统。例如最近这些年现代格斗领域被吸收最多的就是巴西柔术,巴西柔术把一个“锁”字研究明白了,一旦要害被锁,基本上3到5秒失去意识……你也知道,巴西柔术源自日本柔道,而日本柔道当然和中国功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乡下爷爷被三十二分之一血统的外孙子打败,可这外孙子比王语嫣懂得还多、比段誉还能吸收各家各派内力,所以输也不冤枉。
顺便说一下各个功夫门派千姿百态招数的由来。你去观察小学生运动会跳高,那真是花样百出啊!狗扑、鱼跃、蛤蟆蹦什么姿势都能跳出来……事实上在“小学运动会局域网”内得冠军的很可能是蛤蟆蹦。(另外一所小学的冠军则是靠狗撒尿式),局域网内由于竞争不充分,稍微有点天赋的人,就可以开宗立派,自由发挥,比如说自己跳得高是因为看见蛇鹤相争,开悟哒!引申出一套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然后王者荣耀,模式固化、传承下去;可是你去看奥运会呢,所有入围选手只有一个姿势,背跃式。毕竟,在人体工程学大背景下,只有背跃式弹跳效率第一,经过充分竞争,多次反复验证,枯燥、却赢的没有悬念;只可惜,在真实的物理世界,美妙的青翼蝠王之绝学和凌波微步神功,没有存在的空间。
综上,
局域网化VS互联网化
业余高手VS职业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