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开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18 小时前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18 小时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火星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多样性 ·  22 小时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火星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多样性 ·  22 小时前  
江西市场监管  ·  事关特种设备,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先行!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开复

创新工场汪华:OMO时代,下一个巨头会是谁?

李开复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11-06 21:53

正文

很多创业者会私下里问我,开复老师,互联网下半场怎么玩?现在流量太贵了,好流量从哪里找?帮我介绍几个运营大牛吧,帮我搞定流量的事。


对这几个问题,创新工场一直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下半场?早着呢。流量太贵?那是因为你只看到古老路径。想靠招人解决难题?求人不如求己,作为CEO,你自己要先看清局面。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场(厂)创始管理合伙人汪华的分享:OMO时代,谁是下一个领跑者?




很多人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消失,留给创业者的机会不多了。


但在我看来, 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还远没到来,我们仍在上半场的开端 。中国正处在一个 巨大浪潮的起始点上 ,发生着前所未有的 经济结构重构 消费扩张 。在即将到来的这个大时代里,会有一批新的伟大公司崛起。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我们在猜测谁是那个英雄的时候,请先看懂局势。如果非要我猜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巨头公司,我会说,那一定是 OMO公司

OMO时代正在降临

中国互联网的成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是纯线上时代,是四大门户的时代, 互联网行业相对窄小,占中国GDP的百分点只有 个位数

接下来,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成熟,逐渐扩展到 电子商务 ,出现了“鼠标加水泥”,互联网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渗透率慢慢达到 10%左右

再往后是 O2O 从线上到线下 ,互联网商品和服务交易延伸到更多的场景,导致互联网对实体经济渗透率 超过20%

但20%依然不是终点,再往下还有更进一步。

我们投资摩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辆自行车扔在外面,不用做任何事,大量的用户就来了。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但线下流量仍然有巨大的价值洼地。 线上赋能线下的新场景机会涌现,这就是OMO的雏形。



OMO即Online-Merge-Offline,是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OMO的出现?我认为,本质上是几种核心能力的获得,包括:

1、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时随地有数据连接,赋予了我们 无处不在的连接能力

2、 移动支付渗透率提高。 移动支付和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有场景限制,很难想象用信用卡刷摩拜单车,而且信用卡也不能把数据反馈回来。

3、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感知、大数据,能够实时 把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行为数据化 ,从而做到进一步利用、挖掘。

4、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让 物流供应链流程自动化 的能力。

打个比方,原来的世界分为数据世界和真实世界,两个世界通过很细的管道互相转换,但在OMO时代,因为有了上述 四种能力的结合 ,整个世界都可以被实时数据化, 数据世界赋能实体世界 ,二者完全重合,不再分割为两个场景。


OMO时代的五个商业新特征

OMO时代,商业将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线上线下的流量将双向交织。


O2O模式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OMO模式下,是 线上与线下将双向交织,互相导流。

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概念商超,是典型的流量双向交织流动的商业模型。 用户在线下购物,使用电子支付,行为被线上收集。 从线下获得体验后,可继续 使用网站、APP购买商品,送货到家 。用户在线下变成会员后,商家能在线上做 推荐、引导 ,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 二次传播和增值 ,从而模糊了线上流量与线下流量的边界,形成完整的 流量循环体系


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OMO模式,只能算是具备了OMO的雏形,是0.6版OMO。

第二点,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体验相互交织。

以零售为例。利用 传感器、电子屏等交互设备 ,线下店可以调用线上线下数据,包括用户以前的购买习惯、购物历史、线上库存、销售状况等,给用户精准推荐或动态折扣,还能让用户快速知道,哪个是最热门的商品,哪个是朋友购买的商品,或者哪个是跟你类似的人买的多的商品。购买商品之后,还可以快速地分享给朋友。

利用交互设备,线下店可以减少SKU和库存数量 ,更多的SKU只在交互设备上展示。虽然店里有库存的SKU只有2000个,但可以放1万个甚至100万个展示性SKU。 这种便利,线下店原来是不具备的。

举个教育的例子。学生可以去线下的双师课堂,与同学一起,向本地及远程的辅导老师请教,也可以选择线上虚拟课堂,使用在线课堂的方式学习,或者使用自适应系统,随时随地学习。 不同方式的学习进度是统一的,不存在线上和线下割裂的状况, 完全被统一在一致的体验下,本地老师、远程老师、自适应系统都可以掌握你的学习进度,并给予针对性辅导。

第三点,催生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业形态。

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业形态,与京东、淘宝一类的中心化、货架式电商形态有明显不同。货架式电商以搜索为核心,从用户到电商,是单向的交易。而社交化、去中心化商业形态则是 用户到用户的、场景到场景的传播和交易 。消费者在场景中产生购买需求,并通过社交、推荐的方式完成交易。

第四点,商家将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


电商、实体店的 供应链、仓储、数据 将打通,形成线上线下 一体化管理 ,而不是分离成两个部门,一个中心仓可以同时为电商和实体店服务,线上线下滞销库存可以 互相转化

对用户的服务也将变成无差别的、从头到尾的服务。与用户的交互,不局限于线下店面,或电商体系内,而是 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第五点,上述四点都是增强已有场景的服务能力,除此之外,OMO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场景。


就像摩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1-3公里出行场景一样,OMO模式会延伸出全新的服务,创造出现在还没有出现的新物种,诞生出很多 multibillion-dollar级别 的公司。

中国是唯一迎来OMO时代的国家

需要强调的是, 中国是第一个,可能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一个能够把线上线下打通的国家。

起关键作用的是 移动支付的普及 。移动支付是打通线上线下的关键一环,它让线下消费行为能够被数字化收集和分析,线下商家能够感知到用户是谁,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管理、引导、利用和挖掘。

中国是移动支付最早普及和最大规模的国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