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过去两年的全球环境,新基建显然是一个全面去IOE的好时机。
回想2008年,阿里率先提出“去IOE”,迈出了靠自己腿走路的第一步;2014年,IBM小型机、Oracle被清除出阿里核心系统,到了2014年,“去IOE”终于被媒体渲染成国家战略。
在以前,“去IOE”或许只是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但现在,这项战略有种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冲疫情的新基建,就是夯实信息基础设施的可趁东风。
就像阿里云总裁行巅(张建锋)今天在媒体采访里说的那样: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点在“新”,云计算是一个开放、公共的基础设施,可以避免社会计算资源的浪费。
这些年,互联网的起飞离不开“云”这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向来不会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缩手缩脚,只要调整对方向,我们的下一波经济回暖,就可以不用再走“四万亿”的老路子。
毕竟我们现在需要的不再是起飞的房价,而是起飞的科技、起飞的效率、起飞的新经济。
回想2008年,阿里率先提出“去IOE”,迈出了靠自己腿走路的第一步;2014年,IBM小型机、Oracle被清除出阿里核心系统,到了2014年,“去IOE”终于被媒体渲染成国家战略。
在以前,“去IOE”或许只是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但现在,这项战略有种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冲疫情的新基建,就是夯实信息基础设施的可趁东风。
就像阿里云总裁行巅(张建锋)今天在媒体采访里说的那样: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点在“新”,云计算是一个开放、公共的基础设施,可以避免社会计算资源的浪费。
这些年,互联网的起飞离不开“云”这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向来不会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缩手缩脚,只要调整对方向,我们的下一波经济回暖,就可以不用再走“四万亿”的老路子。
毕竟我们现在需要的不再是起飞的房价,而是起飞的科技、起飞的效率、起飞的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