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如果有一个人,真心对你好 ·  昨天  
人民日报  ·  7秒!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再次刷新纪录!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祝福!他们终于要办婚礼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年轻人真的懂《西游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8 19:10

正文

12月5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熟悉的旋律在人民大会堂震撼回响。



《西游记》主题音乐会在众多网友的支持下完美开场,圆满落幕。74岁的西游记作曲者许镜清,完成了他魂牵梦绕30年的音乐会,2016年他说想用一场音乐会向86版《西游记》致敬。师徒四人再聚首,这场音乐会圆了很多人的童年梦,也勾起了一代人记忆的情怀。




社会发展到今天,可能很多人知道《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真的熟读了四大名著,真的懂四大名著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明吗?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的文学遗产。“中国四大小说名著”,指明代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清代的《红楼梦》四部小说

 

 

四大名著“穿新衣”

 

四大名著人人皆知,连环画、小说、影视剧再到后来各式题材的电脑游戏,每一代人的成长都会与这四本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影视剧



 

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是央视第一轮的四大名著电视剧系列,至今仍在央视各个频道每年都播放,并且还保持着稳定的收视人群。

 

漫画




 “四大名著”系列漫画作品,从2002年开始,历时8年完成,继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最佳漫画作品奖、第33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漫画节评委会特别奖、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动漫作品类漫画奖后,今年6月,“四大名著”系列漫画作品入选第四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作品奖。

 

网游



 

以四大名著作为题材背景的网游近年来层出不穷,“老牌研发+经典题材”擦出闪耀的火花。四大名著早已成为国产游戏的第一“题材”。端游也好,页游、手游也罢,这些网游时刻证明着国人对古典名著题材的偏爱。

 

虽然年轻一代通过影视剧、网络等渠道接触、了解了形式各异的“四大名著”,但他们真的“读”懂名著了吗?

 

当代青年人还会读名著吗?

 

一项针对大学生阅读的调查显示,人文类书籍并不是大学生的热门选择,选择看《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名著以及《美的历程》等人文书籍的同学仅占总量的10%左右。


不少年轻人表示青睐网络小说是因为读起来很简单,而名著读起来却有点难。他们不会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读过四大名著而惭愧;却会因为自己拿着“苹果”公司的最新产品而骄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副主任李芳认为,与现代小说相比,名著读起来有很大的距离感。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青年更愿意接受简单明了的文学作品。


“读网络小说,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直接跳过去,并不会影响了解整个故事。而且故事情节曲折明快,很好看。但是四大名著比如《红楼梦》,里面人物太多,人物关系复杂,完全弄不明白关系;《红楼梦》中的诗词太多,妨碍了对故事的理解;”一位大三的同学说,网络文学长短适中,有吸引力,容易读懂。




但是也有一些热衷于通读四大名著年轻人。

大二学生刘宇表示,身边朋友在聊起四大名著的时候,更多讨论电视剧里的情节,很少提到书里章节的故事,但她认为,剧再好也无法像书里的描述的那么细致,人物内心活动那么丰富。


当代年轻人“错”了吗?

 

“年轻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即16~34岁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他们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成长。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却鲜受传中国统文化精华的浸染。


 

有专家分析认为当代青年人是在“富有”与“贫瘠”之间游走的一代人。


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当代青年人是跟随者互联网飞速发展起来的的一代人,他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他们需要的一切信息资源,第十九次互联网报告显示,24岁以下年轻人已经占据网民总数的50%以上,青年人可以凭借科技手段让视角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之所以“贫瘠”,是因为尽管信息的高度发达可以帮助青年一代“无所不晓”,但却也因为他们与世界融合得太紧,而淡化了自己身上的“中国”色彩,尤其表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与疏离。

 

文化焦虑弥漫中国社会

 

年轻人认为名著“难读”,实际上也折射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与疏离。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益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简单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传统文化丢失了,就得重新捡拾。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复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学热等成了近年来国人耳熟能详的热点话题,其实反映的是国人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中国软实力上的焦虑和迷茫。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曾喟叹,“30年的快速国际化,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我们变成了无根的浮萍,漂浮在飘满油花的水面上,发现自己停不住了,不知道要漂到哪里去。”

 

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年轻群体

 

“每一个时代阶段的转型,传统的价值观都会受到冲击与洗礼。”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蔡志强教授说,“社会出现的道德分化和种种不公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年轻一代,说他们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人们说这些年轻人怎么变了,怎么把中国的东西给糟蹋了,其实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青年群体。”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有言:“每一代人都被他的上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人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国学大师任继愈告诫年轻人: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年轻人应多了解祖国的历史,这样才能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优秀,真理本身是多么朴素可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年轻人中的渗透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当下的年轻一代,在背负“时代的烙印”的同时,能否刻上“传统文化的图腾”,或许,一切犹可期待。

 

 

编辑:武司宇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杂志、武汉晚报、和讯、现代教育报、知乎、唐颂智慧学堂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昨天
人民日报  ·  7秒!
3 天前
央视新闻  ·  再次刷新纪录!
4 天前
人民日报  ·  祝福!他们终于要办婚礼了
5 天前
圈外孙圈圈  ·  请把这支笔卖给我
8 年前
反做空研究中心  ·  从风险投资角度 婚姻要用哪种估值法?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