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在告诉孩子:
第一,出来玩肯定会遇到问题,不要太放在心上。
第二,遇到问题你先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寻求大人帮助。
第三,看起来的危险分子,自己要长点心,离得远点。
你问我看见孩子被人家欺负不生气吗?
生气啊怎么可能不生气!我气得要死!
但是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一般这些孩子的家长,护犊子的心非常强烈。
我孩子都被推倒了,也没人出来道歉,这个时候我找他们理论,能理论出什么?
我的目的是我自己的孩子身心没有受到伤害,而不是为了教训别人。人家家长自己都不管,我来替他们管孩子吗?
就像男童被踩事件,踩人女童的妈妈看上去一直在道歉:“我说她了呀!我一直在说她!”
是,你是说了,但有什么用吗?你并没有阻止她呀!
她又说:“对不起我跟你说对不起了!你不能这样!”
你这是道歉吗?你这是敷衍!
说实在的,遇到熊孩子,大家其实更在意的是家长的态度,孩子不懂事大家都知道,作为家长如果能在第一时间诚恳地道歉,冲突就能避免。
什么是诚恳的道歉?
你的孩子一有打人的行为,你就应该马上冲过去向对方表示歉意,并且有效地制止住自家孩子,不要再发生类似行为。这种态度一般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现在别人都忍无可忍抓住你家孩子了,你才说些为了息事宁人的敷衍话,人家能听得进去吗?
踩人女童被妈妈抓着给弟弟道歉的时候,因为害怕还狠狠推了旁边另外一个比她还大一些的小女孩。
我觉得这个女童妈妈如果能静下心来理性分析一下的话,真的应该好好抓住这次教育的机会。
你知道自家孩子属于会主动攻击的类型,这次是被人抓住一通吼,下次呢?
也有妈妈非常委屈,我们家里也管呀,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是特别喜欢去惹别人,恨死了!
我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总结一下也是四个字:从小引导
你以为我家孩子从来没打过人吗?怎么可能?
一两岁的孩子,刚有和人交往的意识的时候经常会有“打、推、抠、掐”等肢体动作来表达想和人交往的意愿。
他们暂时还没有学会更好的方法和人打交道,这就是他们打招呼的方式。
但是很可惜,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往往哈哈大笑:“哟,这孩子长大了,知道打人了!”然后,一笑了之了。
更有甚者,觉得好玩,逗孩子:“爸爸臭!你打一下爸爸!”
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失了最好的教育时机。
又有人说,我教育了呀!我狠狠教育了!
我对他说:“啊?你怎么可以打妈妈呢!很疼的!不信妈妈打你一下试试!”说完还真的重重打了一下。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让你知道疼,下次就不会打人了。但是他们用的这个方法还有个名字,叫以暴制暴。
光听这个名字,效果会怎样不用我说你也能想象吧?
我家宝宝第一次有“打”这个动作的时候是在家里,那时候大概一岁左右。他拿一个玩具榔头,对着我的脸就是一记。
我的第一反应是假装很疼,都快疼哭了的样子,捂着被他敲过的地方说:“哎呀妈妈好疼啊,呜呜呜呜,这个地方被你打疼了!妈妈哭了!”
宝宝第一反应是懵了,首先他不知道什么叫“打”,更不知道什么叫“打疼了”。
但是,他知道“妈妈哭了”,他也知道“哭”是难过、不好受的表情。
然后我引导他,我说:“妈妈脸上被你用小榔头敲了一下,妈妈都哭了,你要和妈妈说对不起。”
口齿清楚地把“对不起”三个字教会孩子。
接着我说:“你看妈妈脸上这个地方特别疼,你要帮妈妈揉一揉才会好!”
然后把他的小手抓过来,教他什么样是揉一揉。
他揉完之后我会说:“妈妈现在觉得好多了!谢谢你!”顺带要给孩子一个微笑的、欣慰的表情。
就这样,我用语言和“哭”“笑”两种表情引导孩子:“打”,妈妈会难过,表情不好看;“揉”,妈妈会开心,表情是微笑。
这件事不是做一次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刚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这样去引导,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给你积极的反馈。
比如宁哥现在,即使偶尔不小心弄疼了我,他也会很紧张的问:“妈妈你这儿疼不疼?我帮你揉揉!”
我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的天性确实会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没有好坏之分。
家长要时时刻刻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你今天所给予孩子的正面引导、积极反馈,将来都会给你最美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