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叔东山再起
此人的文章在高潮的边缘疯狂摩擦,稍不注意就擦枪走火,让人欲罢不能,连连安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七叔东山再起

国内的一些骚操作,让人不得不服

七叔东山再起  · 公众号  ·  · 2025-03-29 20: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图片
国内的一些骚操作,真的让人很服气,深圳这边水费又要涨价了。
面对这种新闻,我实在无力吐槽。
天天在那边喊着要促进消费,给你消费券,各种补贴,让你加各种杠杆,拼命想让你去消费。
当然,我很支持这样的做法,毕竟没有消费,生产越多灾难越大。
国家可以带动大家消费我是举一百只手赞同。
尽管有这么大的优惠政策,消费依然萎靡不振,2月份的CPI甚至破天荒的-0.7%。
从存款余额上看,居民还是有足够的存款的,但是他们情愿存1.5%年化的定存,也不愿意去消费。
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根据招行的二八法则,2%的人拥有整个招行80%的资产,所以绝大部分人实际上都没钱,钱只是聚集在那2%的顶层食利阶层里面;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人对于未来没有保障的恐惧,这种恐惧从生下来就开始延续,直到你退休。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活在这样的恐惧中。
老了生病怎么办,没钱看病怎么办,不生娃没人照顾怎么办等等等等。
似乎人活着的轨迹就是为了今后老了怎么办来发展的。
偏偏国内的社保体系又不足以让国人打消这个根深蒂固的执念,于是大家都在存钱防老,特别是现在经济下行,这样的理念更是巩固。
所以想要消费起来,就必须改变中国人这样的生存观念,要改变这样的观念就必须做好社会保障,要做好社会保障就必须降低人们生存的必要开支。
但是我发现它们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最底层的利益链,只是为了刺激消费而刺激消费。
这边在发钱刺激消费搞各种补贴,那边在涨水电煤停车费国道收费,显得格外黑色幽默。
消费这个东西,它时候有限额的,无论你是多牛逼的领导人还是多有钱的富豪,一天总不可能吃8顿饭,晚上睡觉也不会睡5张床。
一个月收入15000的人和一个月收入5000的人相比,表面上看15000的生活比5000的要好3倍,实际上大家的基本开销可能都差不多,都是5000块。
那么15000的人可以剩下10000来消费,但5000的人除了生活开销,他根本没有结余。
所以实际操作中,15000的人要比5000的人生活好+∞倍。
为啥老百姓不愿意消费?
因为生活基本开销就几乎消耗掉自己的全部收入,偶尔有一部分结余,还消费个屁。
你想让老百姓消费,最简单的办法是降低他们的基本开销,有多余的钱了自然会去消费。
工资5000块的人,给他基本开销降到4000,多出来1000就算存掉一部分,但总会有额外开销吧?
如果14亿人口都有额外开销,那么消费和经济不就起来了么。
与其把钱直接补贴到所谓的消费上去,不如直接补贴给民生工程,水电煤不是涨价,而是降价,这才是解决消费最一劳永逸的办法。
当然,一些人并不是这么想,即使生存成本下降了,你也没办法保证老百姓会不会把钱都存起来,所以不如涨价,把钱收到手再说。
未来的事情让未来更有智慧的人去解决。
很好,无论房地产,还是光伏,还是电车,本质上都是一个逻辑,只赚眼前的钱,死后我管它洪水滔天。
最终造就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当然,咱这边的人忍耐能力说第二,没有什么国家的人敢说第一,无论你怎么提高基本生活成本,咱最多抱怨几句,日子还是一样过。
但是钱就那么点,既然基本成本提高了,只能从别的地方挪。
比如我刚刚看 到蒙牛的2024年财报, 公司全年收入达886.75亿元,相较上一年同比减少了10.09%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更是大幅缩水,仅为1.05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97.83%,每股盈利降至0.027元,距亏损仅一步之遥。
牛奶这东西你说是不是必需品?好像也不算,既然水电煤涨了,牛奶少喝一瓶似乎也说得过去。
只不过牛奶企业就遭殃了,后面会不会关联到降薪裁员,然后导致员工的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这就不好说了。
于是消费的矛盾总结到最后,就成了管理理念和生存理念的矛盾。
两位互相掰手腕,看谁能硬到最后。
但终究有一个人要让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

图片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