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清亮的吆喝声,热热闹闹的讨价还价声,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瓜果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海鲜,闻得见的炒瓜子香气和看得见的热气,让菜市场成为一个城市里最接地气,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尤其逢年过节更为浓厚。
亲民的价格,方便的交流,互动的砍价……据统计,在老北京里有60%以上的市民选择去菜市场囤积蔬菜、水果、水产、鲜肉等自吃自用的年货。
可见,菜市场成了市民们囤年货的首选场所。
为什么要去菜市场备年货?
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有答案。
超市越来越多,菜市场却不断传出被改造的消息,菜市场被改造带来的还有周围居民的反对声音,“宫门口市场品种又全又热闹,后边儿的大茶叶市场干净、规范,连市长都来拜访过,说拆就都拆了!
”曾经的宫门口菜市场被拆除时,附近白塔寺社区的不少街坊们满是埋怨。
“巴掌大的地方堆满了货,你不管要什么,她都能像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掏出来给你。
”街坊们这样评价曾经家门口的菜市场,相信这也是去过菜市场买菜的每一位顾客的共鸣。
反观遍地的零售新业态,当它们以连锁商业面世时,注定会丧失部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近日,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的三源里、静安、新民以及方圆六合四家菜市场,分别调查蔬菜、水产、鲜肉、干果、水果五种常见品类,汇总如下。
网红的三源里菜市场、更新后的静安市场、朴实的新民菜市场,还有最还原菜市场“货比三家”特色的方圆六合菜市场,这随意选取走访的四家菜市场已经让记者感受到了万种风情。
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把菜市场独特的魅力传达给你,如果你想去菜市场自己感受,那么小编在这里建议你手机搜索任何一家菜市场,到那之后你会发现是值得的。
话不多说,下面直接带大家感受菜市场里不一样的年味儿,有图有文字的哦~
三源里菜市场 —— 网红
三源里菜市场位坐标:
北京市朝阳区顺源里。
这是一家网红菜市场,走进三源里菜市场,廊道一眼看不到头,廊道两边摆满了售卖蔬果鱼肉的摊位,在这里完美的诠释了“你想要的它都有”,甚至有人说过如果在三源里菜市场都没有买到的东西,那在全北京都找不到了。
这里的商贩往往是营采一体,因为长期专注于特定商品和客群,养成的高专业度,以及摊主所独具的主动灵活性,如“百宝箱”般的齐全度也是超市不可抄袭的竞争力。
无论菜市场翻修几次,变了多少个样子,菜市场每天依旧有新鲜的蔬果鱼肉,100来家商户几乎没有过变动,顾客来买菜,还能见到不少老朋友。
三源里菜市场和其他菜市场的不同在于,这里能批发也能零售,定价方法自然与寻常菜市场也有些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询问了菜市场内所有水果摊位的几个同品种水果价格后发现,每个摊位价格差距不大,几乎能做到同等价位,但是整体价格要高于其他菜市场。
也许,购买本来就不只关乎价钱。
菜市场内实拍:
静安市场 —— 迭代
静安市场坐标:
朝阳区左家庄东里。
在这个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零售世界,北京各种菜市场的关停拆迁动作引起了漫天尘埃,静安市场也于2019年4月1日开始闭店改造。
不同于关店拆迁,静安市场的闭店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面向大众。
重新开业后的静安市场从正门进入的依次动线为特价蔬菜—新鲜蔬菜—精品蔬菜—肉品—海鲜区—精品水果—休闲食品—干果—熟食拌菜—主食厨房。
生鲜区域经营风格完全改造成了时下主流的生鲜超市模式,每种单品只有一个摊位售卖,环境整洁明亮的程度早已超过传统意义的菜市场,价格却依旧是亲民的风格。
在其他菜市场最低45元/斤的牛腩这里只卖38.8元/斤,五花肉更是几家菜市场中价格最低。
除了肉类,其他水果、干果、水产、蔬菜价格也不高。
菜市场内实拍:
▲
静安市场整齐的菜品排列、打包好的蔬菜半成品重新定义了传统菜市场。
新民菜市场 —— 岁月静好
新民菜市场坐标:
东城区安定门西滨河路与鼓楼外大街交叉口西一百米。
提到“新民菜市场”,旧鼓楼外大街的街坊四邻可亲切了,因为它的名字就是大家给起的。
进入新民菜市场,首先路过一排卖衣服和针织品的隔间,往里走慢慢开始看到售卖鲜肉和水产的档口,再往里是卖蔬菜和水果的档口,格局略显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让人感觉如此简单舒服。
“买点草莓吗?
能讲价的!
”卖水果的摊主对一位询问价格的女士一边大声地说着,一边还帮另一位顾客装着砂糖橘。
市场相对于三源里菜市场和静安市场显得更传统,别看这里有些老旧,客流量倒是不少。
龙商网&超市周刊的记者询问几个价格后发现这里的价格并不低,为什么顾客依旧选择来这里买菜,因为在这里面对的是能说会笑的人而不是超市冰冷的货架。
“去超市是购物,逛菜市场才是生活。
”这句话放在这里十分合适。
菜市场内实拍:
北京方圆六合菜市场 —— 货比n家
北京方圆六合菜市场坐标:
石景山区七星东街与六合园交叉口东北50米。
走过几个菜市场后,北京方圆六合菜市场的年味儿似乎更浓,市场内大红灯笼高挂,各色对联窗花目不暇及。
初进菜市场两边摆满了水果,抬头就能看到火红的对联和灯笼,转弯再往里走很容易被中间的主食厨房吸引,然后才是大面积的菜市场部分,市场内的水果、熟食、调料、主食厨房、日百杂货、鲜肉、蔬菜、干果样样不少,尤其蔬菜摊位显眼且居中。
蔬菜摊位几乎占了菜市场的一半面积,有好几家卖蔬菜的摊主,却看不到竞争关系,当记者问一位摊主大葱的价格时,摊主毫不犹豫地说自己这里卖完了,大手一指“他家有”。
你看,这种氛围是无时无刻都围绕在菜市场里面的。
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考校着顾客的鉴别力,较量着彼此的谈判水平,不管成交与否,从不伤和气,货比n家之后的回头客,照样享受满脸堆笑的VIP待遇,这是只有在菜市场才能体验的生活味道,它不是标准化的,但是有着商品和价格之外的鲜活。
菜市场内实拍:
距离2020年春节还剩不到10天,家家户户都开始采购年货,相比于超市营造出的热闹和红火,菜市场没有张灯结彩和音乐渲染,有的是来自每位摊主更加亲切的问候。
顾客与商家寒暄的话语中多了几句“年夜饭吃啥”、“我家孩子明天到家”、“给孩子们做好吃的……”
但听市贩叫卖声,最喜人间烟火气。
菜市场的年味儿便凝聚在这叫卖声和烟火气里。
菜市场、大卖场、社区店、新零售商品价格PK:
基于已经发布的年货系列报道中的相关数据,龙商网&超市周刊整合了四种业态中同种商品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