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深潜号
资本深潜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深潜号

谁卖出了3.1万亿新基金?

资本深潜号  · 公众号  ·  · 2020-12-29 21:22

正文




作者 | 王小康

编辑 | 袁畅


本文首发于 “见闻VIP”APP ,欢迎下载 “见闻VIP” ,即时见证历史。


2020年是公募基金前所未有的大年,全年(截至12月29日)成立约3.1万亿元新基金,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但这3.1万亿基金又是谁卖出的?


谁是中国基金业的销售王者?


这背后又孕育着怎样的行业趋势?



01

近八成份额集中于九大机构


对每只基金的主销售机构一一梳理是难度比较大的,也较难标准统一。因此,我们改用基金托管机构去大致的估算主销售机构,而这与行业现实也差距不大。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今年前九大托管机构合计托管新基金2.64万亿,占总规模的83.81%。


这充分说明了在代销和托管领域,金融机构能力的巨大差异。


而这也深刻反映了行业现实,即大部分基金公司必须和少数的销售巨头“打交道”。



02

招行蝉联“王者”


那么在这前九大销售机构中,谁的基金他托管规模最大呢?


答案是招商银行。


统计数据显示,招行已连续两年成为托管“王者”。2020年度,招商银行新托管208只新托管基金,托管基金规模(首发)达到4156.93亿元,以绝对优势登顶。


招商银行在基金代销领域的崛起,有目共睹。其代销、托管规模已经明显超过资产更胜一筹的国有大行。


究其原因,还是招商银行在零售端发力较早,持之以恒。比如,招行较早引入的以客户资产规模为考核的导向,迄今还是业内少数。



03

浦发迅速崛起


招行是销售冠军,估计业内都猜得到,但亚军就让业内大感意外了。


沪上的浦发银行去年强势崛起成为行业前三,今年再进一步,以托管规模亚军身份成为业内“一人之下”的机构。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29日,浦发银行托管基金105只,新托管首募规模3789亿元,超过建行。

▼ 附图: 新托管基金首募规模排名前20的机构


据悉,浦发银行的崛起与它们高度重视基金业务,并与互联网巨头“结成合作伙伴”有关。


比如,今年蚂蚁平台上首发的五只创新未来基金,累计新发规模600亿元,全部选择浦发银行做托管行。


某种程度上,浦发银行代表的是新销售势力的崛起。



04

国有大行依旧强势


虽然股份制银行大举超越,但国有的四大行依然是行业的中流砥柱。


从基金托管数量上来看,工商银行是仅次于招行的业内第二,年度新托管基金达到200只。


从基金托管规模来看,建行是仅次于招行、浦发的业内第三,托管规模超过3500亿元。


此外,还有中国银行托管基金的首募规模也超过3000亿元,另有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首募规模超过1000亿元。


他们构成了行业内的中坚力量



05

中型银行展现增速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原先在基金销售领域名不见经传的中型银行,近期开始发力,也展示了相当的行业潜力。


比如,宁波银行今年的销售规模达到近400亿,其中还曾有单只基金百亿上下的托管规模表现,势头上升迅速。


再比如,上海银行,此前也给人在基金行业不显山露水的感觉。但今年,上海银行的托管规模达到了600亿以上。


上海银行今年主攻定开债基,仅它们和博时、易方达、国投瑞银合作的三个80亿上下的债基,就一举奠定了它们基金代销的上升趋势。


除此以外,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今年也在发力,这层中坚力量给与时间发展后,前途空间不可限量。



06

券商地位日益下行


这边厢,大中银行纷纷发力,一举拉起了行业销售的大头。另一边,小型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的表现一般,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比如,截至12月29日,目前43家托管机构中,仅有16家券商,其余27家均是托管银行。 而16家券商新托管基金的首募规模合计仅为416亿元,占总规模的比例还不到2%。


而且这其中,仅有三家代销规模超过50亿,没有一家券商的托管规模超过110亿。想来也令人十分受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