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什么最火?相信街头上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已经给出了答案。
共享单车这一模式,2015年底诞生在北大校园,作为这一模式的首创者,仅仅一年多的时间,ofo已经走向了全球4个国家46座城市。
不仅如此,在两会、在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政治、国际舞台上,都可以见到小黄车和它90后创始人戴威的身影。
共享单车,正在以一种新的姿势,吸引了来自政府、媒体、行业各方向上的目光,并带领“中国智造”走向海外。
共享单车ofo登顶舆论制高点
互联网每年似乎都有新的风口产生,都有新的热点供公众追逐。然而,上一次像共享单车一样,能够被《人民日报》这样媒体关注的,或许还是滴滴,这家如今已经坐拥千亿估值的企业。
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苹果CEO库克当年访问滴滴曾引发舆论热议,而就在前不久他去了ofo总部。
前两年网约车还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媒体追着交通部长采访这一话题。而今年,新任交通部长公开表态,表示支持鼓励共享单车。
前两年代表委员叫网约车去人民大会堂成为媒体刷屏的新闻,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骑行小黄车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去年博鳌论坛上最受关注的主角还是程维,今年博鳌论坛上媒体眼中的“红人”是戴威。
戴威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
不过比起滴滴当年在“灰色地带”的徘徊、与专车新政的长期博弈,共享单车ofo更快受到政府认可,甚至鼓励支持。
从这些舆论释放的信号里,可见一斑。
-
2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为何满街都是共享单车》,小黄车ofo的照片异常显眼。
-
2月27日,李小鹏首次以交通运输部部长身份公开亮相新闻发布会,即表示“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也是互联网加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特别见效。共享单车一出现就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
-
3月2日
《人民日报》
发表《ofo小黄车让“飞鸽”腾空又起》,用“重新擦亮民族品牌”,来说明ofo给飞鸽带来的改变。
-
3月5日,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李小鹏再次肯定,“共享单车是一种模式创新,中央积极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
3月23日~26日,26岁的戴威亮相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博鳌史上最年轻的企业家。
-
3月29日,《人民日报》再次以《ofo小黄车骑行闯世界》为题进行报道。
一个月的时间里,3次被
《人民日报》
点名报道,2次获得部长表态支持,创始人又登上重量级的国际政治经济论坛。ofo可能正在刷新着,一家互联网企业获得政府和主流媒体关注的纪录。
下一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是共享单车,为什么是ofo?
《人民日报》
点名小黄车具有标志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从《人民日报》里面找答案。
《人民日报》
的文章往往被认为具有指向标意义,3月29日,ofo小黄车骑行闯世界登
《人民日报》
,这已是
《人民日报》
对ofo的第三次关注和报道,也体现出对共享单车的积极态度。同时,对于ofo在践行供给侧改革等政策落实方面,
《人民日报》
也给予高度肯定。
2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
3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
3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
第一个答案是,ofo正在成为通过互联网+模式,带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典型范本。
可以说,小黄车前轮走着互联网+的路,后轮拉动着传统自行车厂。
在共享单车模式下,平台企业与制造企业走到一起,开启了紧密合作的进程,改变了自行车制造业的生存状态。据人民日报报道,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飞鸽为ofo完成的订单量高达80万辆,占据了其年产能的1/3。
而随着ofo进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小黄车全球化脚步的后面,是飞鸽、凤凰等传统自行车厂“中国智造”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