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活动目录:
01 如何在人群中识别高质量的男友 | Yummy愉悦沙龙
02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心呢 | 1v1深度改变工作坊
03
波普、致幻剂与东方元素
|
“
嬉皮不死
”系列沙龙
04
苏格拉底式对话 | 什么是宗教
05 每个孤儿都是上帝的孩子 |
蓝白红电影沙龙
06
等待而错过
|
给我三分钟
◆
◆
◆
如何在人群中识别高质量的男友 | Yummy愉悦沙龙
►
你是否也曾经遇到过这些难以启齿的问题——
“每次啪啪啪都疼得要死,但不想让男朋友失望只能咬牙硬挺。”
“男朋友很温柔体贴,可我只想在床上被扇耳光打屁股......”
“他这是要跟我上床的意思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啊......”
对性有着诸多难以启齿的困惑
不知道如何取悦自己,渴望却难以体会到登顶的快感
►
或者你是——
大胆、好奇、渴望变得更会玩的朋克酷女孩
愿意更加了解自己,取悦自己的新女性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交往模式或是性生活,想来点不一样的新玩法
这场专门为你准备的线下沙龙
一定不要错过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心呢 | 1v1深度改变工作坊
引言
“学校健身房开了,以后我们天天去夜跑吧”
“我下了个超级好用的软件,以后我要每天背一百个单词”
“我已经加入了学习小组,今年我要看一百本书”
健身卡,单词软件,打卡群,几乎已经成了现代人必经的三大著名骗局。无数的Flag立了又拔,拔了又立。大家貌似很熟悉这个结局。
我有资源,有监督,有决心,为什么还是达不成我想做的改变?
是我太懒了吗?是我决心不够强吗?是资源不够合适吗?
心理学家通过无数的实验告诉我们,这些,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
我们无法做出改变的原因,与内心深处的某种隐形“决心”有关。
所以,聪明的,你,愿意为自己的脑回路,来一场深度debug吗?
活动内容
本工作坊以Robert Kegan与Laskow Lahey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研究为蓝本,经过改造,以列表分析,小组互动,主持讲解的方式,分析并找出自己的“隐形决心”,给自己的改变之旅轻装上路。
时间安排
2:00 – 2:30 团体破冰
2:30 – 2:45 目标分享
2:45 – 3:00 行为工作箱
3:00 – 3:20 借口大搜罗
3:20 – 4:00 决心大爆炸
4:00 – 4:40 Bug现形记
4:40 – 5:00 分享总结
嘉宾介绍
燕艺丹,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发展系在读研究生,706住客。曾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学习与任职。
波普、致幻剂与东方元素
|
“
嬉皮不死
”系列沙龙
如果要溯源一种文化/运动,如今已成为消费文化和主流文化次生一极的亚文化的源流都从其而来,当今主流价值观中的个人平等、种族平权、性解放、环保理念皆自其生发,而当代中国青年沉迷的、信仰的、误入的、盲从的、抄袭的、贩卖的所谓“亚文化/青年文化”也是其衍生,那它只能是六七十年代改变了世界状貌的“嬉皮士运动”和“嬉皮士文化”。
从“垮掉派”的“Beatnik”,到“嬉皮士”,再到“异皮士”,直至“雅痞”,“嬉皮文化/精神”从先兆,到发轫,到兴盛,再到异变,最终归化于主流的历程,既勾勒出20世纪青年文化、反主流文化、反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其间交织的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摇滚乐黄金时代、性解放运动、同性恋运动、朋克运动也构建起一幅“非主流”的世界史图景。
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了“嬉皮士运动”,便能一窥当代亚文化的生成逻辑,复魅了“嬉皮文化”与“嬉皮精神”,才可以更好的投身于反叛与变革的青年使命。
“嬉皮”从未远去;“嬉皮”不死。
格林威治嬉皮研究公社作为国内唯一专注嬉皮文化研究与推介的公众号,以“嬉皮”为主轴考察20世纪青年文化,以亚文化为视角切入当代社会境况,希冀透过表象观察青年一代精神世界,并赋予这个浮躁时代的世俗话题反抗庸常的趣味。
公众号主、独立出版人魚老师将在706青年空间举行“嬉皮不死”系列沙龙。
苏格拉底式对话 | 什么是宗教
2. 宗教和信仰没有必然联系,虽然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经常使用宗教信仰这个词组,我现在举一个宗教的例子,比如商品拜物教,我把这样的社会现象阐述为一种宗教现象,也就是说,在货币体系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普遍把商品化作为一种默会(默许)知识,在这一认知图景之下,人们又普遍的建立了“挣钱去购买商品”的价值取向,这种个体间无关联的普遍的社会化的购物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行为。而这种宗教行为,并不能从中抽象出一种信仰,货币从来没有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帝。
2.1.6 回应:从来都只有宗教行为,没有信仰行为。信仰是一个纯粹出现在理念世界的行为。比如说,我信仰共产主义,请驳论方试图指出信仰共产主义伴随着那些信仰行为。信仰与日常生活存在某种离间性。信仰,生活和理念或者说在具体的宗教中被称作教义的东西,它们有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呈现一种否定的辩证法,也即互相可以作为一个非的前提。
每个孤儿都是上帝的孩子 | 蓝白红电影沙龙
这是一部异常孤独的影片。
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世界。一部拍摄了五年之久的纪录片,将残疾孤儿惨淡艰辛的生活,不加渲染地召回到世人眼前。
残疾儿童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关爱,他们随时都会面临死亡,他们的生存条件应该得到一个良好的改善。在我们这个无神论的国家,有信仰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陌生的,对这样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应该有一个最为基本的了解与宽容。
等待而错过 | 给我三分钟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要等待。
等下班、等周末、等有空、等退休……
等待成了一种常态,仿佛除了等待以外,
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好生活来得更早一些。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在“等待”中错过,
错过一些现时存在的东西,
错过一些恰好的时机,
甚至可能因为过度等待,
而错过了那个此刻就在你身边的Mr right。
本期给我三分钟
来聊聊你曾经因为等待而错过的一些人或事
经历了这些事之后,你得到了哪些体悟和见解
about 706
706青年空间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706已经举办了上千场活动,发起了数十个创新项目,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青年人在此汇流。我们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实体空间形态,孵化具有潜力的合伙人项目,通过社群式的学习,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让青年人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