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2020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腾讯撤回“微信蓝包”商标注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你痴恋鸡汤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野心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1-30 15:48

正文

世人看到名人做了ABCD的努力后成功了,就得出结论说ABCD的努力造就了这位名人。但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有结合了无数的条件、假设和限定后进行推导,才能得出某个结论。而一件事物,往往它看上去越简单、越鼓舞人心,轻松效仿后就能成功,它的价值反而越低。

 

名人“鸡汤”里重要的不是所谓的“干货”,而是他们如何去思考和应对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穿越时间壁垒的万能药。




作  者 | 温 言

编  辑 | 安 歌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有次听高晓松的节目把我气坏了。

 

高老师说他放弃了北京城里的大房子,跑去乡下安居乐业,讲了很多在农村如何贴近大自然找回了生命的真谛,大家都应该搬去农村体验生活的话。说得我都心动了,也想马上去看看乡下哪里可以过这样的田园乌托邦生活。

 

结果说到一半被马东无情揭穿:“你明明是去美国加州的乡下买了一套别墅!”

 

这不逗我们这些普通人玩吗?谁要当真也卖掉自己的房子,真就只能哭了。

 

不过也怪我自己,一连正价买入高老师写的好几本书……普通人一旦和名人有了消费关联后,就容易对该名人变得“轻信”。反倒是我爸,对高老师的印象还停留在写青春歌曲的形象上,才听到说“卖了北京房子去乡下住”,就骂了句“胡闹!”扭头走了。

 

喜欢名人大咖是一回事,怎么去理解他们分发的“鸡汤”又是另一回事。可能A名人说了一套方法论你觉得很对;而B名人分享了一套截然对立的方法论,听上去也很有道理,A和B都很成功,错的却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是不同,你和名人大咖们也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名人的“鸡汤”往往还来自演讲、视频谈话的片断整理,其篇幅只来得及告诉你他在当下这个的结论和感悟,可就你们所站的位置、面对的时代而言,却可能天差地别,因此就会出现名“鸡汤”反而有害的情况。

 

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写作,听过一次吴晓波的演说,就四处宣扬生命有限,“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越说越不想好好工作。

 

我说:“你知道吴晓波是谁吗?”

 

她说:“当然啦,著名的财经作家,成功人士、跨领域名人,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必须出一本书,看他现在多成功啊!”

 

我说:“那你知道他还是岛主吗?人家在一九九八年时才三十岁出头,就出手买下了千岛湖的一个小岛,在岛上种了四千多棵杨梅,盖了别墅,给自己保留了一个可以安静写作的书桌。”


吴晓波是个很勤奋的作家不假,他说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也很棒,可演讲里却没说他的底气和资本不仅来自创作,还来自颇具策略的投资。

 

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高人大佬,大佬们成功了,常常喜欢分发“鸡汤”,而他们最爱讲的故事是什么呢?马云喜欢讲融资失败的例子,吴秀波爱讲跑龙套的故事,网红会回忆如何夜不能寐地创作也没有人关注的故事,被名利捆绑的大腕们最爱讲他们挣脱名利束缚、追求自由内心的故事。

 

如果只需照着名人鸡汤和他们总结的人生经验复制就可以,那人生就太简单了!听高人讲话,恰恰不能只听结论,最重要的东西都在中间的逻辑和过程里。如果中间那部分没有讲,光知道开始如何如何,结论如何如何,什么价值都没有。

 

有个流传很广的关于马云的段子,说马云刚开始做阿里巴巴的时候,去找投资人,投资人因为马云长得不好看不肯投,幸亏软银孙正义有眼光投了,之前没投的投资人后悔不迭。


可在今年的投资年会上,传说中当年“因为看脸错过了马云”的天使投资人却表示:“如果马云还拿着当年的商业计划书来,依然不投,因为他要做B2B,而后来他悟出来和做成功的恰恰是2C的部分。”

 

可见实情与坊间名人传说实在差距甚远,当年的故事,显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进行了重重加工,有了戏剧色彩和脸谱化的角色,才得以广泛流传。

 

再有,对于咖位过高的名人成功故事,看看就好了,里面的偶然因素往往大于必然因素。反倒是那些年龄和我们相当、行业与我们类似的中咖、小咖们,更有对标学习的价值。

 

超级大佬们的成功,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与其说他们是完全依靠自己,赢得了今天的局面和地位,倒不如说很多情况下,是时代选择了他们,必须要放置到时代语境下考虑,要结合这位名人自己的人生阶段,才能体现应有的含义。最令人迷惑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给你好的建议,却做出一个坏的示范。但很多时候,这个示范和做法放在当时的语境下看,才是正确合理的,可如果不加分辨地照着模仿,就是傻而天真的行为。

 

因此,看名人的演讲和文章,千万不要盯着套路和结论看。名人“鸡汤”里重要的不是所谓的“干货”,而是他们如何去思考和应对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穿越时间壁垒的万能药。


▲  本文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比如先前那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吴晓波的底气,来自眼光和投资策略,那么这些又是怎么来的呢?

 

吴晓波买的那个岛,与其说购买,不如说是一次性付清五十年租赁使用权。回溯到吴晓波买岛的时候,房地产远远未被炒热。在淳安去承包一个岛然后养经济作物是常见做法,而且吴买的那种山林地的岛根本没人瞧得上眼。

 

吴晓波作为财经作者,自己是这么分析买岛这件事的。当年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土地最值钱,房价处于上升通道,所以他坚持投资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才有了购买决定。然后他向国家农业部政策司征询了意见,得到肯定答复说“国家鼓励私人购买山林用地,只是不鼓励炒卖土地”才去投的资。

 

这说明至少三点:第一,那个时候,仅三十岁出头的吴晓波已经具备了可供投资的第一桶金,这是他勤奋工作得来的;第二,过往知识的积累之外,还有有价值人脉的积累,保障了他前瞻而大胆的投资眼光;第三,时机很重要,如果他再晚四五年出生,大规模的圈地热潮已经开始,那么即便拥有资金和眼光,价格已经疯狂涨上来了,即便行动一样,也不可能有同样好的效果。

 

社会学的常见谬误里有个非常常见的谬误就叫“事后归因”。世人看到名人做了ABCD的努力,后来成功了,就得出结论说ABCD的努力造就了这位名人。其实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有结合了无数的条件、假设和限定后进行推导,才能得出某个结论。而一件事物,往往它看上去越简单、越鼓舞人心,轻松效仿后就能成功,它的价值反而越低。你很难通过一刀切的经验,获取领先于他人的能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