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逐》是尼尔·斯蒂芬森2008年的巨著。称其为巨著,一来是900多页的长度超过了大部分单本小说,但也因其气势恢弘,涵盖深远。故事发生的地点不是地球,发生的时间不是现在,不过那里的人类跟我们很像。不仅仅是生理结构相像,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技术都跟当今的地球人相去不远(科技也许稍微先进那么一点)。
不同的是,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仿佛潮水涨落,时而兴旺,时而颓败,而人类产生了两个分支:修道院高墙内的学者和外界的普通人。
故事围绕着一名年轻学者及其朋友们展开。学者们习惯了平和沉缓的修道院生活,但是整个星球突然面临着一场灾难,这些学者不得不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既然主角是一群学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便会发起学术辩论,话题涉及数学,物理,甚至哲学领域,例如柏拉图现实主义,数学形式主义,非周期性拼图问题,位形空间, 等等。
而在长篇大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许多伟大思想家的影子。这种探讨式对话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往往绕了一大圈之后,又联系到故事情节,作为对情节的补充解释。 在《革逐》中,作者以地球文明为蓝本,详尽地构建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全新世界,继《雪崩》和《巴洛克》系列之后,再次证明了他的创意天才。斯蒂芬森的语言依然犀利睿智,充满黑色讽刺,不过与以往的夸张恶搞相比,这一次更多了几分沉稳,以配合整部小说浓重的史诗色彩。 ——hu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