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第一百三十一杯酒
“你不要睡着了”
◐
最近又出了一个新闻,广西女孩在家三年被偷拍。
是啊,从之前女性凌晨在路上被殴打、换衣间突显针孔摄像头、外加各种恋童事件。
。
这个魔幻的世界啊,匪夷所思的事件一抓一大把。
冲浪女孩可可自以为面对各种毁三观的情况已经能够处境不惊,没想到还是活生生被一个名为“原谅宝”的APP跌破眼球。
底线这种东西,说丢就丢?
!
这是个什么东西?
三五句话一总结,就是
为所谓的老实人量身定做,用AI去识别出那些从事过特殊职业的女性
。
原理更是很简单,
机器“学习”各种色情网站上的视频、图片并加以吸收起来,自我升级之后,通过比对相貌特征去识别此人是否有从事过不可描述的行业。
听起来是不是贼牛逼超震撼?
一个小小的APP瞬间让你知道是不是被绿。
据研发者程序猿@将记忆深埋称,这个app已经成功识别了10多万名女性,识别率高达99%,甚至那些美颜p图神器拍出来的照片都可以鉴别出来。
多厉害和冠冕堂皇,超一流的技术外加听起来还很正经的用途。
然而没过多久各种欢呼感慨瞬间转变为一堆谩骂和争议。
◐◐
就可可看来,
这简直就是用听起来像是辞藻华丽的表达方式来掩盖各种病态的矛盾事实。
1. 为何识别对象是女性?
被“绿”的老实人,过分定义都是那些所谓老实的男人。
间接强硬为女性贴上“良家妇女证”,过分好看都不简单,都应该有过不为人知不可描述的经历。
这研发者程序员,不就是明显的病态直男癌表现?
?
畸形地自以为是和认为,被绿都是我。
切拜,这种就应该关进直男癌康复中心好好治治。
想要保护老实人的权益,那些被偷拍、被家暴女性的权益为何不去保障,甚至是不是更应该去开发有性侵虐童坏蛋信息的软件呢?
2. 是否存在误判?
可可注意到这个程序猿说的一句话:
此款app识别率高达99%。
真厉害啊!
多像各种网络平台上看到那些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法,看我们家这把xx防晒伞,可以阻挡99%的紫外线。
然后你信吗?
呵呵。
就算大概率出现判定可达到99%,那剩下1%的误判谁来承担后果。
是谁给他的自信,敢把这种“半成品”拿到市场来,让无辜的人成为他试验的“小白鼠”。
3. 对被偷拍人来说是否存在二次伤害。
从最近各种偷拍、针孔摄像机事件中早就可以看到,这种偷拍现象已形成全套系统产业链,将无辜女性的视频和照片放在恶意满满的黑市包括色情平台上进行贩卖。
而刺痛人心的是,这些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承受一份伤害,却还要被迫为这个拯救老实人的高科技产物接受二次伤害的冲击。
为老实人造福利,让无辜人来买单,不好意思我们不接受。
◐◐
◐
好在可可为了验证真实情况,打算下载这个原谅宝来测试一下,发现原来只是在弄虚作假。
花30块钱就可以检验“被绿”的真假?
想太多了,这30块钱只是给你个新的平台去交盆友。
所谓原谅宝的噱头,其实只是个普通的交友app。
傻乎乎交了钱想一试究竟,结果就是忽悠你去交智商税。
但是事件背后更多暴露出来的是:
所谓老实人对窥探他人隐私充满恶意,科技正在尝试博弈隐私。
更多人尝试在灰色边缘窥探私欲,大家都想八卦,多可怕。
说得好听,这是为了保护隐私。
在可可看来,这更是在二次传播。
意外被暴露的“隐私”,继续加以利用,隐私最终更广泛地浮出水面。
人人成为告密者,甚至是审判者,真令人毛骨悚然。
原来《未麻的部屋》还可以以这种现实素人版呈现出来。
我想当素人,却有一堆“私生饭”。
救救我们的隐私吧,麻烦这些家伙离我的私生活远一点!
◐◐◐◐
原谅宝出现后引发的这一阵波澜,还让一个事实浮出水面:
什么时候两性之间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了。
可以不信任到,将信任二词交付给科技程序去验证。
不敢置信。
我们的生活要变成像《黑镜》中那个靠打分的社交社会,活在这种评分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被活生生的数据定下规格。
越来越多人只相信这种评分依据,甚至只愿意相信所谓的“评分爱情”,却不相信朝夕相处身边人的言语和行为。
敏感的不相信,却让自身处在爱情卑微的一方。
这一份不相信感,不仅在侮辱你对另一半的选择,更在贬低你自己。
记得《奇葩说》曾经有个辩题:
如果有个按钮能看到伴侣有多爱你,你要不要按?
可可会肯定地说,
不按
。
因为可可相信,
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的好感,而是我愿意把我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你。
我相信你,你也愿意信任我。
这种坚持下去的信任感,让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交了智商税麻烦醒一醒,真正的爱情应该彼此信任。什么原谅宝检验渣女,真乌烟瘴气真恶心!
- THE END-
多一份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