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包商银行已经最终被法院正式裁定破产,这也意味着完成了破产的最后一道法律程序。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银行破产倒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显示,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最早已于2021年2月7日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包商银行破产。从此以后,这家曾拥有着473万储户的大银行正式退场,没有逆转的可能了。![](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ys3ic3qUoPH1uM6Zib0IUKhPVmTDVPARD8b6ib4DEicvm20DMXCSDyZmMH6kfVuqNEz4C1RibbVTOfItianiaVvfOmVQ/640?wx_fmt=jpeg&wxfrom=13&tp=wxpic)
法院的裁定书显示,经调查审阅,包商银行在破产清算申请前已无任何生产经营,也无任何在职人员。已经明显资不抵债且无实际清偿能力,且本案现已无和解之可能。故请求本院依法宣告包商银行破产。
最终裁定为:宣告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其实包商银行要破产早已不算是什么秘密了。2020年的8月份,包商银行就提出了因为严重资不抵债提出了破产申请。
2020年的11月份,银保监正式批复: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这次法院的裁定只不过为最终的破产盖棺定论而已。包商银行在中国虽然算不上超级大银行,但从规模和储户人数来看也算得上一家大银行了。成立了22年,储户总数高达473万。如今,这么一家大银行说破产就破产了,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后来473万储户的血汗钱怎么样了?
根据银行保险报的披露,这些储户的钱由存款保险赔付,一家最高赔付50万,你看看,银行也需要保险兜底,众所周知,2015年,我国推出《存款保险条例》,这是我国存款市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如果你在一家银行的存款超过50万元,这家银行不幸破产倒闭的话,最多只有50万元能够全身而退,超出部分不在存款保险覆盖范围之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ys3ic3qUoPH1uM6Zib0IUKhPVmTDVPARD8yhFkmtJ8sFq45tMNxkAGTGUMaRbkvAia2r6wGLGVTnNUibrQldc7AkQ/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存款保险机制意味着国家不会无原则兜底,任何银行破产都是有可能的,以前由政府对存款作出的隐性信用担保,现在把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将由保险基金来承担。如果发生破产风险事件,将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偿付赔款。
央行曾发出通知,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自2020年11月28日起必须使用存款保险标识。意思就是,所有的银行必须在入口处显著位置展示存款保险标识,确保存款的老百姓方便识别。以后你去银行办理业务,要看这家银行买没买保险。
如果算上包商银行在内,目前中国就已经有四家银行宣告破产。
1. 包商银行
2. 海南发展银行
3、汕头商业银行
4、河北省肃宁尚村信用社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意味着一记警钟,银行破产并非不可想象现在银行逐渐市场化,银行真成不了你的保险箱。
疫情爆发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曾经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将来有一天,个人的银行存款也出现损失,也不用太过惊讶,我们急需改变观念,认清两大趋势。
一、靠利率理财天方夜谭: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强,降息被频繁推出救市,据统计,近两年来至少已有21个国家及地区降息29次,甚至很多国家出现了负利率,其中美联储推出了0利率。
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创新经济论坛时曾表示: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周小川演讲释放了两个信号:
二、中国不是不可能进入负利率只是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K9uoickibr23zzO9ryycleibAS0CbZweDOu88J9UjrFHjF2MLWVSARS3XLXkYYgn3chUKFZPIEdJlYcAQDAmtA3A/640?wx_fmt=jpeg)
低利率时代意味着什么?长期低利率意味着未来无风险收益率会很低,你手上的资产,要做好十年二十年后收益非常之低的准备。
换句话讲,10年后想要买款年化收益3%的理财产品,都可能要像汽车牌照摇号那样,完全靠运气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全球负利率时代正在逼近,相对而言,国内负利率还很遥远,但低利率成常态已经不可避免,虽然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也要早做打算。
周小川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本来是句提气的话,却读出其中的无奈,尽量避免也就是说很难避免。CPI上破4%,存款利率下破3%,这名义上其实就是实际负利率了。
二、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保本的,这是大错特错了,早在2018年,金融四部委就出台文件《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里就明确指出: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ys3ic3qUoPEYrybjcbicGEKs4YyamAnJ3Ql1qHWxGicYlcMIIjQ4M2SWIBialwaTibIySbicSibGWQqXG4P7ybeMWhRg/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过去理财产品承诺的保本保收益,将正式成为过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甚至出现本金亏损将是市场的常态。
在资管新规与利率持续走低的新背景下,以银行存款、理财、信托、股票、国债为代表的传统的理财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新常态下我们理财思维亟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