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创刊于1939年1月1日,现为山东省委机关报,时刻追逐“有权威、有价值、有品质”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将腾退5个校区!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自然》封面故事:发现不明小行星︱2025年 ...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史上最强!PINN杀疯了 ·  3 天前  
PaperWeekly  ·  294篇文献!浸大TMLR课题组最新综述:深 ... ·  5 天前  
科研大匠  ·  哈佛教授发文感叹:英伟达憾失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1岁女孩被骗18万元!警方紧急发声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24 12:26

正文

寒假是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高峰期。

日前,广东东莞市茶山镇 一名11岁小女孩使用奶奶的手机时,在网上购买游戏账户被骗18万元 。东莞市公安局茶山分局提醒,家长一方面应告知孩子目前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加强反诈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此外, 家长在将手机平板等设备交给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设备支付的安全措施

案情显示,2024年12月31日晚上,茶山镇刘黄村一位 11岁女孩在家中玩奶奶的手机时,在某购物APP上浏览购买游戏账户,忽然有三家商家主动联系女孩 ,称可以购买优惠的游戏皮肤和账户,见女孩心动了,商家随即给女孩介绍游戏账户,并指引女孩如何下单,给女孩发了多个购物拼单链接,女孩一一支付了。

2025年1月2日,女孩又同样支付了多笔订单。1月4日凌晨, 家长才发现手机上多了17笔订单,损失约18万元,随即报警。

茶山警方表示, 寒假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家长朋友应告知孩子以下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

一、“免费领取”为幌子

未成年孩子因年龄小、辨别能力差,在使用手机打游戏、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不法分子通常会以一些噱头为诱饵,如赠送游戏道具装备、发福利红包等,诱骗甚至威胁孩子们转账,以此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在各类短视频社交平台中,散布类似“加群免费领游戏道具”的消息,待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会称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但由于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所以需要使用父母的微信进行扫描。受害人扫描后会提示“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不法分子就会告知受害人,“需通过扫描付款码进行解冻”“解冻成功后钱款会自动退回”,并且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刻失去联系。

二、“虚假交易”的操作

网络游戏的骗局多种多样,不仅有以“免费领取”为噱头的,也有网络游戏虚假交易骗局等。

不法分子会在游戏社区等网络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账号、道具、皮肤、装备”或是“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再以“注册费”“押金”为名诱骗受害人转账。

在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监测到非本人账户”“触发风控账户锁定”“未成年人需交押金”等一系列说辞,利用未成年人大多瞒着父母私下登录游戏、害怕受到责备等心理,不断要求继续转账支付,最后将受害人拉黑。

三、“解锁防沉迷系统”的诱惑

部分诈骗分子还可能利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谎称“解锁防沉迷系统需使用父母的银行卡”,要求受害人提供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或是发送钓鱼网站引导泄露信息,从而盗取资金。

茶山警方提醒,家长们应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游戏观、价值观,教育孩子适度娱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也可以寓教于乐,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给孩子讲些反诈防骗小故事,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此外,家长们也要切记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把手机平板等设备交给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设备支付的安全措施,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设置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支付密码,不要把支付密码轻易透露给孩子,同时要取消手机的免密支付,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


来源:南方都市报、直播海南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送福利啦~

福利是文创产品: 大众日报定制本和刻有粉丝姓名的专属印章套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