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街15号
分享传播金融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财老博士  ·  猛!决战紫禁之巅!! ·  3 天前  
发财老博士  ·  猛!决战紫禁之巅!! ·  3 天前  
雪球  ·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超4% ... ·  3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A大师-懒惰的投资人: ... ·  6 天前  
豆瓜的投资笔记  ·  有风险,我卖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街15号

村里来了个“好当家”

金融街15号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8-26 20:58

正文

(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兴业银行601166”)“带着兴业的温暖,他来到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用自己真诚的付出与无私的奉献展现了一个金融干部的风采;日复一日,他默默诠释着兴业银行“真诚服务、共同兴业”的企业使命。在外屯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离不开他的付出。诗人艾青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下派外屯村,陈为亮对大山深处的外屯村,同样也是爱得深沉!

陈为亮同村民一起修建兴业桥

2015年2月15日,在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年度工作会议结束后的一个简短的年度表彰会上,陈为亮获得分行颁发的“扶贫特别贡献奖”。2017年4月,南平市委发文《关于给予第四批省派南平市驻村党员干部记集体二等功的决定》,表彰了驻村党员干部并授予集体二等功,陈为亮同时被授予“优秀驻村党员干部”。三年前,陈为亮从兴业银行下派到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刻,他有些激动,眼眶有些湿润……

“这真是一个既富饶又贫困的小山村”!2014年4月,这是来自从南平来的陈为亮,第一次来到政和县这个叫做外屯的小山村,作为下派村支书,他初步地调研了当地的实情,发出了如是感慨。

外屯村位于政和县中部外屯乡,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为5.7万亩,其中生态林27352亩,毛竹林9000亩,锥栗3400亩,农田2500亩,茶园810亩。全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山林、山塘较多,适应发展种植毛竹、锥栗、茶叶、木材等经济作物。是个美丽而富饶的闽北村落。

外屯村下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民户数840户,人口3886人,在外经商务工人员1000多人,在家主要是留守老人、儿童。大自然赋于这个小山村如此富饶的物产,丰富的资源,为什么村子却长期扣着贫困村的帽子,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这个生养自己的故乡生活呢?

陈为亮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外屯村库坑板自然村村路——“兴业路”

驻村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天,外屯下辖另一个自然村立基洋村的小组长徐庭财、村民徐朝喜找上他,反映说立基村出村道路水泥硬化问题,希望帮忙解决。

对村时情况还未摸索的陈为亮最初对立基洋自然村没有“概念”,可是后来的一个经历,让他对这个村落有了深刻的印记。有一天,他和村党总支书杨武昌去立基洋办事,小轿车从海拔380多米的外屯村沿省道一路爬到上千米的稠岭山顶,再向下拐进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小车底盘被路上“随心所欲”的石头刮得“嘎嘎”响,十余里后,才来到一座孤伶伶的小村庄,这就是立基自然村。

海拔900米,全村80户人家,320多口人。在村子了解情况后,陈为亮才知道,立基洋自然村有毛竹林3500多亩,锥栗1200多亩。虽然物产丰饶,但苦于路况太差,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大车进不来,只能用驴车把农产品往外运输,危险不说,效率还低,运输成本大,极大地影响了村民收入的增加。村里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少年,想把这条路水泥硬化,但苦于村民大都经济困难,无法筹集足够的配套资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陈为亮发现,三个方面的原因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一是交通不便。村里的粮食作物和自然资源外销困难,运输成本很高,村民收入较低,基本仅够自家开销,没有什么积蓄,外出务工人员也不看好村子的前景,基本不想把打工收入投回本村,因此单靠村民自身无法筹集大量的资金。二是贷款不易。有的村民在发展规模种植时,往往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但受村信用社贷款繁杂担保手续限制,农民获得贷款相当困难,即使能贷到,额度也不大。三是缺乏技术。目前村里还没有专业的农技员,农民在种养方面出了问题,往往要到县城咨询,来回折腾效率低下。 

找到症结,剩下的就是解除顽疾了。回到外屯村后,陈为亮立即召开两委会议,统一班子思想,针对外屯村下辖自然村较为分散,道路也多,村村通工程落实不够彻底的情况,商量解决公路硬化的事宜。在兴业银行和政和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条水泥硬化道路5公里,开垦机耕道0.5公里,总长5.5公里,总计投入资金157万元,连接立基村和外界的村道终于在春节完工了。现在路好走了,每到收获季节,小型运输车忙碌地穿行在这条村道上,与旧时的驴车相比,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大大降低,村民收入增加立竿见影,村民创收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村干部、村民,还有陈为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兴业来的“好当家”,为村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这也是兴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真实写照。

外屯村——兴业桥 

7月的一天傍晚,陈为亮照例像往常一样,散步到三里之外的下步洋自然村,在村口的一座小桥前,他停下了脚步,这座两米宽的小桥虽是水泥的,但布满裂缝的桥身只涂着薄薄的一层水泥,而且两边也没有护栏,单薄得让人提心吊胆,有种只要一踩上去就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陈为亮小心翼翼的过桥后,来到村民小组长朱仕有的家中,边喝茶边谈起了这桥。老朱说,这座简易的水泥板桥是村民1992年集资修建的,但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曾经有村民过桥时掉到了河里,还有一个小姑娘过河时摔到桥下,嘴唇破了个大口子,现在长成大姑娘了,那伤愈后的疤痕看了还令人触目惊心啊。

事关村民生命安全,陈为亮觉得责任重大,事不宜迟,马上行动起来。驻村4个月后,在兴业银行的支持下,一座长15米,宽5米的水泥新桥建成了。下步洋自然村为感谢陈为亮和兴业银行的支持,把这座桥取名为“兴业桥”。

陈为亮在田间工作

陈为亮还在全村大力推广发展规模种植,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外屯村人均地少,村民长期单一经营的现象,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科学种植、实行规模化经营;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努力实现农业增产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发展社会事业上,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共计培训技术人员516人次,缓解了村里长期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外屯村原先卫生状况差,大街小巷、小溪水沟,到处是家禽家畜的粪便和垃圾。陈为亮为此还召开“环境卫生”专题会议,选建立垃圾转运站,研究制定保洁机制,发动村民清洁家园,让街巷河沟逐渐干净起来。在他的努力下,“洋后廊桥”被列入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如何发展当地旅游业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地?陈为亮还协助征地100多亩,引进客商,现代观光农业项目即将上马建设。

一年多的时间里,外屯村村小变化大,但陈为亮是一个“野心”家,他心里装着整个外屯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蓝图:外屯至叶洋的大桥建设,这座桥如能建成,将彻底改变外屯村,乃至整个外屯乡的面貌;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积极对接乡党委、政府,做好佛子山旅游开发、小农水改造、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但他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因为他爱着兴业,也爱着外屯村的父老乡亲!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让我们祝福他,这位村里的兴业人,村里的“好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