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字中国”建设为依托的改革创新,是重塑中国经济内在结构和调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驱动力。当下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早已摆脱初期的行业壁垒,与传统、实体行业实现了加速、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产业建设,正在成为下一轮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各省市加速推进、积极布局、抢占高地、赋能未来。
福州作为数字中国的“首发城市”,2020年是其关键的一年。福州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当前,福州正加快区块链产业布局,2020年将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300亿元,并修订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5G商用、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政策,强化政策引领。2020年,在区块链产业方面也有着更为具体的目标:将“组建数字福州区块链研究院,建成市级区块链‘孵化器+实训基地’,新培育区块链企业30家以上,新增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20项以上,打造区块链经济综合试验区”。
在贵州,数字经济已是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网消息,2020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服务年”行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行动、“一云一网一平台”提升行动、数据创新应用行动、新技术融合赋能行动和保障体系强化行动,推动大数据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重庆市政府网近日公布的《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显示,到2022年,重庆将累计引进10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让高端创新资源不断聚集。日前,九次方旗下重庆神算子大数据入盟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共促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培育、优化大数据人才队伍。
近日,青海省出台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意见和规划》,提出构建独具青海特色的“1119”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体系。体系涵盖建成一套“云上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构架,包括政务云、生态云、民生云等子云;打造一个大数据产业园——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园;组建一个产业集团,并建设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多功能综合展示运行中心;实施涵盖数字政府工程、数字生态工程、数字民生工程、数字产业工程、产业数字化工程等的“九大工程”,明确了青海省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及任务。
2020年,湖南将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打造20个左右5G示范应用场景;发挥12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支持打造全球领先的5G视频基地,推进超高清视频共享制作云平台建设;挖掘10个左右“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推动出台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政策3.0版,支持长沙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广东发展数字经济,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信息互通三个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9》显示,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跻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其中,广州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城市,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联系密切并且成果斐然。据了解,广州先后出台了30多项配套产业政策,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八大领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青岛市出台《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提出,到2022年末,基本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出3-5个千亿级融合创新产业集群。青岛市将以《规划》为总领,力争成为数字山东引领核心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开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表示,要做好“三大经济”文章,强化无锡枢纽功能、集聚企业总部、提升城市能级,在新一轮竞争中把握发展先机。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聚力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把无锡建设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领军城市、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和全国领先的数字治理模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