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文旅新变 | ... ·  22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知名品牌官宣解散?刚刚,最新回应 ·  昨天  
厦门日报  ·  我国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海尔大学孙中元:如何逆袭成为高魂商人才?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8-11-13 11:52

正文


究竟什么是魂商?对于这个问题,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提出:


魂商是除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商、情商以外的第三种能力,也就是我们的抗压能力、试错能力、抗挫折的能力。



以GE 为代表的很多国际大公司为了能与创新人才“密切接触”,都纷纷将自己的 总部迁移到人才聚居区。这表明对于人才的争夺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源的范畴,上升到了公司战略层面。


但什么才是企业必须要争夺的“高潜人才”,企业如何辨别,又会如何激活高潜人才,究竟什么是高魂商人才。带着这些问题,HBRC TIME采访了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 在访谈中,孙中元对当今中国人才市场的变化,以及海尔对于高潜人才的界定标准给出了答案。


采访摘要


HBRC TIME:未来中国的整个人才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已经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孙中元:近几年,人才市场的变化非常大,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点,人才的边界会逐渐消失。


边界消失主要来自于未来企业边界的消失,未来,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成为无边界的组织,所以对于人才来讲,就不再局限于我一定是这个企业的人才,人才应该是共享式人才。这一点对未来整个人才的流动性和组织的边界的特点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二个特点,体现在年轻就业者的择业选择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会 去选择创业,或者去一些新兴的发展比较快速的互联网公司。


导致一方面人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人才。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去给这些年轻人一个非常公平的机会,也就是让他们刚步入这个企业,就能获得很多成长的空间和不断释放他自己潜能的空间,如果你能提供,90 后就愿意来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平台。


第三个特点,组织对于人才的适应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过去企业大多通过能力模型勾画所需人才的画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不确定性太高了,所以人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来讲,同样也是难以衡量的非常重要的资源,所以这种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是,同样一个人我们可能会识别他,但是他其实步入企业以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过去我们说有一个人叫短板理论,人有不同的能力,但是短板制约了这个人, 但是我们现在说有一个长板理论,我们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每个人把他真正特别擅长的发挥到极至,这可能也是对人才很好的利用。



HBRC TIME: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一个名词叫高潜人才,简称为高潜。对于高潜人才,你的定义是什么?


孙中元:高潜人才必须具备几个特征,可能和传统的高潜人才定义不太一样。


第一个,极强的自驱力。


过去的高潜人才大多经过选拔培养出来的,或者他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成为了管理者,但是未来管理者应该是自驱型的,他必须具备自我驱动自我去不断学习不断革新不断成长的能力。


第二个,很强的魂商。


魂商是除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商、情商以外的第三种能力,也就是我们的抗压能力、试错能力、抗挫折的能力。 在未来的组织中,员工要面对非常非常多的挑战。此前,这些挑战大多由企业承担,但在未来,这些挑战将主要由员工来承担。


人才要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把自己的潜能真正释放出来,这个过程中要面对非常多的挑战和失败,需要具备的巨大的抗压能力,这样才可能在未来职场当中走得更快更远。


第三个,学习能力。


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越来越多强调跨界,强调怎么踏准时代的节拍。所以一旦学习能力跟不上的话,没法接受新的事物,也没法接受新的思想,你不可能在这个企业当中走的比别人快,所以他不是被企业淘汰,而是被时代淘汰。



HBRC TIME:海尔怎么发现自己的高潜人才,或者说海尔怎么找到这些高潜人才?


孙中元 :海尔的高潜人才现在有一个变化,过去,高潜人才更多从内部人才选拔,但是现在,我们把人才边界打开,人才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来自于企业外部,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人人创客的平台,让每一个人在这个平台上,都能够具备像企业家一样的战略眼光和思考角度。


怎么去找到合适的人?一方面用了一些过去测评的工具来发现他们的学习潜质他们的特长,是不是和我们组织未来发展的关联度是一致的。另外,我们现在更看中的是,商业计划,也就是你到底怎么去做这个事情。 我们叫做三预PK,就是预算、预案、预酬,你自己列出来,你自己来提。 那么你提的好,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选,如果认为你的模式没有问题,你可能就会进入到高潜的梯队当中,我们会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更多是提供很多很多的资源,但是到底选什么,你自己可以自由的去选择,也就是说,高潜可以跨不同的专业的序列去发展,也可以跨层级去发展。 因此,我们不是再为人才提供发展路径,而是提供多元的学习形式,实践机会甚至是同行业领袖交流的机会。 因此,对于高潜人才,选择的空间非常大。


可以说,我们的人才培养是立体式的。 我们从传统的规划人的培养方式变成了自主发展的自主人的方式, 而在人才发展上我们也提了一个新的理念,非线性的人才发展。



钮键军|采访

钮键军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

刘筱薇|编辑
刘筱薇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编译。



海尔多元化的创新生态平台和不断学习进化的文化氛围,吸引着高潜人才的不断加入,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才管理的成功实践者之一。 11月15日 ,以 海尔、碧桂园、招商银行 等为代表的人才管理典范企业即将亮相 第四届HeRo中国人才管理成功实践年度峰会 ,想听大咖们谈最新的HR和人才管理的趋势案例, 欢迎扫码报名预约直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