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万卷书聚正能量
忘记烦恼,跟我们一起”寻找快乐瞬间“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福利丨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做”:这 ... ·  3 天前  
书单来了  ·  作为公司的首席卫生官,我主要打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万卷书聚正能量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

读万卷书聚正能量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30 20:03

正文

来源丨诗词天地(shicitiandi)


有一种人,他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真诚而温柔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舒服,身上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一个人的言行,正是赋予生活的样子, 请记住: 没有人有义务通过连自己都不在意的言行,去发现优秀的内在。



北京饭店有位理发员朱殿华老师傅,他给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 据朱老师傅回忆,人多时,周总理就和大家一样,坐在椅子上看报,排队等候。


朱师傅和等候理发的同志都要让他先理,他却微笑着说:“这不是一样嘛,大家工作都很忙。”周总理偶尔也请朱师傅到他家去理发。


每次总理都会来到门口迎接朱师傅,握着他的手说:“老朱,又麻烦你走一趟了。”



有一回,朱师傅给周总理刮脸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朱师傅没有提防,总理的下巴被刀子划破了一个口子。朱师傅惶恐不已,连声道歉:“总理,真对不起你,我工作没做好……”


周总理大笑起来:“怎么能怪你呢,都是我不好,咳嗽的时候,没有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要不……哈哈哈!”


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周总理良好的个人修养,体现了他骨子里的善良与温和。一言一行间,就是灵魂的模样。


我们观察判断一个人,通常从他的言行开始,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是用内在的气质和涵养,在岁月的沉淀下逐渐打磨而成的。


曹雪芹写多愁多病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是“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忧郁的人眉头紧蹙,宽厚的人眼神温和,自信的人自然嘴角上翘。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整个人的体态、外表、内心。


一个自持修养,精致律己的人,他的言行不会恶劣,生活不会痛苦。


被称为“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 郭婉莹郭四小姐, 文革时期沦落去扫厕所,即使在那样的岁月里,她依然细心打理容貌,于煤球炉上蒸蛋糕,看书的时候用镊子翻书,她的言行仍然透露着着从容和优雅。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人: 穿金戴银,大牌服饰包包,却 仗着财大气粗,便对人颐指气使,毫无礼仪,言行不善。


一个美的人,绝非肤浅的外表,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是灵魂的样子。


一个人去饭店吃饭,吃完准备买单时,发现忘了带钱,他忙对店老板说明原因,并承诺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门。


这情景被一个无赖看到了,他也进饭店吃饭。吃完后学着那人的样子说忘了带钱。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让他买单不可。 无赖不服道:“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我就不行?”


店老板说:“人家吃饭,正襟危坐,喝茶一杯一杯酌,吃罢掏出纸巾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而你狼吞虎咽,脚搭着桌子,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分明是个无赖之徒,我岂能给你赊账!”


兰彦岭曾说过:“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一言一行,都将被人看在眼里,所体现的正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灵魂的模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