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致力于促进和服务于中国地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都市报  ·  亚冠:泽卡、克雷桑传射&卡扎破门,泰山3比1 ... ·  9 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亚冠:泽卡、克雷桑传射&卡扎破门,泰山3比1 ... ·  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北京国安一球员家人称其国外集训因伤脑死亡 ·  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北京国安一球员家人称其国外集训因伤脑死亡 ·  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佳文推荐丨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 公众号  ·  · 2024-05-24 21:1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用格式

贺山峰, 陈超冰, 李铮, 等. 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J]. 资源科学, 2024, 46(3): 524-537. [He S F, Chen C B, Li Z,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Resources Science, 2024, 46(3): 524-537.] DOI: 10.18402/resci.2024.03.07




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对区域 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贺山峰,陈超冰,李铮,冯爱青,闫军辉,吴绍洪


研究亮点


  • 分前后两个时段对比揭示了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特征及变化趋势;

  • 在后期时段,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配不均态势有所加剧;

  • 阐释了黄河中上游不同极端降水事件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差异及可能原因。

研究背景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持续增温很可能会引发更加频繁且严重的极端事件,但目前对于极端降水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尚存在争议。黄河中上游对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影响具有高风险的脆弱性生态特征,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水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在增加,该地区极端降水对于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应用1961—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分前期(1961—1990年)和后期(1991—2020年)分析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不同时段内极端降水对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期为提高对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认知,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旱灾害的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1)选取持续干旱日数(CDD)、持续湿润日数(CWD)、日降水强度(SDII)、最大5日降水量(R5)、极端降水量(R95)、暴雨日数(R50)作为极端降水指数。

(2)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测极端降水指数在全时段、前期和后期的变化趋势是否显著,并确定各极端降水指数在1961—2020年间的突变年份。

(3)应用小波变换系数的模、位相和实部分析黄河中上游1961—2020年间极端降水指数的周期变化特征。

(4)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量化极端降水指数和基本气候要素的变化速率;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气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主要结果


(1)在全时段,除持续干旱日数连续减少,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先下降后上升,黄河中上游干旱程度整体上有所减弱(图1)。在后期随着区域升温,极端降水事件快速增多增强,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上升速率分别为0.43mm/(d·10a)、13.98mm/10a和0.06 d/10a,趋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图1 1961—2020年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指数时间序列变化

(2)1961—2020年黄河中上游南部湿润、北部较干燥,河套平原是持续干旱日数的高值区;极端强降水指数的高值区总体上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强降水事件呈东南多、西部少的空间格局(图2)。后期,持续干旱日数和持续湿润日数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暖湿化特征明显增强。19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南部和中游地区日降水强度、最大5日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增加趋势显著,表明中游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持续增大。



图2 1961—2020年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指数空间格局变化

(3)近6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年均气温上升约1.5 ℃,升温速率逐渐加快,年降水量先降后升且后期上升趋势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气候整体上从前期的暖干化向后期的暖湿化转变(图3)。不同极端降水事件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各极端降水指数(除持续干旱日数)与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气温的相关性则较弱,仅全时段黄河上游的持续湿润日数对升温呈显著负相关。





图3 1961—2020年黄河中上游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时空格局变化






讨论


(1)伴随区域气温升高,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因此不仅要关注极端降水的长期趋势,还要考虑极端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微观变化。

(2)气候变暖过程对区域极端降水变化的作用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能量累积和发展过程。升温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黄河中上游地区后期极端强降水事件趋多趋强,特别是中游地区面临着愈加严重的洪旱灾害风险双重威胁,未来需加强黄河中下游极端降水相关灾害的预防与应对研究。



结论


(1)1961—2020年,多数极端降水指数均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反转主要发生在1990年代,并且在后期,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上升趋势均达到显著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