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考研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要多看几个帖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那部分,并在不同阶段调整复习策略。
简单自我介绍:
本科是一所普通211
,大学期间放任自我,甚至年级倒数过。痛定思痛后决心考研,一战二战国防科技大学,三战考上北航,
初试分数387,政治66,英语65,数学131,专业课125
。
以下
书籍
按复习时看的时间顺序:肖1000,风中劲草,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徐涛8,肖8,腿4,近10年政治真题,王吉3,腿姐冲刺班讲义,肖4。
复习过程
:
8月中旬开始慢慢悠悠看政治,基本是每晚10点之后做数学做不动时,当打发时间翻翻政治(看政治也是学习,而且没玩手机,顿时心中愧疚之意减轻了许多)。我第一遍看的是王吉的书,个人认为第一遍看什么书都一样(肖大大,旺仔,腿腿子都行),只是为了建立知识体系,基本也记不住啥。
进了9月,开始做1000题,如果我没数错的话肖1000里有1516道题(多给你516道你赚大了!)。等9月之后风中劲草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出版后我就把第一遍的书扔了,开始看风中劲草再过了一遍知识,并刷着1000题(依旧是晚上,每天50道一个月就做完了)。
按照各个老师卷子发行的顺序,我首先做的是徐涛8,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徐涛8是所有卷子中最难的,难到家了,建议最后做。之后就按照卷子快递到达的时间,依次做。
基本这些卷子跟下来,考试时选择题能有一半是见过的(相同的知识点或者到时候就是原题再现了)。最后会单选基本不错,马哲也基本不错,难的部分是多选毛概(大多都是结合时政考,在考纲中或者备考书籍中很少有对应的原话)。
因为今年疫情很特殊,国内国际少了很多会议,所以押起题来非常容易。Plan A:我是12月份看的腿姐的视频,背她的冲刺班讲义划重点的部分,时政真的很全,大题也很全,基本涵盖了考试的热点,再背肖4的大题。
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都重叠了。Plan B:光背腿姐讲义和肖4答案怕不够用,我又把腿姐模板背了,防止考题没有压中时也有的写,而且不同题核心虽然都是那个几个知识点,但段首以及结尾抄材料抄题干是要自己写的,所以不能生背,得会用。
复习经验
:其实对于政治我不知道怎么考高分,我20考研政治裸考68分(长沙判卷组),今年废了这么大力气才66分(北京判卷组)。但是复习过程中确实感觉到自己的提升了,而且其中的书籍和复习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我做的肖8选择题均分40分,肖4选择最高分47分。出了考场对了对答案选择题答对了38分,又加上肖大大腿姐大题基本全押中,本以为能上75。但可能是字太丑了吧。
对于真题很多人说没必要做,每年的时政都不一样,但是真题中的马哲挺值得做的,而且整体卷子结构,选择题多选规律(譬如近年来时政一般都一道三选一道四选很少两个四选,史纲也有可能出现4选等),值得看看,如果没时间做看看就行,不用细做。
由于每年12月5日左右政治考卷定稿,导致各个老师12月才出押题。所以有很多人说政治最后两周看看就行。我个人认为9月开始看就行,复习的时候不用特意挑出时间看,我是每天22点累了,拿出政治看看,哪怕最后冲刺阶段,我也是复习重点在数学和专业课上,每天22点才复习政治。把政治选择和大题都堆到最后两周,对数学和专业课会非常不友好。亲测最后两周疯狂背政治会导致数学公式、数学证明思路、专业课知识等忘记。
墨墨单词APP(云词库中搜索:考研。找个高频的少的开始背,比默认词库好用),近20年真题(第一遍),近10年真题(二刷),张剑5,薛非的作文之间。
考完对答案:完型错了3个,阅读错了8个,新题型没错。
复习经验
:英语我始终认为只要单词认识考研题就能做出来。以我考研经历:第一年考研裸考英一51分,第二年背了1个月单词大概背了2500词,61分(长沙判卷组),今年背了4000左右单词,65分(北京判卷组)。
英语最好的学习书籍就是真题,其他市面上的题最好不要碰,我是最后一个月模考用了张剑5(做做新题,再打击打击自己别太飘),题质量一般吧,不过完型填空词汇和文章类型倒是在考研是用上了。
有一种说法是把近3年考题留在最后12月模拟,我的建议是早做早享受,近5年单词重复度很高,你放在最后做那你什么时候背啊,而且真题千万不能只做一遍。
1、完型填空
:我复习时很多考研老师说,最后5分钟全蒙A就行。16年之前的完型挺难的,全蒙是可以,但近几年完型很简单,值得做,单词重复度很高。细做从15到21的完型,考前12月建议做做张剑的5套卷中的完型,我就碰到了相同的单词与相似的文章。
2、阅读
:阅读是拿分的重中之重。而且可以通过训练提分的。多做真题掌握命题思维。第一遍可以直接做真题套卷,也可以做张剑的黄皮书,我是做的套卷(比较正式的做题)。做到后期,历年阅读只错一个或者不错(并不是把文章背下来了,是通过做题技巧做出来的)。今年的卷子第一遍做错了3个,交卷子之前改了,然后错了8个,英语建议凭第一印象,不建议最后大改,血的教训。
排序:难,填错一个就容易全错了。先把首段固定下来。然后在所有段落中第一句划出代词,与各段的段尾比较。
可以听听唐迟,刘晓燕的课,何凯文的阅读可以听听(别的就算了)。
4、翻译
:我是按照划分句子结构翻译的,但对我最大的难点仍然是关键的单词不认识。
5、作文
:不太建议用王江涛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全背下来再吃透还是很难的。我二战是背的王江涛,考场上现写的,很吃力。不过这取决于你的基础如何,如果基础差的话,可以背背薛非的作文之间,背两个模板就行,考前把近5年作文写写,背好主题词,分数不会低(我上考场花40分钟就写完了大小作文还打了草稿),背书时间可以省下来给其他学科。
总结:英语我复习主要是背单词(早自习和睡前背200个左右),并没有给太多时间,目标是75分,最后不改阅读的话也应该到75了。单词越早越好,而且每天都要背,直到上考场,我始终认为语言学,就像交小孩子说话一样,一直重复,不断刺激大脑,最后肯定会记住,而且很自然的就记住了。
至于朱伟讲单词和马天艺讲单词非常不建议听,太浪费时间了。考前一定要模拟下:推荐先大小作文、再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
张宇全家桶,公式手册(做卷子时非常好用!翻大厚书太麻烦了),近15年真题,李永乐660,合工大2020共创超越,启航内部模拟题20多套(我报了班课),李林6+4,张宇8+4,合工大2021共创、超越。
复习经验
: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当大部分的命题思路都掌握了,自然是出什么题基本都会做(类似文科背诵一样)。
拿0基础来说
:最好是12月份到过年期间开始第一遍复习,但大部分同学是3月份才开始复习。按3月开始复习:3、4、5月过第一遍数学,要求是了解大部分知识公式,没记住公式记住在书上哪页也行,能了解大体有哪几块(微分,积分,微分方程,级数,线面积分,中值定理证明等),能看的懂答案,唯一强制要求是一定得学会计算(求导积分行列式等)。
6、7、8月做1000题,其他老师的书一样例如1800,不一定非得做1000。A组必须做完,B组能做完就做完,c组很难做不做看个人。由于命题变化选填比例加大,强烈建议做完李永乐660。
8月和9月1000题和660做完后,可以尝试做历年真题(不限时),最晚10月中旬前做完近10年真题。然后可以做去年的合工大共创和超越。可能还是会做的时候吃力,自己做没思路,看了答案秒懂,破解方法是把不同类型的题总结在本子上,抄题目写思路就行,标清楚哪本书哪张卷子来节省时间。
11月开始做今年新发售的套卷,限时4个小时内,逐渐缩小到3个小时。12月限时2个小时40分钟做卷子。考前可以翻翻书,从基础开始总结总结,检验方式是翻到目录,每章的公式和概念有印象能背出来。12月末考场上绝对能3个小时做完卷子,并且能时间检查,选择可以用特殊值带入的方法来加快速度。
复习过程
:我三战是6月初出开始复习的,由于之前学过,所以花了1个多月复习高数线代概率。到了7月15号才开始做1000题,8月15日1000题A B做完了,开始做660。进了9月660做了一半,开始做近10年真题,10月开始做2020合工大,11月到12月做模拟卷。
由于报了启航的课,基本是从9月开始每周都一次考试(内部卷子且限时判分)。截至到考前大概共做了70套左右卷子,后期除了张宇的8+4,做其他卷子稳定在135左右,最高150(班课有老师给判)。
总结:2020数学我答了52分,知耻而后勇,6月到12月我的复习中心就是数学和专业课,要学好数学只有做题和总结,缺一不可。各种类型题见过了,到了考场基本如同默写般,读一遍题然后就开始写。21的卷子我错了一道线代选择,和最后概率大题(一分没得,很简单的一道题但我想多了第一问就答错了),剩下两分扣在其他大题步骤上了。
关于卷子
:张宇8+4图个新鲜题型,很难很多都不会做(好几个美国数学竞赛题)。李林6+4必做,合工大超越共创必做,非常接近真题。近十年真题必搞懂吃透。
关于网课
:如果你第一遍学而且看不懂看不进去书,建议看张宇(讲段子和数学史能吸引你),线代可以听永乐大帝。第二遍建议只做题(看视频效率很低,浪费时间),1000题有高昆仑老师讲解不会时可以去对照听,做卷子时更不建议看视频。
王道全家桶(数据结构也买复试看),黑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五版,15-19真题。
我是10月才突然决定考北航的,在此之前只看了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国防科技大学821的考试科目),OS和网络是一点都不会0基础。
复习计划(划重点即至少要复习的内容,以王道为划分):
1、计组:第一章全看,第二章2.2定点数2.3浮点数(了解大概,乘除法不用看)2.4ALU简单看看;第三章:3.5双口RAM与多模块存储器不用看,其余仔细研读;第四章指令系统全看,第五章不用看;第六章全看,6.2总线仲裁为重点;第七章全看,选择题都做。第三章大题除了双口RAM都做,尤其是cache重点做,其余章节大题有时间做没时间就算了。
2、黑书(第五版):从40页开始,到65页。重点是:42页表,55页MIPS指令R型I型,60页beq指令;75到80,J型指令;162到220页,全看且仔细看(每一个图都能看懂且都会画)。北航的MIPS课件有时间的话建议看一遍,没时间就算了。
3、Os:整本书都要看,选择题都做。大题重点做:2.3 pv操作全做,3.1内存管理(有关页式管理)全做,3.2虚拟内存全做,第四章全做。其余章节大题有时间可以做,没时间就算了,和961重合度不高。
4、网络:3.7HDLC协议,4.3DHCP协议,4.6 IGMP协议都没考过。时间够的话建议全书都看一遍,依旧选择题都做,大题网络层和传输层都做,其余看个人时间。
经验:
961很契合王道的书(而且还能防一手更换成408)
,但很多内容,大题没必要做,如果时间够的话,建议书全看,大题全都做了,会加深理解,但如果像我一样10月份才开始复习专业课,建议挑重点复习。个人认为OS最难,然后就是计组,网络。OS的选择题今年两三道我都不会做。
网课推荐:
真题要尽早刷,11月份要做完,越早刷越好(刷然再看一遍王道你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做完真题你就发现961考点只有那么些,第一遍做不限时,分数无所谓(我第一遍做60分),进了12月再做一遍真题(限时)。
北航的机试近几年都是有迹可循的。第二题基本必考三叉树bfs。第一题通常暴力解即可。如果认准了要考北航,那么一定一定要考下csp。csp第一题第二题短暂的训练后就可以做出来。Csp200分的难度和机试及格的难度是相当不对等的。
0基础可以看算法笔记,csp和机试都可以用上,数据结构必看,不仅机试,面试仍然是重点。亲测Csp可以用往年的,没有必须用当年的强制要求!!!也就是说一年3次的csp建议都考考。若有csp 在累计排名前50%都可以使用(大概150以上)!!!今年就有几个400+的大佬机试被刷,若无一定的把握还是建议用csp的。
无论线上线下必然有机试!csp报考可以办个学生会员,或者学校团报(一般计算机学院都会团报且免费),纯个人报名太贵了。
2、面试:英语自我介绍;离散数学,高数,线代,概率,数据结构,Os,网络,c语言,java,python,数据库;400+复试参考书,红果研复试参考书。
面试的问题就是星辰大海,你永远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我是数学系毕业的,老师可能也是数学出身,问我好几道数值分析问题(没答出来),面了我25分钟。
总体表现炸裂,差点翻车。建议12月考完初试,休息一周,立马开始准备复试。有项目或课设,一定要好好打磨。没有项目课设,若同学或学长学姐有,可以现学。一定一定不能没有项目或课设,现学也得学一个(这是唯一给老师划重点的机会)。
如果实在没有项目,一定把机器学习和python学一学。基本上面试中和拟录取后找导师时,每个老师都会问的(我被问到了3次)。400+的复试参考书和红果研的参考书非常推荐购买,都是往年面试真题,抽签的1-10号的题库基本没变过(书越早看越好)。
前5分钟按照流程走是稳稳地。后面老师随心问答会照着简历和成绩单问,如果简历出色,那么后面基本就问项目经历。简历没项目,就会照着成绩单问,就考验本科课程的基础知识功底了。面试一定要上心,千万不能等2月末出了成绩才准备,今年仍然是几个400+甚至420+大佬面试没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s411H7sz?from=search&seid=9389295087061221656
代数系统没有但自己得看,机器学习推荐吴恩达机器学习系列课程。
由于复试面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事项,所以大家还是看400+的书吧,我就不写我面试的具体内容了。
调剂校内
:北航的微电子学院(全日制调剂分高,非全也不错,学费可以让公司给报)。
调剂外校
:小木虫APP,王道调剂群,计算机调剂群(QQ现搜就行),研招网中模糊查询。
(4)加群查看对应学校往年复试流程以及面试笔试机试真题
调剂除了实力和运气,信息很重要!一定得加群!能上岸就上岸,事实证明这几年计算机一年比一年难考,能调走尽量别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