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的业务由会员收入、在线广告、内容发行、其他收入等四部分组成,其中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是两大核心。
2019年以前,广告业务是爱奇艺最为倚重的一项收入来源,会员收入次之。此后公司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会员收入快速增长,广告收入则每况愈下,到现在两者地位已完全互换。2023年,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达203.4亿,占营收的63.7%,广告收入则降至62.2亿,仅占营收的19.5%(2015年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3.9%和18.7%)。
众所周知,长视频平台的广告业务与会员业务是直接冲突的,在某一时期内只能二选其一,当爱奇艺从过去赚B端品牌商的钱转变为赚C端用户的钱,整个估值逻辑也就完全变了,而且是变的更容易量化和线性外推了。
在C端扩大营收盘子有且仅有两条路径,一是提升会员数量,二是提高会员单价。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条路现在来看都是比较难走的。
会员数量层面,每个国家愿意花钱看视频的人是有上限的,达到这个瓶颈后再往上突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当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已不再上升甚至开始下降。通过梳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等各个平台多年来的会员数据,1亿-1.2亿会员这个体量基本就是中国长视频平台的天花板了,已经多年没有大的跃迁,甚至还在往下掉。
比如,腾讯视频2020年的付费会员数是1.23亿,2023年则降至1.17亿,爱奇艺2020年的订阅会员是1.017亿,2023年降至1.011亿。在没有颠覆性的变量出现之前,今后这个数据恐怕也难有大跨越。
会员价格层面,2020年-2022年爱奇艺引领长视频平台进行了多次大幅提价,目前各平台的包月价格基本达到25元水平,爱奇艺月卡则涨到了30元。整个行业在不到3年时间里已涨价50%以上,短时间内是否还具备提价空间是有很大疑问的,毕竟当时爱奇艺当时提价激起了舆论相当大的不满情绪。
长期来看,尽管爱奇艺此前多次对外强调国内视频会员价格对比成熟发达市场依旧偏低,以此来论证未来还有很大提价空间,但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忽视国情的逻辑恐怕很难真正成立。
以流媒体巨头Netflix为例,2022年其在香港地区基本、标准、高级会员费用分别为54、67、80元/月,表面看起来比大陆地区长视频平台收费水平要高一倍,而一旦考虑经济发展水平,2022年中国香港的人均GDP大约是4.9万美元,中国大陆却不到1.3万美元。这样一来,中国大陆地区视频平台的会员价格其实已经相当不低了,尤其是作为可选消费。
在提升会员数量与会员价格都相对比较困难的大背景下,爱奇艺今后要想向上突围注定是比较难的,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公司过去两年形成的一套经营策略也面临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