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我把奇葩的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写火了后,就收到一堆群众的强烈反馈。
在他们看来,论搞笑荒诞,就必须提浙江另一档新闻节目——
《钱塘老娘舅》
“奇葩,狗血,哈哈哈”是观众给出的评价,尤其是
“开放”。
从2009年亮相,
作为生活、情感类的节目,
和《1818黄金眼》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那些老百姓撕逼撕到电视上去,节目中那些难言之隐,
一次次打开观众新世界的又一扇大门。
女的对老娘舅说老公满足不了她
后面围着几圈吃瓜的大妈大爷
家庭的各种矛盾,不停在摩擦摩擦摩擦……
老婆的小姐妹很撩人,控制不住啊啊啊
节目标语:
“夫妻二人闹别扭,儿女不孝老人愁,邻里矛盾起纠纷,试试找个老娘舅!”
观众就爱看这种家长里短扯皮拉筋,比如老婆拿着菜刀在村门口追着老公砍,大到财产分配问题,小到孙子换尿布。
吃瓜围观群众:“到底是谁错了?”
作为全国首创民间纠纷当场摆平栏目
,
看似聚焦民生,实则关心八卦。
有什么事
当着老娘舅的面说
人们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节目中的当事人一见到老娘舅,便泪眼汪汪,控诉对方时情绪那是相当激动啊。
老娘舅
有时还要扮演KO场的裁判员。
求求你们别打了。
世间之大,家庭琐碎事之多,尽在《钱塘老娘舅》,有时甚至连见多识广的老娘舅都无法直视。
“不给钱不陪你睡觉!”在嘉兴工作
61岁的
老邓,没想到有一天
妻子会这么对待他。
面对老娘舅,老邓把心里的苦水全倒出来,他控诉妻子杨大妈十分好赌,一个月至少要打24天的麻将。
主要矛盾来了:一个月就只剩六天时间陪他睡觉,还需要付钱付钱付钱。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妻子杨大妈则说,丈夫老邓虽然一把年纪,却还有副花花肠子,老邓儿媳的小孩找了保姆:“他哪个保姆都要跟人家睡觉”。
耐人寻味的是,在结婚之前老邓就曾和杨大妈分手,并给了500作为赔偿费。
没想到对方拿了钱还不走,第二天又来“骗”了500,
老邓还为这事
报了警。
大妈大爷这事,对错越来越难辨,老娘舅陷入了沉思……
一档神奇的三观矫正栏目
《钱塘老娘舅》看点就在于,
汇集民间奇葩,看尽众生百态。
全是些鸡零狗碎的搞笑事情,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如果报道出来的事情没有刷新你的三观,那是他们的失败。
杭州周大姐的父亲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从十年前开始,就与一个四十几岁的理发店女人来往密切。
听
周大姐娓娓道来,
在她看来,父亲耐不住寂寞。
而且,这个父亲之前还和理发店女人的姐姐搞在了一起。
为了这件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并在之后被诊断出患了老年痴呆。
而且啊而且,
老爷子还把女人往家里带,不顾女儿的劝阻住家里了。
让女儿万万想不到,父亲竟然和她表嫂也发生了关系,理发店女人还因此吃醋给大爷的女儿打电话诉状。
一男四女这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只能确定一点,那就是老爷子的体力堪比小伙子。
女儿对父亲这些行为,只能用无语来形容。
舅要管到底
每一场调解,都是对脑力和体力的考验。
老娘舅
言语朴实,道理真切,他们
把握局面,稳定情绪、抓住矛盾焦点
,他们就地解决问题。
他们利用民间智慧,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起到润滑双方关系的作用。
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中,老娘舅的任务就是做好了台阶,让小两口抓住机会重新磨合,好好过日子。
姚克俭大哥,是钱塘老娘舅金牌调解员,浙江观众的老朋友。
在一期节目中一位石大哥告诉
姚克俭老娘舅
,
他
和王大姐结婚二十年,那方面的事不满一百次。
老娘舅内心OS:
石大哥每次都算帐哦,记得这么牢。
蝉主特地帮他算了一下,摊下来平均一年不超过5次。
事发缘由是他最近通过社交网络和朋友了解到,
别人说一周一次算正常,那说明自己
妻子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达标”,
所以他一气之下提出了离婚。
照片来源@钱塘老娘舅
这些熟悉乡情民风的“老娘舅”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中唱起了主角,
揪出根本所在问题,不过
老娘舅也是不容易,一把年纪了还要东奔西走化解矛盾。
那究竟是一周一次正常,还是一年五次稳妥?带着这个问题
让老娘舅坐下来和你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