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楚网
武汉最好玩的生活微信,活动天天有,福利天天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游玩攻略!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1月7日起报名!湖北省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 ... ·  4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1月特价机票来啦!武汉出发低至208元!部分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楚网

海拔2600米的爱!湖北女孩深山支教 感动数十万网友

大楚网  · 公众号  · 武汉  · 2017-04-20 18:4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湖北女孩何小叶(化名)在滇西北支教团中的支教经历。她目前在竹山完小学支教,教授美术和音乐,并兼顾语数外主课。她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教学资源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等。同时,她也努力丰富孩子们的课堂内容,联系购买校服,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何小叶的支教经历和生活环境

何小叶是滇西北支教团的一员,目前支教于竹山完小学。她来自湖北荆州,毕业于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系。她放弃了在北京的高薪工作,来到宁蒗县西川的竹山完小学支教。她所在的学校海拔2600米,生活设施简陋,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里,每两周回家一次。

关键观点2: 何小叶的教学挑战和策略

何小叶面临许多教学上的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教学资源匮乏等。她努力备课,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帮助学生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她还计划丰富孩子们的课堂内容,购买美术书籍等教学材料。

关键观点3: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竹山完小的孩子们生活艰苦,但他们懂事而渴望知识。何小叶分享了一些孩子们的故事,包括留守儿童罗丽芳和胡六花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内心的渴望。她还提到学校条件艰苦,孩子们洗澡不便,学校修水管等日常琐事都需要老师和校长亲自处理。

关键观点4: 何小叶的反思和未来计划

何小叶表示,支教的目的是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关爱,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们适应时代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她乐在其中,并决定继续支教。


正文

课上,她是负责认真的何老师;课下,她是体贴入微的小何姐姐。她就是滇西北支教团的其中一员,目前支教于竹山完小学的90后湖北女孩何小叶(化名)。


小何老师是湖北荆州人,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系毕业,支教前,她辞去了在北京的高薪工作。


位于宁蒗县西川的竹山完小。


何老师来到小凉山已经有一周了,之前是跟随着滇西北支教团在耗牛坪完小和西布河完小进行试讲和培训,周一正式到竹山完小报道,开始她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对于竹山完小的孩子们,他们是兴奋而紧张的,要知道,这是第一次有支教老师入驻竹山完小,孩子们显得非常害羞。


第一天,天气并不好,很冷,何老师正在和几位志愿者通过火塘,烤火取暖。何老师所在的小学地处于宁蒗县西川,海拔2600米,即使是四月天,她和当地的孩子们依然还裹着厚厚的冬衣。


“完小”的意思是学前班至五年级。何老师介绍到,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4岁。因为孩子们的父母亲大多从事务农工作和外出打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学校里,每两周会回家一次。


“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支教团的本地老师和当地画家正在一丝不苟的为学校写宣传语。


刚刚拿到课程表的何老师说,基本上每个支教志愿者都身兼多课,虽然何老师是教美术和音乐,但是她说她也要同时给孩子们上语数外这样的主课。


对小何老师来说,全新的生活环境是需要慢慢适应的,但她乐在其中。何老师说自己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忙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跳脱出来,体验纯粹的感动。她觉得山区环境在生活上或许有很多不便,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锻炼呢?


何老师说,支教一直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我只想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关心他们,我就知足了。”


小何老师来到支教区之前买了七八百的美术书之类的(包括折纸,基础幼儿绘画,立体剪纸书,蜡笔)为的就想丰富孩子们的课堂内容。另外,小何老师了解到,学校还缺少校服,她打算自己去联系网络上生产校服的服装厂家自费购买孩子们的校服。


上午,小何老师在三年级上了一节美术和一节音乐,她课之前问孩子们以前有没有上过音乐课美术课,他们说没有上过,要知道开学已经一个半月了。美术课上,何老师打开带来的手工立体书,这需要孩子们要通过剪裁粘贴来完成。但是,学校里没有一样美术工具。最后,才知道全学校只有一把大剪刀。同学们就一个一个轮着剪,剪好后拿胶水粘好。立体剪纸粘好后就是立体的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成果都很开心。


中午,学生们拿着自己的碗筷,陆陆续续去食堂吃午餐。


孩子们的食堂。


支教志愿者们的餐食。


学生们的宿舍。



第二天,何老师讲课时感觉到有些吃力,尤其当她给大家讲解语文课文时,课文中的有关“因特网”、“计算机”等内容,孩子们都非常陌生,好多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没有用手机,没有接触过因特网。宁蒗县西川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师资和硬件配备还是很缺乏的,何老师说道。


何老师介绍,孩子们的文化基础不算太好,很多三年级的学生的拼音基础知识学的并不太扎实,字母“b”孩子们常常就写一个数字“6”来替代,“口”字不会写就会画一个圈……她就一点一点慢慢教他们。为了使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本里的内容,小何老师决定每天晚上反复研究课本,认真备课,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帮助学生们去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他们真的太特别懂事。”何老师分享了一位贾老师的故事,有天下午贾老师留个孩子在老师宿舍写作业,到了吃饭时间那孩子还没有写完,但是他并没有去吃饭而是在继续写,贾老师知道以后就买了包泡面给他,他就一直拒绝,其实贾老师看到他快哭了眼里在闪烁着泪花,但是他特别懂事,就说不吃。最后贾老师泡好面就走出教师宿舍了。因为贾老师知道,自己在场那孩子是不会吃的。


何老师说,在这几天的支教生活里,感动的时刻无时不在的。她在牦牛坪完小试讲课的时候,就有学生在课后跟她塞纸条,说“何老师,我以后会记住你的”。


由于竹山完小是第一次有支教志愿者入驻,孩子们还很内向害羞,目光接触时会躲避。在他们心里,尊重老师的方式就是保持纪律,只要老师在教室,哪怕是课间和休息时间都很规矩地坐在座位上。


何老师说,有一个女孩叫罗丽芳,是竹山完小五年级的学生,她今年13岁了。何老师平日会和孩子们聊聊天,这个孩子一天晚上告诉她“老师,我想爸爸妈妈了,想天天放学回家就能见到妈妈。”说着说着孩子揉起了眼睛,此刻的何老师心里也有些难受。由于生活的原因,她的父母外每天务农非常忙碌。罗丽芳有一个7岁的弟弟,在竹山完小念二年级,每天罗丽芳都会帮弟弟洗脸,每两周她会帮弟弟背书包,俩人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家。


12岁的胡六花也是一直在竹山完小念书,从学前班一直到四年级。小小年纪的她却非常懂事乖巧,平日里,她会注意弟弟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帮弟弟洗脚,给弟弟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他们的父母亲在当地种洋芋,两个孩子也是放假时走上很久的盘山泥路回家。


何老师了解到,大部分竹山完小的留守儿童都是彝族人。他们大多会听的懂汉语,但是用汉语表达非常吃力。很多彝族本地老师教课也是通过彝语授课的,这也是她发现在教学当中自己会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方,沟通和交流会比较吃力。


当然,小何老师在课间也会和孩子们打打闹闹。她介绍,平时的课间活动是“打跳”,这是一种彝族的舞蹈,孩子们把这种活动当做课间操一样。


小何老师告诉我们,整个学校仅仅一个山泉水水龙头,没有澡堂,孩子们都是俩星期回家的时候洗澡,一般半个月洗一次澡。志愿者平日里就烧水擦一擦身体,两周去一趟县城洗一次澡。


第三天,学校唯一的水管不出水了,沙校长带着三个五年级的孩子爬一个小时山,去修水管。沙校长在竹山完小教书已经20年了,又教书又当校长又当修理工。


下课后,何老师和沙校长去村民家讨薄膜种菜,他说,现在种,六月份就可以吃了。


这些菜是供给学生和老师的,有时交通不便,相当于储备。


其实,何老师认为志愿者更多的不仅是教授他们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改变他们的卫生习惯,给他们多一点关爱,还有多给他们讲讲大山外面的世界——城市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小何老师认为要尽可能地让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她当然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需要时间。


来源:图/文 钟楠 汪曦晔

责编:砖砖



大楚网 ∣ 有用有趣有料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