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DeepSeek火爆全网: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 ·  昨天  
BioArt  ·  Genome Research | ... ·  昨天  
生物制品圈  ·  阿斯利康抗PD-L1单抗癌症新药新适应症在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只有高GPA,如何卷出剑桥申请者包围圈?北理24F学姐开大的秘密在这里(二)!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8-29 20:23

正文



嘉宾背景
黄学姐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在读,GPA3.87/4,雅思7.5,五段科研,其中四段有论文产出(一篇已发表;3篇在投);一段自动驾驶实习;香港科技大学交换;清华大学暑研经历。

24F申请季中斩获Cambridge Mphil in Engineering; IC MR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UCL Msc Computer Graphics, Vision and Imaging;Edinburg Ms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Sc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等院校和项目经历。



大家好!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请时,我的GPA成绩是3.87,满绩是4,排在年级的前5%. 我的雅思总分是7.5,小分是6. 此外,我有一段在香港科技大学的交换经历,还有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和三篇在投的论文。在科研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本校以及清华大学导师的指导。


申请季中,我主要申请的地区是英国和瑞士这两个地方,申请的项目包含了研究型的硕士和授课型的硕士。下面我会主要针对这两种项目类型给出我的一些经验。


本场讲座干货满满,内容较长,为方便阅读,特整理成上下篇,此为下篇。


上篇戳这里: 微讲座记录 | 只有高GPA,如何卷出剑桥申请者包围圈?北理24F学姐开大的秘密在这里(一)!



3
我的留学准备和申请时间线



对于想要申请研究型项目的同学们而言,科研经历无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这份经历对于申请授课型项目的同学来说,也尤为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申请的时候肯定需要提交推荐信作为支持材料。

如果撰写推荐信的老师title比较好,其所在学校的排名名列前茅,那么这样的一封推荐信肯定更具含金量,更能帮助到你,拿到心仪的offer。因此,积极寻找并参与科研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个人最初联系的是微思的老师,拜托他们帮我申请一个暑期研究项目。现在申请季已经过去,我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如何寻找科研项目的宝贵经验,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

当我们看小红书或其他社交平台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 寻找科研项目很难,需要做很多准备,并且要走学校的官方途径,竞争也非常激烈。 但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的。

首先, 我推荐大家可以先找自己学校的老师 ,作为科研的入门。我们就是本校的学生,老师们相对来说会更乐意指导自己的学生参与科研,他们不会因为你从来没有做过科研项目就拒绝你。反正我个人最初找的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此外,大家或许都或多或少参与过一些大创类的项目, 这些项目中必然会有指导老师,你也可以尝试联系这些老师 ,表达你希望参与科研的意愿,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带你,或者能否推荐其他合适的老师。

再者,大家也可以 直接去学校的官网上找 ,看看有没有和你心意或者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老师。找到后,直接给他发送邮件,表达你的兴趣和意愿,或者去选他的课,跟他有进一步的交流,通过找任课老师的方式,找他做科研。

总之,无论是直接找任课老师,还是通过上述方式,我认为这样的科研入门方式都是相当合适的。它不仅能够让你在科研领域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还能在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

因为,首先你去找他做科研,如果做到一定程度,老师肯定是很乐意帮你提供推荐信的,就像我,我的推荐信有一封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提供的。这样的推荐信有一封就够了。不过,当我们提交申请材料时,往往会被要求提供两到三封推荐信。这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去寻找其他老师来为我们撰写推荐信。

入门阶段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接触和套磁一些其他比如排名更高学校的老师。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 关注海外学校的暑期项目 。像我当初想申请的一个香港大学的暑研项目。其次,我们学校在大三上学期,也就是上半学期秋季会发一个名为MITACS的科研项目,这个是可以直接通过学校内部申请,相比之下,竞争压力会相对小一些。不过,像我之前申请的港大暑研项目,竞争压力还是非常高的,我我身边认识的同学基本上很少有能够申请到的,因为它毕竟是公开的,面向全国范围的项目。

剩下两种途径,一种是 参与国内大学的夏令营活动 ,比如我曾参加过的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夏令营,这些活动信息通常会在学校公众号。一种是 有一些老师会发布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会列出他们暑期计划开展的项目 ,并邀请学生发邮件申请。这时,我们已经在学校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无论是希望转换研究方向,还是想接着之前的科研继续做,都可以利用这段入门级的科研经历作为敲门砖,帮助我们接触到更高层次学校的老师,从而开展更深入的科研工作。

简单总结一下,获取暑期科研机会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 是海外学校的暑期项目,比如来自香港、加拿大的学校,它们通常会将这些项目的信息发布在自己的学校官网上。 第二个 是国内大学的夏令营活动,这些信息往往也会直接发布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 第三个 是有些老师会在自己的主页上发布暑期研究项目的信息,这时你可以直接联系他们,进行套磁。当然, 如果老师的主页上没有明确列出暑期项目,你也可以尝试直接发邮件询问,这种方式同样简单有效。 另外,你还可以考虑寻求你入门阶段科研经验中的老师的帮助,请他们为你推荐其他适合的老师,这样也是可行的。最后,你也可以多问问自己认识的同学帮你推荐,总之就是要自己多看多寻找机会。

那么,到这里我们至少已经积累了两段科研经验。 对于第二段科研,我个人比较推荐大家在大三下的暑假进行,当然,如果能在大二下的暑假就开始,那就更好了。 不过,由于我规划得比较晚,所以我是在大三下的暑假进行得第二段科研。目前为止,大家就已经拥有了两段科研经历,这也意味着你们手中应该能够拿到两封推荐信,以及至少两段宝贵的科研经验了。

其实,在一个暑假的时间里,由于计算机领域可能迭代速度较快,相比其他专业出成果会慢一些,甚至可能不会出成果,但你肯定能积累至少两段科研经历。并且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你入门时肯定会得到学长或学姐的帮助,这样你也会结识一些在科研方面表现优异的前辈。你可以向他们咨询经验。

此外,大家也可以考虑申请研究型项目。因为在背景提升的过程中,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明确自己的方向,而参与科研正是为自己拓宽道路的一种方式。当你有了科研经验后,可能会发现自己对科研产生了兴趣。这时,你不仅可以申请授课型的项目,还可以尝试申请研究型项目。你可以利用在科研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去完成你的研究计划,为你的申请增添亮点。


4
给学弟学妹们的申请建议



在申请时,我 建议大家尽早达到最低语言成绩的要求。 正如我之前所说,申请英国学校时,不同学校对于雅思小分有各自的最低要求。其次,要充分利用每个寒暑假的时间,因为学期内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外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很难同时兼顾课内学习和软实力的提升。再者,如果规划较晚,仅有GPA成绩的话,建议先专注于提升语言成绩,同时可以尝试联系老师争取科研机会。而如果规划较早,则可以一步步来,先刷语言关,之后再联系老师开展科研工作。最后,由于每所本科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建议大家多向学长和学姐打听往届的情况,他们可以根据你当前的状况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我 建议大家积极与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交流学习。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多问,因为我们都知道本科生正处于科研的入门阶段,有很多不懂得地方是正常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经历比较丰富,见的人也比较多,所以向他们请教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样不仅可以多学习一些知识,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

接下来,我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给出一些建议。

如果大家打算 申请授课型项目 ,我建议大家在大四上学期之前,也就是大概九月之前,确定好自己要申请的项目,并提前准备好推荐信、简历以及个人陈述(PS)。等到申请开放时,就赶紧提交。因为近年来申请人数众多,尤其是在英国,竞争尤为激烈。在这种授课型项目中,即使你的背景完全符合要求,也存在因为提交较晚而被拒掉的情况。所以申请授课型项目时,赶早不赶晚。

如果 申请研究型项目 ,虽然我对港新不是很了解,但就其它地区而言,不要轻信网上流传的“九月套磁就晚了,一定要暑假就套”等言论。实际上,只要你准备好了套磁,现在套磁都不算晚,只要你邮件发出去,看导师的回复就可以了。至少九、十、十一月这些月份进行套磁都是合适的,都不晚,不要犹豫,勇敢地发出你的邮件就好。

至于像我之前说的有直接申请,不需要提前套磁的研究型项目,那些项目其实你也可以发发邮件去套磁,因为 这类项目通常包含面试环节 ,而面试你的老师很可能就是你未来想要跟随的研究方向的导师。提前套磁可以混混脸熟~

另外, 我也成功申请到了像剑桥这样的学校。对于我的这个项目,我是先提前与导师进行套磁,然后再正式提交申请的。 我建议大家在准备套磁时,可以先给目标导师发送邮件,不用着急附上研究计划。因为每位老师研究的具体方向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在邮件中简要表达你对导师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并说明你的已有研究经历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对契合。接着,附上你的基本信息,等待导师的回复。这样发送套磁邮件即可,而且尽早发送相当于为自己抢占了一个先机。

当大家完成项目的提交,进入等待反馈的阶段。大家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与那些拥有相似背景的同学多交流交流。比如,我熟知的小红书和一亩三分地、寄托等平台,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5
的微思给我的帮助




在申请季之前,首要步骤便是 选择目标地区 。这一关键阶段,微思老师为我介绍了不同地区的特色和差异。比如有的地区,不同类型的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不一样,有的项目要求GRE成绩,有的不用。微思老师的专业指导,让我高效地完成了选校工作。毕竟,如果靠我自己去搜集信息,肯定是比较慢的。微思老师的帮助,无疑大大加快了我的申请准备进程。

选定学校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进一步 筛选该校内的具体申请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是比较有限的,微思老师那边有往届的数据,能够为我们介绍一些我们可能不是很了解、难以自行搜寻到,但实际上比较适合我们的项目。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不同的项目每年具体的情况,然后有选择性地去申请。

在申请季之前,微思老师能够帮助我们进行 背景提升 ,帮我们去做 套磁 准备简历、寻找科研项目以及联系导师。

进入申请阶段后,微思老师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帮助我们 撰写文书 ,极大地提升了申请效率。考虑到申请季期间,我们可能还需要兼顾学业,尤其是大陆学生虽然大四课程相对较少,但仍有部分学生需完成课程学习。因此,微思老师使我们能够更专注于所选的项目,特别是针对研究型项目,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撰写套磁邮件并准备研究计划。我们只需提出自己的想法,微思老师便会凭借丰富的经验对文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