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罗生活公众号每周都会发一期分享国外家居案例的小绿书。看到这些美好的家,总会有人在留言里感叹:“有娃的家就不会这样了。”
其实,这些家居博主多数都有娃,而且娃的年龄也不算大,从小婴儿到学龄儿童都有,家中娃的数量往往还不止一个。
他们是怎么做到家中有娃还能干净利落美丽大方,随时都能入镜拿出来晒呢?
我想起码要做到这么几点:▼
1. 家中物品相对较少;
2. 所有物品没有廉价感;
3. 对物品有强大的管理收纳能力。
前几天,我们团队开运营会,讨论要不要用买赠的方式来促销。
我个人其实是非常反对这种方式的。从我的生活经验来说,我向来对赠品都毫无兴趣,更不会为赠品去额外买单,有些东西白给我我都不要,嫌占地方,嫌管理成本高。
需要什么买什么就好了,“顺手买一件”之类的诱惑,多数时候是花了多余的钱,最后算下来不一定是吃亏还是占便宜。
我们这个时代,吃穿日用都极大丰盛,几乎你的每一项需求都有办法满足,伴随而来的就是过度拥有。
很多家庭,
攒了一堆东西,却舍不得丢掉一点点。结果就是,要么家里被堆得乱七八糟,没个好生活环境;要么就是出去租仓库买仓库,花大价钱为不需要拥有的东西买单。
买东西前请三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东西;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购买;一年找一两个时间,清理一下家中的衣柜、橱柜、储物柜,把长期闲置的东西清理出去。
我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彻底清理衣柜、储物柜。一件物品,如果一两年没动过,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动了,除了有纪念意义的,都是果断送人或扔掉。
我常跟孩子说,学习上你想要偷懒,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题做对。图快不动脑,做了一堆错题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反复改,反而没偷懒成不是?
消费也是这个道理,买就买好的,可以用很久,也一直在享受好东西,这个要比买很多都是破东西的体验强很多。用几天坏了或是不喜欢了,再去买,反复买,最后可能也没少花钱。
举两个例子:手机壳我会用iphone原版,虽然贵,但好看、手感好、耐用,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用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用个好东西呢?因为品质好,又可以用很久,一次性投资就够了。还有日常的锅具、餐具,我都是按可以传代的标准选的,每天都要用的东西,选择自己赏心悦目的,给自己带来最好的生活体验。
看ins上家居博主的家,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用的家具、物品一般没有廉价感。拿出一件东西来,不光审美在线,品质也很考究,这样整体营造出来的家居环境就耐看耐晒。
反观国内有些网红家居博主,虽然氛围感打造得不错,但仔细看,用的家具、装饰品并不高级,看久了就令人乏味。
在国外可能想买差的东西也不太容易,所以大家整体的消费水平都高;国内廉价物品倒是遍地都是,不要被迷惑,把眼光放长远点,规划长期主义消费。
德国家居博主oezlem oezsoy的家
德国家居博主oezlem oezsoy的家
波兰Modoso公寓
本来要讲收纳,前面却讲了那么多消费经验,主要是要把思想性的东西搞清楚,再去做操作层面的事。
在拥有适量物品之后,人总要面对如何管理、收纳这些物品。这个事太重要了,都不说直接关系到家中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关乎你的家是不是住着舒服。
1. 储藏间
如果你家里有条件创造出储藏间,一定要留着这个空间。比较方便使用的储藏间的位置是门厅的储藏间和卧室的衣帽间。
有个朋友跟我讲过,她和朋友一起去买房,她朋友买了个带“大洞”的户型,她当时觉得那个“大洞”太浪费空间了,所以选了个一览无余、没有任何空间浪费的户型。可是居住后发现,她朋友把家里的“大洞”给做成了储藏室,可以存放好多东西,而她家却没有一点可以藏东西的地方,很不便利。说这个例子,不是说让大家都去挑带“大洞”的房子,而是说,家里有一个巨大的储物空间会多么实用。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体验。有段时间,因为换房子有个新旧房交接期,我暂时在北京租住公寓。这种涉外公寓装修中规中矩,基本没有特色,也算是一般豪宅标配吧:墙上铺着酒店常用的淡色壁纸;屋顶做着无用的造型,牺牲了很多层高;地面是明晃晃的大瓷砖。但结构上,这个公寓有两个用起来特别方便的地方:门口有个小储藏间,卧室里有个衣帽间。
无论你怎么将物品归类,永远有一种物品你难以迅速分类,那就是刚买回来的东西。这个时候,如果在门厅处有个储藏间,就会非常方便。买回东西先放储藏间,有时间就拆掉包装按图索骥,没时间就关上门,先放着等找时间处理。
国内的建筑结构,很多两卫的房子会有一个小卫生间在进门处,如果你家人口不多,不需要两个卫生间的话,建议把这个门厅卫生间改成储藏间。
储藏间可以让做橱柜衣柜的商家一起给做满格子,也可以选购成品架子。
储藏间
家里囤积的日用品、清扫工具要么收在柜子里,要么放在储物间
利用家中的边边角角因地制宜做储物柜
衣帽间也一样,结构改造上,我们的建议也差不多:如果家里还有别的卫生间,而且恰巧人口不多的话,那可以考虑把主卧卫生间改造成衣帽间。那个空间的使用体验,一般会超过做卫生间用。当然了,最佳使用体验是主卧带卫生间带衣帽间,美剧里很多豪宅就是这么配置的。
卧室有个衣帽间是生活质量高的标志之一
步入式衣帽间,要比衣柜好用
不过,多数人家里不容易有门口储藏间或者主卧衣帽间,储藏物品的载体,主要是柜子,包括橱柜、衣柜、书柜、餐边柜、鞋柜、杂物柜等等。
三四十年以前,人们用的都是木质柜子,但受体量大小的限制,显然不能满足现时代的需求。在我父母早先生活的年代,家中统共没几件器物,一人没几套行头,可能两个大箱子就满足了所有的收纳需求。而现如今,我们随便一个人的日常用品都可能会比之前一个家庭的还要多。
过去每家都会有的大衣柜,现在这个时代,只能放卧室里装一些必要衣物,而且还要颜值高,兼有装饰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了许多,标志就是,女人的衣橱要比早些年大多了
现在国内市场流行的柜子,都是用板材组装的,所谓“全屋定制”,一般在厨房和衣柜(衣帽间)使用,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这些地方的空间。
如果家中空间足够,也可以规划洗衣房,洗护、晾晒、整理衣物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这种存放家庭清扫用品的储物间/储物柜也是有必要的,这些东西摆在外面很影响美观
2. 板材家具最适合做橱柜和衣柜
板材衣柜能装的东西,比成品衣柜多。但颜值,很难跟成品衣柜比,这是材料和工艺限制决定的
不过,我们一直不太主张过分使用定制家具。
经常看到一些案例,被称赞空间利用特别充分,基本上都是以定制家具为主,而且一般是非常小的户型,所以如果你的居住空间不是过分小,我们不推荐大量使用定制家具,因为这样的空间实在太无趣了。
定制家具一般都是板材拼接,柜体表面可选择的款式、颜色都有限,如果材质本身不太高级,处理工艺,比如说封边技术,又不到位不精致,那么整体看上去也不会显高级了。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过分大量使用定制板材家具。除了橱柜、衣柜,其他空间里如果能用一些木质家具会让家庭空间活泼很多,好看很多,有趣很多。
定制橱柜
定制衣柜
3. 木材家具颜值高 可做板材定制家具的补充
在板材定制橱柜、衣柜之外,我们建议搭配一些颜值高的木材家具。
这个时代北欧传来的MCM中古家具在中国大行其道。经常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古家具会在中国流行?在我们看来,中古家具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当初北欧设计师在设计家具时,很多灵感就是从东方寻找的,在北欧家具代表设计师莫根森、瓦格纳的设计中都可以找到中式家具的元素。这些中古家具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自然就喜欢了。
严格来说,这些蜂蜜色的中古MCM家具是现在那些板材家具的前一代产品。储物能力也许中古家具不如板材家具,但从颜值和功能性来说,要比板材家具好多了
如果用板材做一个这种柜子,想达到这个颜值,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