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芒果妈妈
在这里,我正在对娱乐圈现象进行野鸡式的批判。把娱乐八卦掰开揉碎给您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与秩序  ·  曾经迷倒全球的意大利性感女神 ·  昨天  
煮娱星球  ·  家属证实大S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芒果妈妈

为什么人人讨厌郭敬明?

芒果妈妈  · 公众号  · 娱乐  · 2019-10-14 17:08

正文


最近郭敬明又被骂上热搜了。


前两天《演员请就位》开播,在这个由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担任导师,几十位演员加盟的表演类综艺上,郭敬明又起争议。


开播前,质疑郭敬明跟陈凯歌平起平坐论调就不绝如缕,而到了开播第一期,当郭俊辰和董力表演完郭敬明小说改编的《悲伤逆流成河》,看完表演的嘉宾李诚儒更声称如坐针毡。


之后他除了对表演提出看法,更对题材提出质疑,并问“现在高中生就只看这些情情爱爱东西吗?”,当然这还不算完,最后那句“这就是畅销书?”更是矛头直指郭敬明,现场气氛一时好不尴尬。



当然,这也不是郭敬明第一次被“羞辱”了。2017年郭敬明担任《最强大脑》嘉宾,当时在北大教授魏坤琳跟他发生争执时,魏坤琳就曾脱口而出:“我怎么好像跟女人在吵架!”


不可否认这句话带有人身攻击,而正是这句话惹怒郭敬明,随后郭敬明当场回怼魏坤琳,称他是在性别歧视、人身攻击。


之后魏坤琳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道歉,郭敬明却选择离场。



上次是人身攻击,这次是批判作品。


确实每次参加综艺,郭敬明总会被“羞辱”并引发热议,不过每次被针对,郭敬明也从未坐以待毙,从《最强大脑》被侮辱后慷慨陈词,后而离场。


这次与李诚儒争论中,郭敬明更是“有理有据”予以回击。


在当李诚儒质疑作品只有情爱,郭敬明便开始慷慨激昂的演讲,在反击中他先是诠释了作品“厚重性”,称其是“中国第一个探讨校园霸凌的电影”, 后又以电影市场应该百花齐放论调,为自己作品正名。



听起来有理有据,而节目播出后也有一些人力挺郭敬明,并戏谑郭敬明应该上奇葩说,由此也让他收割了一众路人粉。


从以上看,难道郭敬明又是被人无脑骂的?


如果你真这么觉得,可能也就掉入了郭敬明为你设下的逻辑陷阱里。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次交锋,可以看出李诚儒之所以怼郭敬明,根源是对于舞台上表现片段不满。


要知道这个片段是郭敬明亲自指导的,可体现在舞台表演上,只有几位演员呆滞刻板的表演、情节上的烂俗跟人物关系的“三角恋”,而舞台上根本未体现郭敬明谈到的“校园霸凌”。


也正由此,才引发了李诚儒对其作品的批评。



可在反驳李诚儒中,郭敬明却暗地偷换了概念。


当李诚儒针对舞台实际表演做评判时,郭敬明却先是敷衍带过,然后更将争论从“舞台片段”转移到“作品整体”上,由此郭敬明便趁机“起高调”,以作品反映“校园霸凌”论调占据了有利立场。


如此占据了道德高点,自然便将战火引到了对方身上。


不得不说郭敬明确实能言善辩,但却是诡辩。首先除了郭敬明顾左右而言它偷换概念、站在道德高点混淆真相,再者题材也绝不是烂片遮羞布!



纵然《悲伤逆流成河》有探讨“校园霸凌”,但实质或小说或影片内核还是烂俗、还未跟狗血青春片拉开差距。尤其设定上的漏洞、人物关系上的混乱,依然是难以逃避的真相。


我们不能因其讨论“校园霸凌”就承认这是好作品。


很显然这次,郭敬明是在用诡辩来绑架舆论道德,而这也正是大众讨厌郭敬明的原因之一。



正视当下,年少成名的不在少数,不过能借文学拥趸无数并能成为宠儿活跃在一线的却只有两位。一位是韩寒、一位是郭敬明。


可同一时代的两人在大众心里却是不同待遇。


虽然两人都年少成名、拥趸无数,之后也同样转型当了导演、成了商人。但在大众心中,韩寒始终是正面象征,可郭敬明却毁誉参半。


那这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的呢?其中一点我们也说了就是擅长诡辩,在诸多综艺节目里,郭敬明曾不止的发挥其“口才优势”。


在《爵迹》上映备受质疑时,他更曾根据形势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甚至制造弱势一面哭诉:“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力图用卖惨来转移大众视线。



再者就是郭敬明言谈跟行为的“表里不一”。


在《演员请就位》节目里,观众会很明显感知到郭敬明对表演是有见解的,比如第一期他提到戏剧理论" 抉择之前 ",指出陈若轩和明道对戏,选择开枪戏份的重要性。


再者就是谈“表演永远是演相反的东西,你紧张就一定不能演紧张 ",还有就是谈戏剧演员的“表演虚荣心”等。


听起来是个高手,可实际上却只是个理论高手。


纵然郭敬明讲的天花乱坠,但在《小时代》《爵迹》里却从未体现,相反在他导演作品里甚至放弃了表演,演员表现空洞做作、泛滥浮夸,毫不注重逻辑跟表演细节。



说再好却无法学以致用,顶多算《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


纵然擅长各派武学秘笈,对各门各派的武功招式无不知晓,但却是一位武学理论家,空有嘴炮却不能纳为己用。


当然除了嘴炮跟诡辩,大众反感郭敬明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就有他此生难以洗去的抄袭污点。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的《圈里圈外》整体构成抄袭,判决郭敬明赔偿损失并道歉。


可时至今日郭敬明却只赔偿从未道歉过,除此之外前年郭敬明再被爆出抄袭加性侵丑闻。


单凭这些就足以讨厌郭敬明到地老天荒了。



况且年少成名、抄袭成风,却还是走向了成功。


郭敬明遭人恨实则是跟大众价值观的对立。


对郭敬明而言,成功是可以不择手段的。为此他可以抄袭,赔钱绝不道歉,为此他可以将文学视若玩具,将其当做踏上成功的敲门砖,为此他愿意转型当导演,却只为满足一部分人嗜好进行圈钱。


从始至终郭敬明都只是个商人,利益诉求很明确、方法手段也很老练,可是文学电影都只是他的工具,对此他更无半点敬畏心。


这样利益至上的商人嘴脸让人反感,更让人讨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